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八角鼓

时间:2023-07-09 20:26:53 编辑:莆仙君

青州北城位于以汉族为主、满汉回杂居的青州市城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传统,使得北城八角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下面是一篇关于青州北城八角鼓流变探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了解。

满族入关前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其乐器多小巧玲珑,可边走边唱,八角鼓便是典型代表。据《青州旗城》描述:八角鼓又名八旗鼓。鼓框系木制,鼓面蒙蟒皮,八角象征八旗,每角与角之间嵌 2 片小钹,象征 16 佐。演奏时左手持鼓,右手弹击,演奏技法分搓、拍、摇、簸、弹、挑等。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城满族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采访,发掘北城八角鼓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有特色和传承方式,使八角鼓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一、青州满族的形成背景及八角鼓的历史流变

雍正年间,一方面京城内满族人口日益繁多,需外迁部分人口以缓解京城旗人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出于军事目的考虑,预防地区反抗,雍正皇帝下令设立地方驻防。正如《青州府志》中记载:无事则以绿营各巡卫而民生安,有事则以旗兵制其后而国势壮是青州全势固总于一府,尤以驻防为重镇云。于是,青州满族旗城于雍正八年(1730)开始修建,在历时近三年后竣工。随后两千名骁骑兵携家眷,总共近一万人从京城出发驻防至此。

清朝覆灭前,驻扎在青州的旗兵虽远离京城却仍归北京统管。旗兵按规定只得居住在旗城内,不得随意外出,也不得经商或务农,所有的经济收入均来自京中定时定量供给。囿于一城之中的半封闭状态使得青州满族人一直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不至于完全与汉民族融合。而倚靠铁杆庄稼作为经济来源,使其在生活中除了例行操练之外有大量时间用来消遣,八角鼓说唱也就有了强大的消费市场。

对于八角鼓的来源,青州满族老人认为其源于乾隆年间,思念故土厌倦战争的将士们借八角鼓弹唱,抒发自己的情感。将士们凯旋而归后皇帝对八角鼓的韵律大加赞赏,令宫中之人连夜赶制八角鼓并学习演唱。而驻扎在青州的旗兵由于一直与京城保持联系,往来频繁,八角鼓便最早传入青州,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但在崇武的满族人看来,八角鼓作为一种曲艺毕竟不是一项高尚的谋生手段,做艺人演奏八角鼓是为官宦人家所不耻的。

直到光绪年间,清王朝的统治每况愈下,仅靠京城固定供给已不能满足旗兵的日常开销,许多旗人纷纷下海,有些出城与汉人买卖生意,有些则卖艺为生.在辛亥革命后,一部分青州旗人去济南、青岛等地工厂做工,顺便将八角鼓带到山东各地,借弹奏八角鼓缓解思乡之情的同时,也间接保护了自身的民族传统。然而清朝覆灭后强烈的排满情绪使得八角鼓只能在小部分满族圈中传播,并不敢在民间广泛传唱。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平等的观念逐渐为人民接受。北城曾有多名村干部作为少数民族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北城也被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民族的进步带来了文艺的蓬勃发展。据《潍坊日报》报道:上世纪 90 年代初,山东省文化厅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到青州考察八角鼓时,尚能集中五六位老人在一起演唱。其中有男有女,曲调悠扬动听,声情并茂,十分感人。[3]

在随后的几十年,越来越多的人忙于追求经济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如何传承与保护自身民族传统艺术,延续民族特色,青州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展开具体讲述。

二、北城八角鼓时代性与地域性的融合

作为山东省内唯一的满族聚居村,青州北城的满族虽仍以民族聚居的形式存在,却更多的处在汉人包围圈中,而山东省内少数民族本来就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部分的民族融合也是必然。青州满族虽或多或少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却能汲取其他民族之长,既与时俱进又保持民族根本。

(一)表演由传统单一到地方特色

八角鼓在最开始演唱时多为一人独唱,与早期的太平鼓不同,表演者或坐或站,持鼓而唱。演奏时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拇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同时遵循口诀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现如今在青州,为增加表演性,八角鼓由独唱变为群唱。

根据现有的能够演奏八角鼓的人数,通常为六人集体出演,拉三弦者坐前,弹拨八角鼓者在后(图一)。有时也因场地变化,表演阵势随之改变。若有大型文艺演出,还配以满族传统扇子舞,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表演创新性。

八角鼓由于受到朝廷重视,在唱腔的主体外加上曲头曲尾,形成曲牌体。八角鼓的曲调由若干个曲牌构成。每个段子使用多少曲牌,都无固定,而是根据一个段子的情节需要,感情变化、唱词多少、句式结构等等来选择的。上文提到八角鼓源于将士思乡时的弹奏乐器,因此最早的说唱内容多为军事题材,关于战争的曲牌有:太平年、边关调、军乐歌等。

青州驻防旗兵在历史上也参与过大小军事战争,因此八角鼓在最初进入青州时,其说唱内容与京中类似。新中国成立后八角鼓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说唱内容不再局限于旗人内部生活,而是基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将周围其他民族的风景风俗融入其中,展现八角鼓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在中短段曲目中《大姑娘要婆家》《逛清明》等融入了青州汉族常说的俚语、俗语和地方方言,语词简洁明快,诙谐幽默。曲目《青州四大景》《松、月、云、雪》

更是将青州的范公亭、云门山等风景名胜通过说唱表现出来,成为对外宣传青州的一种新方式。

(二)说唱艺人由业余化走向专业化

总体来说,八角鼓的说唱艺人经历了两次从非职业化到专业化的演变。从起源上讲,它是业余的,驰骋沙场的将士是武门出身,没有太多的咬文嚼字,因此能为更多的士兵喜爱。八角鼓进宫后,士大夫等文人对其进行大量雕琢整改,八角鼓由通俗变得典雅,却也因曲高和寡,民间弹奏者减少,成为宫中宫廷人士的专业演出。随着朝廷没落,八角鼓仅由八旗子弟作非职业性的演出,说唱内容也趋于平民化。直至清末,八角鼓又重新在民间活跃起来。

在辛亥革命前,八角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没有专门老师进行传授,多是在耳濡目染下自学成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前期战乱加之政治因素,八角鼓在民间几乎销声匿迹,现有的八角鼓艺人也不过是之前弹奏的老艺人,在经过数十年混乱时期后,想要恢复八角鼓昔日辉煌,就需要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进行重新塑造。与前文中所说的专门乐师演奏、为朝廷服务不同,此时的专业化是基于欣赏水平的提高对艺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钟敬文认为:民间说唱具有更多的综合性。它融文学、音乐、戏剧于一体成为一种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这需要表演艺人高水准、全方位的才能。

随着八角鼓成为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展演也都在舞台等专门场合进行,经常有外地考察团前来参观考察,这要求八角鼓的展演要有规范的演出程序和稳定的表演范式,八角鼓艺人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

三、青州北城八角鼓的传承与展望

近几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由国家到地方都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以此来保护并传承古老的传统文化。在青州,满族八角鼓、青州挫琴、回族查拳等众多濒危项目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

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是应该予以关注和保护的对象。据报道,2023 年 5 月,青州市采取政府买单,百姓受益的形式,筹备成立了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政府每年拨付资金 100 万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活动经费,对加入艺术团的传承人,采取演出补贴的方式,每演出一月,给予 1500 元的演出补贴,使传承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了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举动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立体化,让民众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该非遗惠民新模式入选 2023 年度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大亮点。

青州现逐渐发展成为旅游城市,每当节假日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游玩。为了将青州的特色民间文艺推广出去,为更多人所关注,市政府在青州宋城、范公亭、昭德古街等景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观赏点,游客可以亲眼所见,亲身实践。青州八角鼓的演出多集中在青州宋城,南阳河畔,每天举行两场(图二)。除了举行演出活动外,市政府还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书籍,拍摄发行电视片,使各项活动都有记载,查有可依。《古风遗韵--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展演项目图典》《古青流韵--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录》即是重要代表。

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满族八角鼓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到衰败到最后灭亡的历史过程,却也传承了满族人勤奋不屈的民族品质。它承载着青州满族特有的艺术理念,也是青州满族人民重要的思想寄托。因此,濒临灭绝的八角鼓艺术唤起青州满族人自身的民族觉醒,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重视自身的文化艺术的传承,越来越多的满族青少年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八角鼓、京剧等传统满族文艺。甚至有许多非满族人也被八角鼓的魅力吸引,前来拜师学艺,文化传承趋向年轻化。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也就守住了民族的血脉,每个民族都应有自省和自律的意识,反省民族的过去,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一切都要以民族自身为根本,怀有坚定的民族信仰维护自身民族的发展。在这一点上,青州八角鼓的传承做得十分出色,既保留本民族的本质,又不断融入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这一成功的传承案例值得其他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凤琪,唐玉民,李葵。青州旗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192.

[2]出自《(咸丰)青州府志》(二十九卷)。转引自:定宜庄。辛亥革命后的八旗驻防城:山东青州满城个案考察(1911-2003)[J].满族研究,2008,(4):84.

[3]曲艺史上的一朵奇葩[N].潍坊日报,2009-04-08.

[4]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编。少数民族文艺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260.

[5]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M]. 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335.

[6]朱正义。漫话满族风情[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