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报道,俄空天军于5月20日接收了第二批次的米28NM重型武装直升机。米28NM是米28最先进的型号,这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重型武装直升机。作为陆军武器装备我军为数不多落后于俄罗斯的领域,重型武直的缺失对于我国陆军航空兵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有着严重的影响,考虑到我国目前在直升机动力方面的薄弱,个人觉得我军非常有必要引进部分米28NM作为参考。
米28NM重型武装直升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目前专业武装直升机按照吨位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大类。我军目前装备了武直9、直19和直10三款武装直升机,其中武直9和直19是标准的轻型武装直升机,主要用途是侦察和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直10则是标准的中型武装直升机,主要用途是反坦克作战和火力支援。
为什么我们需要装备重型武装直升机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重型武装直升机拥有更强的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武装直升机主要执行反装甲作战、空中掩护以及火力支援任务。在执行这些任务中,需要直接面对对方的防空火力的威胁。考虑到武装直升机一般都会采用超低空贴地飞行的方式躲避敌方防空雷达,因此传统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基本很难对武直直升机构成为威胁,但是武装直升机需要面对的步枪、高射机枪、到小口径防空炮和各种便携式和近程防空导弹的挑战。
米28NM,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鼻子没了
一般来说,无装甲的武直19大概只能防御普通7.62毫米枪弹攻击,最多凭借复合材料的机身,非要害位置能够防御少量12.7毫米枪弹的攻击。
轻型武直的直19基本没有防弹能力
直10在解决了动力系统的问题后,在发动机、乘员舱等部分要害部位加装了附加装甲,这部分可以防御12.7毫米穿甲弹的攻击,但是其他部位依然只能防御普通7.62毫米枪弹攻击。
中型武直的直10防护能力还是偏弱
然后直19和直10面对敌方便携式防空导弹,只能依靠电子对抗装置和红外诱饵弹进行非杀伤性防御。
发射干扰弹的直10
而米28NM这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由于有更为充沛的动力系统,因此可以加装更大覆盖面积和更大厚度的附加装甲,飞行员座舱的防弹玻璃厚度也可以做到更大。
根据公开资料,米28NM除了旋翼和尾翼,其它部分都按照中弹概率加装了不同厚度的装甲。如下图所示,灰色部分为驾驶员座舱,全部采用高规格防弹玻璃,其中前后座舱正面防弹玻璃厚度达到了42毫米,可以防御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攻击,座舱侧窗防弹玻璃厚22毫米,可以承受7.62毫米穿甲弹的攻击。其中后舱(武器操作员座舱)甚至能够近距离承受23毫米高射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阴影部分则为全覆盖的乘员舱装甲,采用了至少10毫米厚的钛合金装甲,能够承受12.7mm高射机枪的射击。黑色部分(直升机底部)可以防御各种弹药爆炸产生的破片。米-28采用串列双座座舱设计,炮手在前,机长在后。
米28NM的装甲分布
米28NM的防弹测试
就算是没有装甲覆盖的主旋翼也能承受12.7mm穿甲弹以及至少一发30mm高爆弹的直接命中,而发动机的减速齿轮箱在遭到击穿、润滑油完全流失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运行30分钟。
米28NM主旋翼也能承受12.7mm穿甲弹
此外,重型武装直升机也可以有更多的重量来加固机体结构,从而拥有更加出色的抗坠毁能力,因而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同样以米28NM为例,其能够在垂直下落速度不大于12m/s 时,飞行员的幸存率可以达到95%;在垂直撞地速度不大于7.9m/s时,飞行员生存概率能够达到85%。
米28NM具备出色的抗坠毁能力
在2003年3月24日,美国陆军第11航空团32架阿帕奇在卡尔巴拉地区被当时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第2装甲旅伏击,伊方用包括步枪、高射机枪、小口径高射炮甚至是RPG对美军进行射击,在短短3个小时时间里,所有32架阿帕奇全部挂彩,每架阿帕奇都留下了10~30个弹孔,但是凭借出色的防御能力和机动性,没有一架阿帕奇被击落。这就是重型武装直升机的魅力所在。而作为与阿帕奇同级别的米28NM,其防护能力更强。拥有比阿帕奇更强的的防御和生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米28NM在机体后部设备舱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小型的乘员舱,可容纳2名人员在里面。在多机编队出击时,如果其中直升机被击落,可以快速搜救机组成员,考虑到飞行员的高价值,这显然也是非常实用的。
米28NM的小型的乘员舱
很显然,即使是防御能力最强的完整版直10,相比米28NM这样重型武装直升机而言,也是不够看的。考虑到我军未来可能面对的作战对象,无论是岛上的、还是大洋彼岸的、亦或者是高原对面的,这些对手都拥有不俗的野战防空能力,拥有更强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无疑要更为合适。
美军M-SHORAD弹炮合一防空车
第二个原因则是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直19和直10已经不能满足我军的需求。除了使用各类火箭炮和机炮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武装直升机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使用各类型的空地导弹进行精确的反坦克作战以及远程火力支援。目前世界各国武装直升机使用的主流反坦克/空地导弹的最大射程在10公里左右,一般来说,这个射程远远超过机械化部队自带的防空火力,高射机枪、小口径高射炮、炮射导弹和便携式防空导弹。
不过随着近程防空导弹的升级,武装直升机对地面机械化部队在射程上的不对称优势开始消失。以著名的道尔防空导弹为例,其最新版本的道尔M2,在采用最新的9M338K拦截弹后,最大射程从原来的12公里大幅提升到16公里,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也从850米/秒提高到了1000米/秒。还有像我国最新的红旗17A近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也达到了15公里。
俄罗斯道尔M2射程已经远超传统空射型反坦克导弹
很显然,射程都超过了当前绝大部分武装直升机的精确打击,这就导致了武装直升机不再安全。为了提升武装直升机的生存能力,最好的方法便是使用射程更远的新型空地导弹,比如以色列的“长钉”- NLOS空地导弹,我国的蓝剑21空地导弹,俄罗斯的产品305空地导弹,这三款导弹的最大射程都达到了25公里。远远超过了当前各类近程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让武装直升机再次具备了对地面机械化部队的不对称优势。
蓝箭21
但是,更远的射程意味着更大的重量,这显然对武装直升机的挂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米28NM的最大载弹量高达2.6吨,因此即便是产品305空地导弹重量达到了200公斤,米28NM依然能够携带8枚。而我国的直10携带同级别的蓝剑21,一次最多只能携带4枚。这意味着打击同样数量的目标,米28NM只需要出动的一半的数量。很显然,米28NM这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在出动同样架次的情况下比直10具备更高的打击效率;或者在打击同样数量目标的前提下被发现的概率更低,由此相应生存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挂载某型远程空地导弹的直10,可以看到挂载能力偏弱
重型武直具备更强的挂载能力,注意非米28NM
我们还能从米28NM身上获得什么?你猜得没错。就是我们急缺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米28NM装备了俄罗斯最新的VK-2500P涡轴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额定功率2500轴马力(巡航额定功率则为1700轴马力),短时极限功率达到了2800轴马力,而且加装了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单(FADE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得到了大幅增强。
目前制约我国研制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最大因素便是发动机,通过引进米28NM,我们可以获得VK-2500P涡轴发动机,然后对其进行国产化,快去解决缺乏合适动力的难题。就算俄罗斯不同意我们国产化,通过对VK-2500P的测绘,对我们研制同级别的国产发动机同样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VK-2500P涡轴发动机
米28NM这样的好东西不妨引进一些俄罗斯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能够自行研制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国家之一,并且第一款真正意义的重型武装直升机米24也是俄罗斯研制的。而且俄罗斯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装备两款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国家,无论是卡52还是米28,性能都不逊色于美国的阿帕奇。虽然我国在直升机领域基本沿袭的欧美体系。但是在专业武装直升机这一块,我国却是妥妥的俄罗斯血统,众所周知,直10最初的设计稿便是我们花钱找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由此可见我国对于俄罗斯在专业武装直升机领域实力的认可。考虑到目前中俄两国全天候的关系,不妨引进米28NM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