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信息化建设规划

时间:2025-01-15 17:40:04 编辑:莆仙君

信息化建设方案3篇

【 #策划# 导语】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欢迎阅读! 1.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2292名学生,107名教职员工,现有学生用电脑66台、办公用电脑20台、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1台、7间多媒体教室,构成了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模式,网络环境建设已初步形成,学校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会熟练应用教学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   二、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切实提升本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   三、工作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未来二年我校教育信息化试点的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达标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   (二)具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继续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3.加强资源建设,开发校本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完善管理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4、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5、开展课堂教学应用研讨活动,聚集课堂,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既要有教的资源,又要有学的资源;逐步形成一套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各学科都要有相当数量的课堂实录作为教研的素材,为教师的网上教研提供资源,拓宽教研的组织形式,优化教研的质量。   四、工作推进策略   1、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结合学校教学综合楼、实验综合楼的建成与即将建成,整体布局学校信息网络,并做必要的调整,做到基础建设优良,一步到位。   2、整合资源,逐步完善   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功能。   3、骨干带头,管理跟进   要充分利用那些具有较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老师的作用,让其在校本培训、教学实践、网络使用等方面对需要帮助的老师进行辅导、示范、指导;学校领导小组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部署好、指导好、管理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1、将信息化应用推进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2、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信息化评比活动。   (二)组织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成立领导小组。   (三)经费保障   落实学校信息化技术项目开展需求预算,确保信息技术装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的经费。 2.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市人口与计生委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人口与计生委WIS建设标准要求,以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为前提,以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综合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为目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提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推动WIS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三网一库为主要框架,以信息资源利用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导,搭建五个应用平台,即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宣传教育平台、生殖健康信息平台、优惠政策信息平台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计划生育统计、人事、财务、生殖保健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数字化计生,实现一库三服务目标。   三、项目内容   根据国家、省、市人口与计生委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要求,本着注重实效、强化应用、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办公局域网,实现办公自动化。局机关建立办公局域网,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演示设备,通过办公局域网,实现局机关内部相关文件、信息、资料交流的共享,全面推进办公业务数字化,实现办公无纸化。   2、建立计生局站,构建计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建成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政务信息等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的计划生育网站。   3、利用广域资源专网,实现报表、育龄妇女信息、文件资料的传输。区计生局要利用广域资源专网及时向市人口与计生委反馈、传递各种信息资料,各镇办要利用专网上报各种统计报表、育龄妇女信息、政务信息、新闻图片,逐步实现计划生育信息传输数字化、政务信息、新闻图片报送网络化。进一步在村级推广使用信息量涵盖全面的《计算机信息报告单》,随月报表按时上报,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4、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工作制度化。区、镇办两级要成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级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工作,做到办公地点、经费、设备、人员四到位,要按照定员、定岗、协管的要求为区级至少配备2名本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镇办至少配备1名大专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实行合同化管理,其工作变动必须征得区计生局同意,落实微机操作人员最低标准每月50元的防辐射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各镇办必须在微机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管理制度、计算机操作人员工作制度、数据备份、信息上报、信息变更、信息反馈、数据质量检查、信息保密制度及计算机人员《工作日志》、计算机故障维修记录等规范,并建立计算机管理操作人员定期例会制度、人员逐级建档备案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5、加强计划生育信息保密工作。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使用计算机,确需使用必须征得微机操作员同意。区、镇办两级涉密计算机必须全部安装物理隔离卡,内部网络信息的采集实行专网下载、专人管理,严格履行有关保密审批程序,不得向其他部门提供原始个案信息,确保涉密信息得到有效管理。 3.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以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和《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在我校"让每一名 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现状分析   1、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移动电教车9部,信息技术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校现已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各教室没有固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   3、学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管理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组织建设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具体人员工作职责,保证信息化工作的常态化。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学校门户网站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办公室信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使用保管制度》、《资源制作及存储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和《校园网络安全制度》。   五、建设内容   1、20xx-2015年学校教育资源开发计划   ①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充分发挥网络传输信息及时快速的功能,以校园网为平台,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在教师中推行电子教案。引导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业评价的探索。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学校将组织教师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便捷、实效。   ②班级管理的数字化   以校讯通、班级博客为基础,指导学生家长学习应用学校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班集体建设,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   ③学校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的学校的校务、教务、德育、总务等各类管理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其中包括教职员工、工作学习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业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等。   ④网站建设的多元化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使校园网站充分发挥体现展示学校形象、集成教育资源、彰显师生发展、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完善学科教学主页,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2、校级教育技术培训计划   ①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②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请专家作讲座,为教师讲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

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   为加快“湖南香稻第一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切实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促进村域经济和社会和谐,根据市、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科技兴农、信息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原则,紧扣我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依靠科技创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融合各类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综合水平;立足信息化平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进农民融入市场经济,为实现农业大村向农业强村跨越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实际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远教系统、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的作用,达到“互联互通”的目标。   2、坚持资源统筹的原则。有效统筹市、区、镇投入到香稻村的科技、农业、文化、计生、民政等信息资源,加强横向联动,最终实现“工作融合、投入集合、信息聚合”。   3、坚持服务创新的原则。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体制的基础上,按照“村委主导、多方参与、信息兴农、农民受益”的思路,逐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实体的长效运行机制。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我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区域特点,采用多种模式,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5、坚持方便适用原则。利用语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多维化的信息形式,传播群众急需适用的信息;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快捷、有效地帮助农民实现产销对接、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三、总体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六大”农村信息化实用型机制;实现农村信息化设备拥有率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构建村庄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香稻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以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为基础,通过博客“香稻坊”淘宝店、微博、移动“飞信”群等载体,建立香稻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集采集、分析、发布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平台将提供三类服务(村务公开、信息公示、农技服务),实现四流交互(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脉流),依托五种手段(村务博客、手机通讯、乡村广播),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获取和发布信息。   (二)建立“六大”农村信息化实用型机制   1、农业生产信息服务机制   根据我村农作物病虫害诊治的具体应用需求,结合省农科院的科研资源和区农技站所的技术力量,以村“科技兴农”QQ群为载体,建立农业病虫害自动诊断与服务系统,适时为我村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案和无公害防治措施,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   2、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机制   依托“易村网”,建立村庄农产品信息集成服务系统,实现与国内主要农贸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网站的相互通联,为拓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销路提供指导,解决买难、卖难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增效。   3、建设农村综合管理机制   将村务综合管理、电子办公系统、农业生产系统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政务公开、合作医疗、便民服务等住处化服务。   4、应急信息发布机制   充分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手段,对农业病虫害、气象灾害、地震、突发传染病等预警信息进行信息快速发布,建立应急信息发布预警系统。   5、党员教育培训应用机制   结合“红星视频”现代远程教育精品资源库,为农村党员、农民、农村青少年提供多媒体培训服务,使农村远程教育培训能够成为农民家门口的图书馆、电影院和培训课堂。   6、农村广播数字化信息机制   充分发挥乡村广播方便、迅捷、实用的优势,及时发布将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快捷服务。   (三)实施信息用户终端“户户通”工程   整合本村现有硬件资源,结合香稻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全村建立1000个电脑、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等服务终端,为农民提供语音、图像、文字等立体服务。利用省、市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加快信息网络终端向个体经营户、专业大户和新生代农村居民等延伸。三年内基本实现全村入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实施农村信息化人员培训工程   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对村委骨干、种养大户、新生代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培养,实现培训和服务100名农民信息员的计划目标。着力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保证我村上传信息、发布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五、实施步骤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落实工作任务,实施期为3年。   (一)试点阶段。从2011年1月开始,在先行试点。至201年底结束。   1、依托湖南农村远教设备,加快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聚合部门信息资源,建设农村综合资源应用六大信息服务系统。   3、加强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改进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4、配齐配强信息员队伍。对信息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和应用培训,提高应用示范效果和辐射示范效应。   (二)推广阶段。从**年开始,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全村,**年底,基本实现农户的全覆盖。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村两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村骨干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三到位”。   (二)强化培训,配齐队伍。不断提高和增强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普及信息采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   (三)筹集资金,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介入。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多条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共同筹措信息化所需资金,逐步形成共同支撑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机制。   (四)健全制度,保障安全。为保障农村信息网络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作好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和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无阻。    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   一、基本情况   华容县北景港中学现有教学班15个,教职工96人,学生739人,学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各种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信息化建设基础方面,20兆宽带网络进了校园,每个办公室和教室都有网络接口,并且都能够上网;每个教室都装有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每个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建立了拥有一整套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有1个学生计算机室,台式电脑50台,本期为教师购置手提电脑78台。   学校现有教师75人,98%的教师具有信息高级技术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教师5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4%;中学高级、中学一级职称教师45人,占60%,57%以上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建设规划》,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确保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凸现出巨大优势。   三、建设目的   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确保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工具,发挥教师利用信息化应用技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和管理创造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四、组织领导   (一)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圣桂   成员:戴昱、施湘平、夏勇、蔡君发、唐创、钟磊彬   向阳、王大伟、肖必星、姚建民、薛为宏、张梦阳。   专家指导小组:县技术中心技术员   (二)工作小组:   (1)管理应用创新推动工作组:   施湘平:负责全面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   唐创: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领信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和学校管理平台”等电子OA管理系统的建设。协助人员:张梦阳   ①平台模块数据的上报,平台新增模块及更新学校各类基本数据   ②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管理。含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培训及心得体会、工作成绩、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教育资源。   ③各项制度的收集整理(制定《北景港中学教师信息化应用考核细则》),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电子化管理和质量监控(电子备课的指导)。   ④建立教师试卷分析系统。   ⑤加强教师培训。在“领信教育”平台上开通教师技术培训专栏,分层次对教师进行操作系统、常用软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使用等培训,内容以信息化理念、教师岗位技能、资源利用、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为主。   (2)教育教学应用创新工作组:   肖必星: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网站教学教研资源的收集。协助人员:张梦阳、洪权遇   ①由学校优秀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   ②有效利用“同步课堂、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开展网络教学教研活动。   ③开辟“同步课堂”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各学科教研组空间,负责收集、整理、审核、上传学科资源。   钟垒彬:负责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资源的收集。   ①加强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各种网络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网上主题征文活动、网上主题征画比赛、学生网上论坛、网上板报、班标等各类班级评比活动。   ②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施“家校沟通”服务,使学校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顺畅的服务。同时设立“亲情电话”“绿色电话”为留守学生与父母沟通服务。   (3)服务应用创新工作组:   夏勇:负责硬件建设和经费筹措、后勤管理资源的收集。协助人员:姚建明   王大伟: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维护。协助人员:薛为宏   向阳:负责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建设内容和步骤   1、通过市县级信息技术培训考核的教师占总数的95%以上、通过送培和校本培训实现。   2、通过送培方式使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均须通过教育局的专业培训后上岗。   3、高起点建设校园网络,使校内主干速率达到20Mbps,桌面终端连接速率不低于独享2M。   4、采用宽带光纤连接互联网。   5、建设具备以下功能的校园网,连接校园内所有计算机,并在每个教室和办公地点,以及校内其他公共场所均设有网络终端。   (1)能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如:   Internet连接访问代理文件传输Web浏览   通过上级教育信息网中心网站建立电子邮件系统   校内BBS和CHAT在市或县教育信息网上设立主页和虚拟空间(或主机托管),并保持更新维护。   (2)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校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行政管理:包括会议管理、单位日程管理、公共信息发布、政务信息发布、政策法规查询等;   人事管理:管理和维护单位的人事信息等。   学籍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籍注册、奖惩管理、分班管理、升级管理、统计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模块;   招生管理:招生计划、入学报到等;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课表安排、补课调课等;   考试管理:考试安排、补考安排、成绩管理与分析等。   (3)建有图书自动化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期刊的采购、编目、流通和查询、检索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购置的各种光盘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同时可以上网浏览;   (4)具有电子教学实施系统功能   大部分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   网络备课与授课系统:建立以学校教学软件和课件素材等构成的本地化特色资源库,为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备课提供便利条件,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学校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积累、优化机制,为学科整合提供平台基础;   (5)建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系统   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提供网络化平台,让教师能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系统:包括开发工具和设备,可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制作。   (6)与学生、家长、社区沟通的平台建设   采用“领信教育平台”方式,实现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信息沟通。   (7)以“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为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站。   6、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须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网络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制订一系列保障本校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使用的管理条例。   六、经费保障:争取上级支持为主,自筹为辅。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好近、中、远期规划。通过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工厂及无线通讯等先进技术,建成先进智能先进企业。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如何规划与实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信息规划概述   1)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企业的发展对信息化建设要求较高,都期望在未来若干年内使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达到国内甚至是国际先进水平,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实现“科学决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节能环保、创新卓越”的建设目标。   信息化总体发展思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简高效管理模式,坚持一体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差异化战略,注重发展质量,突出做强做优,深化和谐企业建设。   2)采用企业架构设计理念的信息规划方法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现状评估及需求分析:通过调研、访谈现有业务和信息系统,借鉴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深入理解企业的业务战略,对企业的业务和信息化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归纳总结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蓝图设计:提出企业信息化愿景、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设计信息化总体架构,包括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信息系统集成架构、IT组织管理体系架构等。设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   实施路线规划:分析信息系统之间的组合关系与依存管理,策划信息化项目,制定信息化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和实施策略,估算项目投资。   2 当今企业信息化现状综合分析   1)领导层认知。要求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很高。不仅充分认识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重要性,而且对企业建设成为信息化先进企业的期望要求较高。   2)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能够满足业务系统的运行需要,但是硬件资源共享利用不充分。未来需考虑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的无线接入。   3)信息系统。现有信息系统覆盖了大部分业务应用需求。信息系统较多,而且分散和孤立,每个业务处室平均使用的系统较多,部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重复。决策支持、业务分析、业务优化类的系统较少。   4)数据/标准。在数据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中,没有统一集中的管理,存在数据冗余和数据重复录入。缺乏完善的数据标准,数据标准的建立和管理有待开展。   5)IT组织/IT管理体系。IT组织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在IT计划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IT管理体系方面有待建设。   3 企业信息化蓝图初步设计   1)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工作思路。   总体目标:采用“智能工厂”先进理念,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支撑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实现“科学决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节能环保、创新卓越”,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提供有效保障。   建设原则: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相匹配;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相统一;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工作思路:紧密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采用“智能工厂”先进理念,根据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总体架构,进行集中集成的和深化应用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业务管理能力的增强,实现智能化运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2)智能工厂的实现取决于技术改进和业务转变。   智能工厂的概念: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面向全产业链环节,综合应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高度集成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运行技术的新型工厂,以实现复杂环境下企业运营的高效、智能和可持续性。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点将着重于模型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贯彻“智能工厂”理念,以“模型化”作为创新切入点,为企业将来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智能化五大特征:自动化、模型化、可视化、数字化、集成化。   4)信息系统设计总体架构。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经营综合分析及决策支持;建立全面深化的经营业务管理;建立便捷高效的办公及综合管理;建立工程和科研的专业性管理;建立精细化的生产运营管控;建立信息系统的集中集成应用;建立稳固的基础建设和运维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