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街的历史沿革
“乌拉”系满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沿江”。乌拉街原称布拉特乌拉,是明朝属地。明朝建立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羁縻政策。因而在乌拉街所在地设立乌拉卫。明代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诸部,建立了乌拉王国,以乌拉街为都城。后乌拉国屡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争斗。1613年,努尔哈赤灭乌拉国,并在这里养精蓄锐,向中原进发,继而得天下。因此,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把它尊为“本朝发祥之圣地”。清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和苏州、南京和杭州一起,成为清朝贡品基地之一。赢得“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赞誉。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传闻众多,曾是明朝海西女真乌拉部及清朝三大贡品基地之一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进贡土特产品的经济特区)所在地。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清朝入关前,后金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就着手筹建打牲乌拉城,编旗拨户,成立打牲“上三旗”了。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农历三月初五日开始。改“乌拉地面嘎善”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使其成为全国“四大朝贡基地”之一。截止1911年清王朝终灭,打牲乌拉朝贡计255年。扩展资料:乌拉街如故满族发祥地之一。从1727年吉林乌拉配置永吉州,迄今已有260余年汗青。由于它的建立要早于吉林市,因此在民间宣传着“现有乌拉,后有船坞”的说法。 相传乌拉街最早的古城始建于公元8世纪。东北的__粟末部(满族祖先)首领大祚荣受唐封为渤海郡王,创建了地方政权,称渤海国。为了抵抗契丹人的侵犯。在乌拉街旧街西北一公里的粟末水江干(松花江),修筑一座城池,称为宁江洲。从近期出土的大量文物看,在“海东盛国”的渤海时期,乌拉古城是一座生齿众多、特别繁华的城池。乌拉街这个名字,乍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它与汉族的地名不一样,因它是满洲人前身女真人的语言地名。“乌拉”汉译是江、河或水岸和江岸之意。乌拉街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远古时代。古代记载的“肃慎氐”就是满族的远祖肃慎。这从乌拉街杨屯大海猛出土文物“偌矢石怒”得到的实物可以佐证。但有关乌拉街的名字,至今可见的文字记载,而是从元代开始,显然,每个名字的记载都有它的成因所在。1、乌拉夷:此各字走乌拉街元、明两朝称谓的一种。“夷”是明朝人们对女真人的蔑视、污蔑的称呼。把当时的海西女真有“江夷”和“山夷”之分,沿江称“江夷”,靠山称“山夷”。2、乌拉卫:明朝初,实行“以夷治夷”的策略。永乐年间(1406年)设立“奴尔干都司”,“卫”为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乌拉卫是“奴尔干都司”下属的一个“卫”。3、乌拉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西女真各部蜂拥掘起,各自独霸一方,自立为王。扈伦国纳齐布录的六世孙布颜建立乌拉国,史称“扈伦四部”。(乌拉、叶赫、哈达与辉发。)4、布特哈乌拉:“布特哈”是满语“渔猎”之意。明万历年间(161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率兵灭了乌拉国之后,采取了怀柔政策,封了原乌拉国王布占泰第八子、自已的亲外孙洪匡为“布特哈乌拉贝勒”来管理乌拉地区的行政而得其名。5、打牲乌拉:清朝于1648—1909年的260多年间,在今乌拉街设立隶属于清庭内务府的“打牲乌拉总总衙门。其职能是以筹办朝庭所需的各种贡品为主。打性乌拉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简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拉街
乌拉街满族镇的旅游观光
乌拉街满族镇距市中心30公里,仍然保留著传统的满族风俗和多处名胜古迹。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府、候府、魁府、白花点将台、古城墙及千年古树等现保存完好。 乌拉街满族镇北约250米处,是明代女真扈伦四部(叶赫、哈达、辉发和乌拉)之一的所在地。乌拉部至明万历年间逐渐强大,称霸于吉林地区,屡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争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乌拉部与努尔哈赤决战大败,乌拉部便告灭亡。这里的乌拉古城遗址便是当年乌拉部的所在地,现存还有古城墙和百花点将台。古城四面环山,一面临水;百花点将台是城中一处用土垒起的高台。乌拉镇现还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侯府、魁府等处遗址。在雾凇出现的期间,这附近的乌拉街珍珠岛雾凇观赏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这里还有满族民俗村,向游客展示满族的服装、歌舞、婚俗、日常生活习俗等。冬季基本没有任何展示。乌拉街还是萨满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此举行的萨满教活动的规模是举世无双的。
乌拉街的历史沿革
“乌拉”系满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沿江”。乌拉街原称布拉特乌拉,是明朝属地。明朝建立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羁縻政策。因而在乌拉街所在地设立乌拉卫。明代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诸部,建立了乌拉王国,以乌拉街为都城。后乌拉国屡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争斗。1613年,努尔哈赤灭乌拉国,并在这里养精蓄锐,向中原进发,继而得天下。因此,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把它尊为“本朝发祥之圣地”。清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和苏州、南京和杭州一起,成为清朝贡品基地之一。赢得“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赞誉。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传闻众多,曾是明朝海西女真乌拉部及清朝三大贡品基地之一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进贡土特产品的经济特区)所在地。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清朝入关前,后金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就着手筹建打牲乌拉城,编旗拨户,成立打牲“上三旗”了。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农历三月初五日开始。改“乌拉地面嘎善”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使其成为全国“四大朝贡基地”之一。截止1911年清王朝终灭,打牲乌拉朝贡计255年。扩展资料:乌拉街如故满族发祥地之一。从1727年吉林乌拉配置永吉州,迄今已有260余年汗青。由于它的建立要早于吉林市,因此在民间宣传着“现有乌拉,后有船坞”的说法。 相传乌拉街最早的古城始建于公元8世纪。东北的靺鞨粟末部(满族祖先)首领大祚荣受唐封为渤海郡王,创建了地方政权,称渤海国。为了抵抗契丹人的侵犯。在乌拉街旧街西北一公里的粟末水江干(松花江),修筑一座城池,称为宁江洲。从近期出土的大量文物看,在“海东盛国”的渤海时期,乌拉古城是一座生齿众多、特别繁华的城池。乌拉街这个名字,乍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它与汉族的地名不一样,因它是满洲人前身女真人的语言地名。“乌拉”汉译是江、河或水岸和江岸之意。乌拉街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远古时代。古代记载的“肃慎氐”就是满族的远祖肃慎。这从乌拉街杨屯大海猛出土文物“偌矢石怒”得到的实物可以佐证。但有关乌拉街的名字,至今可见的文字记载,而是从元代开始,显然,每个名字的记载都有它的成因所在。1、乌拉夷:此各字走乌拉街元、明两朝称谓的一种。“夷”是明朝人们对女真人的蔑视、污蔑的称呼。把当时的海西女真有“江夷”和“山夷”之分,沿江称“江夷”,靠山称“山夷”。2、乌拉卫:明朝初,实行“以夷治夷”的策略。永乐年间(1406年)设立“奴尔干都司”,“卫”为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乌拉卫是“奴尔干都司”下属的一个“卫”。3、乌拉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西女真各部蜂拥掘起,各自独霸一方,自立为王。扈伦国纳齐布录的六世孙布颜建立乌拉国,史称“扈伦四部”。(乌拉、叶赫、哈达与辉发。)4、布特哈乌拉:“布特哈”是满语“渔猎”之意。明万历年间(161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率兵灭了乌拉国之后,采取了怀柔政策,封了原乌拉国王布占泰第八子、自已的亲外孙洪匡为“布特哈乌拉贝勒”来管理乌拉地区的行政而得其名。5、打牲乌拉:清朝于1648—1909年的260多年间,在今乌拉街设立隶属于清庭内务府的“打牲乌拉总总衙门。其职能是以筹办朝庭所需的各种贡品为主。打性乌拉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简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