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歌曲有哪些?
又快过年了,和过年有关的新年歌曲有哪些呢?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分享一篇新年歌曲大全推荐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新年好》《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过大年》《大年三十》《冰糖葫芦》《大碗茶》《万事如意》《祝酒歌》《一二三四歌》《冬天里的一把火》《常回家看看》《好日子》《大地飞歌》《花好月圆》。《恭喜发财》《恭喜 恭喜》《一二三四歌》《龙船调》韩宝仪/林淑 爱过年,过年啦 - 易秒英黄品源 新年快乐,水木年华 新年快乐,中国娃娃 恭喜恭喜,双骄吐艳庆新春(yumiko isabella),四大才子发大财(boy z deep don),五福金鸡满西堂(王琪/陈伟霆/麦子豪/mandy/koey wong)。
新年歌曲有哪些
新年歌曲如下:1、《新年好》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2、《拜年》正月初一头一天家家户户过新年大街小巷喧灯彩炮竹响连天嘁得隆冬镪咚镪嗨炮竹响连天小妹过年好欢喜换上新鞋穿新衣从头到脚打扮好上街去拜年嘁得隆冬镪咚镪嗨上街去拜年正月初一头一天家家户户过新年大街小巷喧灯彩炮竹响连天嘁得隆冬镪咚镪嗨炮竹响连天小妹过年好欢喜换上新鞋穿新衣从头到脚打扮好上街去拜年嘁得隆冬镪咚镪嗨上街去拜年3、《恭喜发财》 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OH礼多人不怪我祝满天下的女孩嫁一个好男孩两小口永远在一块我祝满天下的小孩聪明胜过秀才智商充满你脑袋我祝尊敬的奶奶三十六圈的比赛气不喘面容不改我祝三叔公的买卖生意扬名四海财运亨通住豪宅大摇大摆乐天替你消灾恭喜发财要喊得够豪迈恭喜发财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OH礼多人不怪我祝大家笑口常开用心把爱去灌溉明天呀我们更厉害我祝全世界的无奈跑得比那黑人更快岁岁年年出人才大摇大摆乐天替你消灾恭喜发财要喊得够豪迈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OH礼多人不怪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OH礼多人不怪恭喜发财4、《好运来》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你凤舞太平年你龙腾新时代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你凤舞太平年你龙腾新时代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通四海好运来5、《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我的心每天都藏着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每一分钟都盼望你平平安安吉祥的光永远环绕着你象那旭日东升灿烂无比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每一分钟都盼望你平平安安岁月象泉水悄悄的流友谊象那星辰永久永久
简述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也就是流行歌曲嘛
流行只是一种趋势,只是说明了某个特定的时代、在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所广为传唱的歌曲。
具体到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说高山流水、广陵散这类古曲是绝对民族的音乐,也在当时的皇室以及群众中非常流行。
再看近点的,比如红灯记、沙家浜这些样板戏都是戏曲形式吧?纯种的民歌,也曾经是纯种的流行歌曲。
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文化渐渐丰富起来,不断融入了各种文化的元素,比如美国的黑人音乐、乡村音乐,南美的拉丁风情,非洲原著民的手鼓等等,我们的流行歌曲变得丰富起来,不再是单一的丝竹或者戏曲。
80年代末在广东福建一带最先流行起来的一种通俗歌曲叫做岭南乐派,比如万水千山总是情、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虽然融入了欧美文化的一些配乐方法,但是只要是中国人便能理解,因为其中最大的元素还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再看看如今,周杰伦、陶哲、王力宏等一批年轻的音乐人,更是认识到了歌曲民族性的重要,即时是一些说唱、摇滚之类的形式,内容却还是有民族特征的。
因此这个问题的结论是,民歌只是一种被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而现在的社会,只有在民族的东西里融入了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毕竟音乐也是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艺术。
-----------------
一、流行歌曲:一种新的声乐文化
1.美声、民族与流行声乐的区别
流行歌曲的形态风格极其多样,但音乐形式简单,内容贴近时代和世俗生活,演唱生活化,有着强烈的参与性,应该是大多数流行歌曲都具有的特点。
对歌曲美声、民族、流行的区分主要体现在演唱风格上。所以同样一首歌曲,配器也大致相同,却可以是不同形态之间游走。比如《你是这样的人》(三宝曲,宋小明词),刘欢演唱的版本可划分在流行歌曲里,戴玉强版又成了美声歌曲。其他如多明戈等大歌唱家都曾用美声风格演绎过流行歌曲。
美声歌曲注重演唱技巧,演唱风格如同歌唱家所穿的礼服,在全世界都有大致相同的样式,有着高度的规范。它追求嗓音的丰美,即便表达痛不欲生,也是一种优美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已经器乐化,对嗓音的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它运用混声,音域宽广,声区统一;有高、中、低声部的划分(这是美声唱法最大的个性区别所在);讲究发声的泛音和共鸣,音色纯净、富含金属质感,声音丰满,高音通透,低音结实;为了声音融合、远距离传播而讲究“集中”、“竖立”;气息运用自如,永不给人衰竭之感。
民族唱法则如同民歌手穿的民族服饰,讲究特定地方、特定人群的独特韵味。同一民族唱法在内部有大致统一的规范,但民族唱法之间却形态各异。一般说来,中国的民族唱法适应中国人体格小、嗓子薄、说话发声靠前的特点,讲究声音的高亢嘹亮,假声的独特运用。民族歌曲多是当地语言音调的高度旋律化,丰富的“润腔”是它重要的欣赏点。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族歌曲创作的专家化和民族唱法教授的学院化,民歌的演唱特点在向美声逐渐靠拢;由于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流行歌曲受众的壮大,一些民歌的演唱风格又向流行歌曲靠拢。
流行歌手的行头不拘一格,歌曲也讲究个性。有的流行歌曲以唱功见长,有的以音乐取胜,还有的以文化意义留驻史册;在流行歌曲范围内,其演唱风格也是多种多样。流行歌曲和流行唱法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中国,西周时期的“郑卫之音”,就具有流行歌曲的特点,与宫廷“雅乐”相对应;在西方,社会上供一般人消闲唱吟的歌曲就被冠以流行歌曲(Pop Song)之名,与为宗教信仰而写的或为敬拜神灵所用的圣歌相对应。但现代流行歌曲的真正开始,应该是顺应“人”在历史中地位的提高、个体的个性得到尊重的时代背景下,以电子乐器、特别是电子扩音设备在世俗歌曲中大量运用,从而引起演唱和声乐作品形态的现代化转变为标志。“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古典’的歌剧歌唱和‘通俗’(即流行)歌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到了二十年代末,由于扩音器的使用和发展,促成一种新的唱风与技巧,‘古典’歌唱与‘流行’歌唱两种风格变得迥然不同了。”[1]因为电子扩音设备的应用,流行唱法不追求如何把嗓音投射出来,声音的宏大和旋律的夸张不再成为歌唱的必需,一些低声细语的、哽咽的、吟诵的歌唱有可能成为新的表现手段;因为电子乐器可以制造出无数可能的音色,对歌手的音质、音色选择也就可以不再严格,可以包容白声、沙哑、嘶喊等并非唯美的歌唱;对音响师来讲,控制富有共鸣的声音远比控制没有共鸣的声音困难。流行歌曲是因为社会、审美意识和科技的发展,从而产生的与古典的、传统的美声、民族歌曲有较大区别的声乐形式。
流行歌曲对演唱风格、技巧并无统一的要求,可以不事修饰,也不拒绝像美国的玛丽亚?凯瑞(Mariah Carey)、墨西哥的胡里奥(Julio Iglesias)、中国的刘欢这样声音华丽、有极好控制能力的歌手。一般来讲,与传统歌唱形式相比,流行歌曲中,共鸣的重要性让位于音色,“竖”式歌唱被“横”的声音代替,歌唱技术的生活化得到加强。如果说美声歌曲留给听众的是高山仰止的欣赏,流行唱法则更强调近距离、零距离的参与;如果说美声歌曲带给人心灵的净化,流行唱法则侧重情感的宣泄和游戏的快乐;如果说美声歌曲以严正的规范体现了上天的意旨,流行唱法则用张扬的个性宣告了人间的狂欢。
流行歌曲与民歌在外在形态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有很多学者认为流行歌曲是“新时代的民歌”,但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农业社会的民间,民歌演唱对声音的纯净、行腔的流畅是一贯的追求。如元代人燕南芝庵所著《唱论》,指出:“有唱声病,散散、焦焦、干干、咧咧、哑哑、尖尖,低低、雌雌、雄雄、短短、憨憨、浊浊、赸赸”等,行腔上以“抑扬顿挫”、“索纤牵结”为美等,就是如此。只是由于技术所限,很多民歌手并不能达到这个标准,但“非不愿也,是不能也”。而流行歌手为了表达的自由,超越了这些标准,崔健演出前故意把嗓子喊哑的传言,无论是真是假,都透露出现在的流行歌手大量运用了“声病”的信息。民歌是在没有电子扩音设备的情况下诞生的,要求声音的响亮和穿透力,而现在流行歌手则完全不受这个限制,有这样的特点没什么了不起,没有这样的特点同样没什么了不起。而更重要的是,民歌对应于没有电子媒介情况下的口耳相传的小范围传播方式,而流行歌曲对应于工业社会的批量生产和现代传媒推广下的全方位传播方式,民歌对应于皇权社会没有多少生命权利情况下的遮隐传播方式,而流行歌曲对应于大众社会“众神狂欢” 情况下的轰炸传播方式,在文化地位和文化属性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当前民歌已经和美声歌曲一样,技巧化、“艺术化”,并一定程度上“文物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来加以保护),主要是被纳入官方的生产、传播体系中。
美声、民族风格的古典声乐审美在现代已经不占据主流地位,流行歌曲代表的是新的声乐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