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旗袍是我国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发展而来。
2、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3、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
4、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
5、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旗袍起源于哪个民族1、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装改良而来。
2、满族的女性传统服装就是这种小立领,右衽,手工盘扣,下摆比较宽大的剪裁设计,上面刺有花朵和各种吉祥的图案。
3、袖口也有刺绣,并且是斜裁的方式,这样的服装不强调腰身,气质,也更方便行走。
4、只是在色彩和刺绣上体现不同年龄和身份地位的不同。
我国女性传统服饰旗袍源于哪个民族1、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不属于汉服(即华夏衣冠)体系。
2、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
3、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