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三大目标,实现人口规模的零增长,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而在三大目标的实现中,人口数量的零增长居首。可持续发展内涵(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广泛的定义: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2、科学性定义: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1)生态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3)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4)科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综合性定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知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既要是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