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炎帝和黄帝是两个不同的人。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号轩辕氏。
2、两人功绩不同。
炎帝功绩: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皇帝功绩: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3、身份不同。
黄帝曾打败炎帝是天下共主,是君。炎帝是臣子,帮助皇帝治理国家。
炎帝文化的传承
炎帝文化内涵,主要是重视农耕、改进农耕生活和民本以及原始平等、和谐的思想。我们曾概括为:在开拓洪荒的艰苦斗争中,当时先民们锻炼并展示出卓绝的自强自立、坚毅进取、为公奉献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已、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遗传基因。由此精神衍生出一系列的优良道德观念和淳厚的民风民俗。它的根本,正如《神农书》所云:“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农不正,食不充民不正,用不衷。”这就是炎帝文化民本思想的核心。同时指出,民本思想之所以发源于农耕文化,除了氏族社会固有的性质之外,长期的历史社会发展、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无不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大众安居乐业,衣食无虞,才能供给国家机构运作的需求,天下才能稳定。农耕社会也最崇尚安静、和平与均等,赋有忠恕、求善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