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现场翻译走红,国际对话现场翻译有何特点?
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以后,这件事也是持续发酵。不仅杨洁篪的讲话,使我们振奋人心,就是当时的中方翻译,也是实力圈粉。这件事可以说,又让外交部翻译司的高级翻译张京走红网络。高级翻译张京有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其实,现场翻译对于翻译的功力还是要求很高的。在这样的特殊场景之下,如果不是翻译功力深厚,根本不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翻译工作。国际对话现场翻译,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翻译功底,更要有临场发挥的能力。一、国际对话现场翻译代表的不光是自己更代表自己的祖国现在国际间的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了。虽然我们的外交官,很多在英语方面,也是很厉害的。其实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就是不用翻译,我们的外交官也是可以听懂对方的意思的。但是,这样的场合,高级翻译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场翻译不仅需要在心态上面,可以临危不乱,更需要把双方的讲话翻译正确。这样的难度还是很大的。翻译需要自己拥有足够广的知识储备才可以。二、需要具备临场发挥的能力国际现场对话,必然会有很多偶然事情发生的。国际对话现场的翻译,就需要具体极强的、应对临时突发状况的能力。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当中,高级翻译张京就用自己的实力,完美的完成了杨洁篪主任驳斥美方无理指责的临时发言。可以说,如果没有平时的努力,高级翻译张京根本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更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这些对于现场翻译来说,就是最大的挑战。各位,对于国际对话现场翻译具有的特点,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背后的细节?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背后的细节:安克雷奇、泡面、美方发言延时、中方要求延时、美方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没配同声传译、笔记本、透明隔板、辛丑年。细节一:安克雷奇安克雷奇位于中国和美国正中间,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证明中美在此次对话中地位是平等的。从防疫角度来看,阿拉斯加州是全美疫情控制较好的州之一;从地方交流看,安克雷奇与中国哈尔滨市已经结成友好城市;在中美刚开通直达航班后,阿拉斯加也是飞机中间经停加油的一站。细节二:泡面在第二场会谈开始前的途中,记者听到王毅问杨洁篪:“午饭吃了没”,杨洁篪回应道:“嗯,我吃的泡面”。此次中美会谈,美方作为东道主却没有为中国代表团安排午餐和晚餐,中国代表团只能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对此网友表示,“辛苦啦,一定要注意身体!”细节三:美方发言延时美方作为东道主,在安排上自然要先致开场白;但是美方没有按照原定的发言计划进行,反而多次延时。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个场合上,所有的发言稿件都应该是精确计算,肯定是在规定时间内说完的。美方多次延时,只能说明他们要说的东西太多了,要与中国协商的东西也太多了。细节四:中方要求延时根据基本的外交礼仪,双方发言的时间长度应该是一致的。美方在进行发言之后,又由布林肯和沙利文分别进行了补充发言;美方已经进行了两轮发言,中国自然也要进行补充发言,这体现了在外交中对等的原则。细节五:美方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在美方结束首次会议的第二轮发言之后,布林肯就要求所有记者全部离开,也没有让中方补充发言的意思。根据在现场的记者表示,美方当时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自然也遭到了中方代表团的强烈反对。杨洁篪质疑美方:“你们为什么害怕记者在场”?杨洁篪表示,美方的出发点是要说明美国要从一个强有力的角度来说话,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害怕记者在场啊?根本没必要害怕记者在场啊。细节六:没配同声传译据中国网3月19日报道,中美高层战略会谈整体时间超出预计,持续2小时仍未结束。美方不仅在记笔记,还不断传递小纸条,白宫的中国事务协调员精通中文,因此现场没有同声传译。单就翻译这个问题上,美方此举也是违背了外交基本礼仪的。就算这位白宫官员的中文再好,也难以与专业的翻译人员比较,一旦在他翻译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很容易造成政治误判。细节七:笔记本从现场视频画面来看,中方面前用于做会议重点记录的,是整齐的A4纸;美方面前用于记录的是参会人员随身携带的大小不一的笔记本。在会议过程中,由于缺少统一的同声传译,美方的参会人员甚至需要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作为传递信息的小纸条。细节八:透明隔板布林肯在前往韩国进行外长防长“2+2”会谈时,在韩方准备的会议室中,每个座位的旁边都有塑料制成的透明隔板,这一举措在新冠疫情流行下一种防疫手段;但是在此次中美高层会谈中,美方却没有做这样的准备工作。不知道是对自己的防疫工作很自信,还是觉得这样的措施没有必要?细节九:辛丑年120年前的1901年,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年后的2021年同样是辛丑年,中国政府代表受邀前往阿拉斯加,以平等的姿态与美国开展高层战略对话。王毅表示,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