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高一历史必修2

时间:2024-12-14 06:19:59 编辑:莆仙君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有质量的知识才是名校的真实力,每一所这样的大学,至少都有十种左右高质知识储备在教授门手中,储备在这些学校与世界的多重联系中,正是这高质量知识的储备。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 识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理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理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农业起源: a.中国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c.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耕作方式的进步——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 2、表现: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法 (2)“石器锄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a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和石犁。 耕作技术:掌握排灌、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b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丰富: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c影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3)“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A、铁犁牛耕的发展 a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b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犁壁。 c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d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e隋唐: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标志: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B、耕作技术的进步 耕作方法: a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b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两汉: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 C、水利工程: a战国时期都江堰; b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D、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形成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小农经济: A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贡赋; C地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a优势: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小为精耕细作作出重要贡献。 b劣势:农民徭役沉重、农民贫困、失去土地、破产流亡。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2 识记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a夏商西周:官府垄断; b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c西汉以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2、发达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撑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冶金业: ①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 ②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③西周晚期,有铁器 ④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⑤南北朝:灌钢法。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制瓷业: ①商朝:原始瓷器 ②东汉:青瓷 ③北朝:白瓷 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⑥明清:种类丰富,青花器、彩瓷、珐琅彩,江西景德镇被誉为瓷都。 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有丝织品 ②商朝:织机 ③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吸收花鸟写实风格 ⑦明清:苏杭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民间手工业的形式: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2、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①春秋战国和秦汉发展 ②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 ③隋唐:恢复和发展 ④两宋: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⑤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⑥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花楼机。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a西汉:中国被誉为丝国。 b唐朝:瓷器大量输 出国 外远达欧洲、非洲。 c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 d明代:烧制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e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3 识记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识记市的变迁和城市发展、理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3、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4、隋唐: ①农村集市发展起来 ②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5、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环境宽松。 ①商品种类增多; 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6、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大都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 ①农副产品大量涌入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 ③出现商帮,徽商、晋商实力最强。 ◆市的变迁和城市发展 1、宋以前市的特点: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管理严格。 2、宋代以后市的特点: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3、古代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商业中心的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古代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扬州、成都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为重要的贸易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5、清朝:对外贸易萎缩,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特点:朝贡贸易、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4 理解土地制度的演变、理解重农抑商、应用“海禁”与“闭关锁国” ◆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瓦解原因: 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直接:私田出现;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井田制彻底瓦解: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土地个人所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影响: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4、抑制土地兼并 (1)目的: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措施 : (1)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 (2)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 (3)评价: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及目的 (1)始于战国时商鞅变法 (2)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保巩固封建统治 2、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1)商周时期: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3)西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仍固守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1)确保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小农经济。 (2)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不利于工商业和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强化小农经济。 ◆“海禁”与“闭关锁国” 1、(1)明朝“海禁”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 (2)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2、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5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识记新航路的开辟、应用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和条件 原因: a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b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 c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商路受阻引起商业危机。 d宗教因素:教会鼓励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的支持。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2、过程: ①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 ②1492~1498年哥伦布 、西班牙(支持)西欧—美洲 ③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印度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支持)环球旅行 3、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 2、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知识点大全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专题总结 ★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 总结 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瓦解原因: 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直接:私田出现;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井田制彻底瓦解: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土地个人所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影响: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4、抑制土地兼并 (1)目的: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措施 : (1)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 (2)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 (3)评价: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及目的 (1)始于战国时商鞅变法 (2)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保巩固封建统治 2、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1)商周时期: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3)西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仍固守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1)确保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小农经济。 (2)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不利于工商业和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强化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海禁”与“闭关锁国” 1、(1)明朝“海禁”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 (2)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2、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和条件 原因: a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b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 c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商路受阻引起商业危机。 d宗教因素:教会鼓励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的支持。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2、过程: ①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 ②1492~1498年哥伦布 、西班牙(支持)西欧—美洲 ③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印度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支持)环球旅行 3、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 2、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海上马车夫”——荷兰 1、荷兰兴起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 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 3)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4)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5)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 2、荷兰的殖民扩张: (1)扩张形式:建立东印度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2)殖民区域:非洲、亚洲、美洲 (3)结果:17世纪“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日不落帝国”——英国 1、英国兴起的条件: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实力雄厚;3)拥有强大海军。 2、殖民扩张: 扩张区域:亚洲印度、北美、非洲、大洋洲 殖民过程: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建立殖民据点。 ③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爆发三次英荷殖民战争,荷兰战败。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纽约。 ④英法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法国终败,夺取北美和印度殖民地。 结果: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抢掠、欺诈、奴隶贸易、海外贸易 殖民扩张罪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大量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垄断贸易、洗劫当地国库。 殖民扩张影响: ①对欧洲:为西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②对殖民地:给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③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拓展的原因:殖民扩张和掠夺 拓展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 影响: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前提和条件: A、前提:18世纪英国资产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B、条件: ①资本——通过殖民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财富。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③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海外贸易扩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直接和必要条件) 2、过程: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新兴工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拓展:由英国到欧洲和美国。 完成标志: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工业革命的影响: a生产力:大机器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组织形式: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比重上升,城市化进程加快。 c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d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e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f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4、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世界经济 文化 联系进一步加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使亚非拉许多国家沦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 1、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条件: ①资本——资本积累和和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②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③技术——19世纪3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④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必要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成就和主要标志) 1866年发电机-西门子(德);电灯―爱迪生(美);电话-贝尔(美)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德)-汽车、飞机-莱特兄弟(美)发明等。 ③化工工业的发展,制成包括炸药等化工合成材料。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新兴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促进生产力巨大增长,进入“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②促成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③导致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④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 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总结(完整版)(2)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基础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   减轻皇帝沉重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2.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奠基)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拟 批红 (发展)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发展)   明神宗——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顶峰)   3.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权力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过程   (1)清初(皇太极):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3)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上传下达)   2.特点   简 速 密   3.职能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   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执行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小总结

积累知识,也就应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好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一历史 必修二知识点小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 2、目的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召开 (1)时间: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金融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46亿美元。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 宗旨: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2)特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3)影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原因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 措施 ,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3)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签署: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3)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自关贸总协定缔约以来,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这些谈判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以美国为主导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作用: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欧洲联盟 1、原因 (1)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 文化 传统。 (2)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2、过程 (1)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2)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3)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4)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5)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6)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影响 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本的实力也在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2、成立 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协议内容 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4、性质 贸易自由化组织 5、影响 (1)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2)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3)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希望加入,美国也积极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美洲,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开始谋求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2、建立与发 (1)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2)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3)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影响 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4、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原因 (1)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3)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4)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5)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由来 关贸总协定成立后,通过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缓解了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2、背景 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3、成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它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4、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其成员国之间贸易额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0%以上。 5、意义 (1)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它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世界贸易组织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2)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 (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国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 (1)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小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 期末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一 ★ 高一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