我是一梦茶楼的老板,没有名字。
人们往往在睡梦间来到我的茶楼,叫一声“小二上茶”,然后随便找一处,与邻桌陌生人的讲述自己的过去。我也就在他们旁边一坐,托着腮听一个又Www.0279.NeT一个的故事。我这茶楼白天生意不景气,不过每每夜晚时分,便热闹异常。欢笑声,痛哭声,抱怨声,全部揉杂在一起,凑成了一出上好的戏,叫生活。
许是前两天晚上吧,人散的都差不多了,才来了一个身着清代常服,头戴点翠珍珠钗的女子,踩着金边祥纹花盆鞋款步姗姗走来。在我面前行了个万福礼。
“哟,稀客啊德卿,今儿怎么上我这来了?”
我认得她,叫王贞仪,字德卿。清朝乾隆三十三年生人,我的常客。毕竟康乾盛世,江浙一带经济发达,民风开放。故王贞仪虽女儿身,王家却倾其所有,只为让她成才。王家所藏书,贞仪皆有涉猎。并和一位蒙古将军的夫人学骑射。江南女子多温婉,贞仪却多了份北方的豪迈。清女子大多足不出户,养在深闺。而贞仪16岁起就跟着父亲四处行医,好山好水奇闻异事,不用别人说她都自己去感受。
当天文还属于皇家学科,民间不能探索时,她就已经在院子里观察自己爱的天空,沉醉于此,并为此写书了。
王贞仪,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理解“天圆地方”这个概念的女子。还弄清楚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并写下了《月食解》——世界上第一份完整的月食成因解释。
而当她写完这本书时,只有二十岁。
这种女孩子,实在不该有什么烦恼。今日所来,究竟是?我为她泡上了一壶乌龙茶,并在她的身边坐了下来。
“但说无妨,我用一壶好茶换你的故事。”她怔怔地望着那个紫砂茶壶,粲然一笑。
“还不是为你而来。老板,最近遇见难事了吧?”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这么说,眉毛一挑,随即也笑了起来:“德卿此话怎讲,我这里生意如此好,怎么会?”
她欲言又止,捧着那杯香茗。
“前两日到你这来就偶尔见你眉头紧锁,没有事才假。”
不愧是王贞仪啊,观察真是细致入微。又或者,我担心的已经这么明显了么?进来天下都不太平,我这里的哭声愈来愈多,悲伤充满了茶楼。本来开这茶楼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人们带去不同的欢乐,见识更大的世界,但眼下的场景同我的初衷着实有差,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到底开不开下去了?不开的话,我“造福天下”的梦想怎么办?若要继续开,一梦茶楼要不了多久会不会变成“悲恸茶楼”?
我没有说,只摇了摇头。
我是不想让贞仪替我担忧———我不想让这个薄命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替我担忧。这个花信年华的女子,将要在自己二十九岁生日过后不久因病殒命。
其实对她生平这么了解还是因为她是我的偶像。早在她第一次来我这茶楼前我就在茶客们的三言两语中知道了她。并且十分喜欢她。
王贞仪,聪明、智慧、理性,有着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的认知。她就像一个穿越者,与世界格格不入。她工诗词、精算筹、通天文、善骑射、懂医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她在文章里说,男女之间,除了性别差异,没有不同,不存在孰优孰劣,男人能做到的事,女子同样能做到。区区29年的人生,竟惊艳了整个世界。
“老板不愿与德卿讲便罢了,每个人都有难处。但我希望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坚持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做真正的自己。莫要放弃。不仅为自己,也为每一个人。”
我聪慧的偶像许是看出了些什么。
贞仪没了来时的那番担忧,她也许知道我已经看开了。又行了一个礼,冲我挤了挤眼,便走了。她脚下的金边祥纹花盆鞋发出略有欢快的响声。
我缓缓收拾了茶具,等待着下一位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