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田园生活

时间:2025-03-01 11:49:24 编辑:莆仙君

什么是田园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有几人不羡慕、向往、陶醉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一座清新雅致的小院子,最好依山傍水;一棵枝叶繁茂成荫的树木,最好伫立屋前;一杯芽头鲜嫩的清茶,最好绿意幽幽;一只卧在脚边的小狗,最好中华田园;一张衣食无忧的银行卡,最好里面有一亿元。这就是现在许多人向往的田园归隐生活五连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让我们意乱神迷的高楼大厦变的面目可憎,人人痛恨。进城没几年的人们,又开始怀念以前拼了命想要逃离的故乡。故乡还在,心已远走。许多国人都有一种田园归隐情结。近年来归隐胜地终南山上一房难求,一间快要倒塌的土房木屋也可以租个好价钱,着实让早已搬下山的老乡们喜笑颜开。那些没有条件上山的人们,则在城市周边寻觅一处有地的小院,闲暇时候去种些蔬菜瓜果,与亲朋好友整点烧烤,好不自在。最不济的,也要在小区里找块绿地,或种花种草,或陇上一绺韭菜大葱,每天和物业斗智斗勇,活的倒也乐趣横生。古代文人的归隐,是和自己命运的置气,是有志难施的憋屈。古代文人读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出仕。有的人出仕是为了闻达于诸侯,报国一展心中抱负,有的人出仕就是为了做官,衣锦还乡,恩及子孙。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文人们要想有所抱负,出仕是最佳选择。当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能做的了官员,也不是所有做了官员的文人都能有所作为。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很多人遇到挫折,不是想着和命运抗争,而是选择了“隐”。“归隐”一词的含义是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影响,只有有一定思想自由,保持一定独立人格的文人士大夫阶级才有资格谈“归隐”,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山樵细民野老,维持温饱就很不容易了,想多了空耗钱粮。所以,古代人的归隐被文人阶层承包了,他们被统称为隐士。这些人,有的是对仕途心灰意冷,寄情山水;有的是看破名利,静心做学问;还有的是以退为进的手段,以待东山再起。不管哪一种,都是和自己命运在置气,想要通过别的方法来赚回脸面,也是对自己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的憋屈,其内涵就两个字:不服。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专治各种不服。心胸狭窄的,病病殃殃等待呜呼哀哉。心胸宽广的,寄情山水,还真闹出点动静来。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饮酒 其五》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年人,世称靖节先生。是最为我们熟知的隐士。陶渊明小时候家境尚可,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开始没落,二十岁左右已经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了,蹉跎一生,到了老年,家里仍然是常常揭不开锅。为此他写诗云:年少即逢家困乏,老来更贫常受饥。粗食淡饭愿已足,哪敢乞求味精美!选自 《有会而作》年少即逢家困乏,老来更贫常受饥。粗食淡饭愿已足,哪敢乞求味精美!选自 《有会而作》陶渊明是有才华和抱负的,年轻时的他也曾经游宦天下,以谋生路。东晋没有科举制度,陶渊明也不是世家门阀的大族出身,只能到处依身豪强,做个小官小吏。历经东晋末年的种种乱象后,他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又不愿寄人篱下苟且生活,干脆走人。于是留下了“八十天而弃彭责令”的辞职典范。

什么是田园生活?

近几年,人们对田园“归隐”生活趋之若鹜,在城市的钢铁森林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种真正的寄托,更多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回到乡村田园,回归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的心之所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对现实生活中戾气的回避。在凡事必言商,人情看利用价值的现代社会,对金钱的欲望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衡量这件事情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或者带来利益的多寡。亲人朋友之间为了金钱利益翻脸无情的比比皆是,一个人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他人的认可,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最真实,也是最无奈的写照。如此这般,人心浮躁。浮躁的后果就是无尽的焦虑。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回避这种戾气。怎么做呢?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归田园。也许,现实中的田园生活并非我们想象的样子,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田园:那里风景如画,生活简单,邻里和谐,人心善良。其次,传统的意识的惯性使然。中国在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社会为主,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时间并不长。有句俗话讲“往上数五代,谁都是农民”,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的父祖辈们,对农村更是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明朝著名文人唐伯虎有诗《桃花庵歌》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还需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最后,一些人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向往,是对自我的放弃。1,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田园生活就是回农村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田园生活只存在于农村。城市生活繁忙喧嚣,是不符合田园生活的特点的。……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田园生活,就是回农村生活……这是田园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真的愿意放弃城市生活回农村生活。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并不一定能成真。2,生活环境优美、幽静、舒适,是很多人向往田园生活的主要原因。田园生活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其优越的生活状态。田园生活的生活环境非常优美,可以用鸟语花香来形容……而且田园生活非常幽静、舒适,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当然会感到开心惬意。上述因素,是田园生活之所以会令人向往的重要原因。3,田园生活需要良好的经济条件支持。田园生活舒心惬意,但并不是随意就能达到的。要想过上田园生活,必须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支持,这样自己才能有条件不去工作,在家享受悠闲……从这个角度说,田园生活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只有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人才有资格拥有。因此,我们所向往的田园生活,其实很难得到。4,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在现实当中并不存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所向往的田园生活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