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心灵禅语经典语录

时间:2023-07-09 17:59:51 编辑:莆仙君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心灵禅语经典语句呢?小编整理了瑜伽禅语,一句佛语点透人生,文偃禅师经典语录,佛经中最唯美的句子,人生禅语22则金句,静心最高境界诗句,欢迎阅读借鉴。

心灵禅语经典语句

1、佛诫罗喉罗颂云:十方世界诸众生,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得自轻而退屈!(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七十六

2、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等正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一

3、求一切福德,皆应修学智慧方便。《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于诸寿命中,慧命为最胜。《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

4、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佚名

5、初学佛的人,应该在闻思上努力。在觉受生起了之后,就应当在定慧专修上努力。在没有获得坚固的定慧证悟时,要在寂静的处所勤修努力。(宋)冈波巴《宝鬘集》

6、菩萨为化一众生,普尽未来无量劫,如为一人一切尔,此救世者所住处。《华严经》卷七十七

7、度如盲,般若如导。《大般若经》卷一七二,赞般若品

8、行道一日,胜寿百年。《佛说四自侵经》

9、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10、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十二

11、为除三毒刺,专求智慧犁。《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12、厚集一切善根,所谓四宏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学观品

13、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迦叶菩萨品

14、悲智相应,名菩提心,发此心已,方得无作戒。又须二六时常自省察,念念相应,即念念成佛。稍不合,便于菩萨戒得失意罪。(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15、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16、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彻悟禅师语录》

17、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救一切,四者护一切。《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18、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一

19、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身清净;身清净故身轻利;身清净轻利故,得大神通无有退转。《华严经》卷六十一,入法界品

20、者尊重,二者下心,三者发起精进,四者不失正念,五者随闻受持,六者心善观察,七者如闻转教,八者不自赞毁他。是名八法人于多闻。《大宝积经》卷-。-,善德天子会

2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2、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势如破竹。欲彻骨彻髓,必须看时即是观心,既日观心,功同参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23、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干生,终不堕恶趣。《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88经

24、菩萨闻未闻,应思其义理,不应作是言:我昔未曾闻。《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25、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人,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楞严经》卷三

26、若有智慧人,一念发道心,必成无上尊,慎莫生疑惑。《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27、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若般若慧发,则一心具足万行。先开见地,后可言修证。(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28、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楞严经》卷六

29、如下如是种,必获如是果。《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30、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心灵经典语录

1、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胜鬘经》

2、如佛所赞:如来大智尊,显说功德证:忍.慧.福.业力,誓愿力最胜。(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3、明眼无过慧,黑暗不过痴,病不过怨家,大怖无过死。《佛说无常经》

4、菩萨善能守护安住菩提之心,乃至梦中,一切结使不为其患,而是菩萨所有烦恼渐渐当尽,不应一生便尽结使。《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5、然不达无修无证之体,不名真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亦不名真信。(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五

6、发心不难勇锐,难于坚久。(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7、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8、大乘信为父,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乳,诸佛如贵子。《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9、贪瞋痴等一切烦恼是菩萨器杖,以烦恼门度众生故。生死是菩萨器杖,不断菩萨行教化众生故。《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

10、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二,二庄严品

11、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12、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保蒙救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清)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13、发菩提心所谓有道,非救一物,普济天下,无害为道。《法句经》卷下,奉持品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14、虽三藏十二部,言言互摄互融,然必得其要,方能势如破竹。(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15、一切因缘法,随根欲所行,如其所有愿,得如是果报。《大宝积经》卷五十九,文殊师利授记会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16、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事亲不孝丧后悔,对主不忠退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有财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禅门日诵》

17、若如实见,则到彼岸。《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二

18、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楞严经》卷六

19、闻思修三,应同时进趣。仰米达果(见《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20、鸟必学飞也,而后毛羽成;舟必学操也,而后江河济;松柏必历岁寒也,而后贞干坚。行人必以佛祖自期也,而后成佛祖。(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21、一切诸法以智所知,是智皆从文字建立而得生起。《大宝积经》卷四,无边庄严会

22、譬如有人欲护其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一切诸佛正法,应先守护菩提之心。四十华严卷三十六

23、流俗知见,不可人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24、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

25、不知显教之理,不得听密宗之法。《引导经》

26、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27、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增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四十华严卷十二

28、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者,所谓般若波罗蜜。《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29、世尊告日: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品

30、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