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的种类简介
寿司主要材料是用寿司醋调味过的维持在人体体温的饭块,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鲜美,很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握寿司(握り鮨)
从外型上看,于小块醋饭舍利之上覆盖一片寿司种的形式。但更准确地说法是,把舍利捏压进寿司种。握寿司起源于江户时期。欢迎加入厨影超级吃货群,畅谈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握寿司是现代寿司的代表。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知名,且人气最高的日本料理。握寿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词缀:简单、深奥。
卷寿司(巻き寿司)
卷寿司是江户前寿司的另一种形式。虽然在没有握寿司那么高的威望。但是世界范围内最普及的寿司形式。日本以外的世界各国纷纷以卷寿司为原型,制作本土化的变种寿司。卷寿司是以海苔卷为主,使用一种称作卷帘的道具(日语为「まきすだれ」,汉字写为「巻き簾」或「巻き簀」)把舍利与ネタ卷在海苔内。用于卷寿司的ネタ,被称为「芯」或「巻き芯」。形式以粗细分为粗卷(太巻き)、中卷(中巻)、细卷(細巻)三大类。江户前卷寿司又称海苔卷。
手卷寿司(手巻寿司)
手卷寿司隶属于卷寿司,只是不使用卷帘,直接用海苔,把舍利与具卷成圆锥体状。吃起来比较随意,是一种气氛轻松的寿司。比较适合家庭聚会。食材部分在握寿司里称为ネタ(种),在卷寿司里称为芯,而在手卷寿司里称为具(グ)。
稻荷寿司( 稲荷寿司)
稻荷寿司其实是印笼寿司的一种,说起来也算是江户前寿司呢(具体细节会在另一篇江户前寿司中介绍)。稻荷寿司的表现形式是以一种称作「油揚げ」的加工食品(有点像中国的油豆腐,口味为甜)为外套皮,一端开口填充寿司舍利制成。不但好吃,也用于祭祀。也作为掌管五谷的稲荷大明神的狐使者的贡品。稻荷寿司日本各地都有,但地域不同,形态也有一些差异。有圆筒的,有方形的,也有三角形的。馅料也分只放醋饭的,和混入其它食材的。
散寿司(散らし寿司)
现代的散寿司一般是指将醋莲藕、干瓢、香菇、蛋皮丝,以及其它时蔬当作素材,散铺在醋饭上,海鲜一般是煮过的车虾和星鳗,或醋腌的沙丁鱼,基本没有鲜鱼贝,作为一品家庭料理出现。也会是每年的3月3日雛祭り(女孩节)的节日料理。这种散寿司又叫「五目散らし」。然而真正的江户前散寿司是指,在舍利上散铺各种生鲜鱼贝,舍利和种与握寿司并无两样,只是不经捏制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形式上与人气的`海鲜丼非常相似,区别只在舍利是醋饭还是白饭。然而这种江户前散寿司并没有成为散寿司的代名词,为了加以区别,又称「生散らし」或「海鮮散らし」。但如果只说散寿司的话,默认是那种「五目散らし」(什锦散寿司)。
压寿司(押し寿司)
是一种用模具把醋饭和鱼压制在一起的早期寿司,为江户时代的握寿司的诞生提供了原型。关西各地都有代表性的压寿司,比如:大阪府的バッテラ、京都府的鯖の棒寿司、富山県の鱒寿司、鰺の押し寿司、秋刀魚寿司、鳥取県の吾左衛門寿司、広島県の角寿司、山口県の岩国寿司、長崎県の大村寿司……等等。而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并没有继续发展当地的压寿司,而被新生的握寿司取代。压寿司的制作工艺比握寿司复杂,调理时间比握寿司长,很少有鲜鱼素材,一般是腌渍过或蒸煮过的,而且用力挤压对米饭的原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很多人而言并没有握寿司好吃。但比握寿司更有文化底蕴,更有情怀,钟情于传统的关西人对压寿司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有「東の江戸前、西の押し」的说法。
茶巾寿司
一种以薄烧蛋皮,把什锦醋饭包起来,非常精美别致的一种茶点。曾被误解为发详于关西。但其实是大正时代,伏见宫家的茶会上,宫家的御用大厨小原义太郎创作的。是诞生于东京的。
手まり寿司(手团寿司)
比较晚期诞生的一种精巧的寿司,但起源地和具体出现时间却无从考证。欢迎加入厨影超级吃货群,畅谈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但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以握寿司为原型,加以细工美化的产物。现多用于家庭料理和弁当中。
細工寿司と飾り寿司(精工寿司和装饰寿司)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各地食材的普及,人们对食物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握寿司发展出了精工寿司,而卷寿司发展出装饰寿司以满足人们对美观越来越高的要求。
熟寿司(熟れ寿司)
将鱼和盐与米饭放在一起存放,不使用醋,而是靠乳酸菌发酵而成。是远古时期的寿司形态,现在保留下来的有:滋賀县的鮒寿司、和歌山县的鮎の熟寿司(鮎鮨)、秋田县的ハタハタ寿司……等等。将会在下面的地域寿司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