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有包公的戏都有哪些 和简单介绍 急!!!!
《〈灰阑记〉》:作者李行道。
故事讲两个妇人争夺一个孩子,都说自己是孩子的亲娘,最后闹到包公那,包公用灰阑画了个圈,把孩子放在中间,让两个妇人拔河争抢孩子。结果是:不忍心拉伤孩子而松手的,一定是孩子的母亲。
《鲁斋郎〉》:作者关汉卿。
讲权贵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孔目张圭之妻,迫使两家妻离子散,最后包拯设计智斩鲁斋郎,两家终得团圆。
《陈州粜米〉》:作者徐再思。
此剧写陈州大旱三年,朝廷派刘得中、杨金吾前去赈济。刘、杨二人乘机大肆搜刮,并用敕赐紫金锤打死灾民张撇古。张子小撇古上告开封府,府尹包拯微服私访,查明真相,为民伸冤。
《〈蝴蝶梦〉》:作者关汉卿。
皇亲葛彪驰马撞倒王老先生,反而污蔑王老先生撞了他的马,王与之评理,葛彪令其弟将王打死。王母及三个儿子要葛彪偿命,葛彪蛮不讲理,被王氏三兄弟打死。葛三带领衙役将王氏三兄弟锁往县衙门。县令和葛父共同审理此案,他们不顾天理国法,将王氏三兄弟判成死罪。开封府尹包拯路过本县,王母状告葛家,包拯受理此案。但由于葛家势大,无人敢出来作证。包拯问王氏三兄弟是谁杀死了葛彪,三人争担罪名。包拯只得判王大为葛彪偿命,王母不肯;改判王二,王母也不肯;改判王三,王母应允。包拯怀疑王三不是王母所生,逼王母讲出实情,王母无奈,只好讲出王大、王二是王老先生前妻之子,王三是自己所生。包拯深受感动,决定再详查此案。深夜,包拯梦到三只小蝴蝶被风吹到蜘蛛网上,其中,两只挣脱,最小的一只被网缠住,大蝴蝶只得带领两只小蝴蝶飞去。包拯将最小的蝴蝶从蜘蛛网上救下,于是四只蝴蝶感恩拜谢后飞去。包拯醒来,惊奇自己的梦境恰似王母舍亲生。他经过周密的调查,终于弄清了案情,遂将王三释放,将葛三处以极刑。
中国历史上是存在狄仁杰和包拯的,但真正的存在四大名捕吗?
许多人的历史知识都来源于影视剧,但是影视剧都要在历史的基础上做艺术加工,层层涂抹之下,真实的历史早已看不清了。包拯和狄仁杰都是影视剧的宠儿,他们一个霸占小荧屏一个霸占大银幕,一个为百姓伸冤一个为大唐帝国出力,每天都在制造着传奇。真实的历史上虽然有这两个人,但是远远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牛气。他们与同时期的官员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至多是刚正耿直一些。包拯和狄仁杰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原型,但是另一个我们熟悉的角色“四大名捕”却连原型都没有,他们只是作家温瑞安创作出来的武侠人物。事实上不仅四大名捕是不存在的,历史上捕快的地位还很低,属于没有正式编制的政府人员,并且绝对不可能出现女捕快。因此一些影视剧中英姿飒爽的女捕快都是骗人的。历史上的捕快地位有多低呢?他们除了不是正规公务员之外,还被稍有身份的人看不起。比如说村里有一个秀才,秀才虽然得不到朝廷分配的官职,甚至被很多人称为“穷酸秀才”,但是他可以瞧不起捕快,因为捕快从事的是“贱业”,他们的身份也是“贱民”。有人说捕快很重要的,抓捕逃犯、维护案发现场,交皇粮的年代所有苛捐杂税都需要捕快去收缴,为何还要被称为“贱民”呢?因为在古人眼中这些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活。无论是与罪犯打交道,还是挨家挨户收缴各种税,都是与坏人坏事沾边,因此正常人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捕快社会地位低还因为朝廷不认可,元朝把人分为十等,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皂隶也就是捕快,看着只是在官吏之下,可是也就比娼妓高一点点。但是元代的等级划分还是历朝历代中捕快等级最高的,在其它朝代捕快的地位与娼妓相同。并且家里有一个人成为捕快,家中子孙不得花钱买官,就是参加科举也是不可以的,要脱离捕快行业三代后才有参加科考的资格。因此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也不可能考上状元,因为他爹许仙的姐夫是捕快,他根本就不可能参加科考。当捕快除了影响后世子孙的前程,还耽误自己的婚姻。古代讲究门当户对,捕快既然与娼妓奴婢同一级别,自然只能与这些人成家。这件事在《水浒传》中也有体现,比如武松已经是都头了,还是打虎的英雄,但是他想娶的玉兰也只能是一个婢女。当捕快有这么多弊端,是不是古代衙门想找一个捕快很难呢?完全不是,古代有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成为捕快大军中的一员,甚至为了成为捕快,他们还会主动送礼,更有甚者直接说不需要政府发工资,只要能成为捕快,他们愿意倒贴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捕快的油水太大了。最简单的,老百姓犯点小事被抓了,想要在牢里舒服点,想要早点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就得给捕快送礼。原告到衙门状告被告,后来发现打官司消耗的时间精力太多了不告了,可是即便是简单的撤诉也要给捕快钱,并且是原告被告都得给,否则这个官司就得接着打。收皇粮的时候谁家磨磨蹭蹭的不肯交,没什么可说的直接抓人。然后就是各种黑暗料理,为了让自家当家的能出来,这户人家除了送钱还能做什么?因此捕快虽然工资不高,社会地位极低,还是有很多人主动送上门。四大名捕虽然不存在,但是这部小说中的六扇门还是存在的,只是六扇门也没有小说中那么神秘,现实中的六扇门就是很普通的古代衙门,因为古代的衙门都是三开间共有六扇门而得名。
琼瑶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现在再看,是否有新的感受?
时隔多年重看这部童年经典,自然会有新感受了。这部改编自1963年出版的小说《烟雨蒙蒙》、于2001年在两岸三地播放的电视剧,如今看来,到处充斥着“爱情大过天”的思想,甚至将感情进行量化、女性进行物化,何书桓一会儿爱依萍多一些、一会儿又爱如萍多一些,从而导致两人都为他奔波、为他牺牲。当时看来是全程耍宝的局外人、如今看来句句金玉良言的“良心备胎”杜飞,变成了整段感情故事中最大的牺牲者和受害者。这部剧所讲述的整个故事的情感脉络,可以说完全是相当扭曲且不符合当今价值观的。可是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同一部剧相隔多年,我们的观影感受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单纯因为现代价值观的变化吗?当然不仅是这样了。需要知道,这部剧的播出时间是在本世纪初,而它的创作时间必然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末,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大力加大对于影视娱乐文化的投入,出现了一批经典剧作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等,但是国民娱乐生活远远不能被这些早就耳熟能详的故事所满足,从真正反映国民生活的《渴望》、《我爱我家》等作品开始,国产电视剧正式打开了一片新市场,而那些早就风靡台湾、香港的优秀小说作品也就成为当时第一批重点改编影视化的对象。其中包罗万象的情感世界、精彩绝伦的人物故事,无疑对当时精神生活空虚的中国国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俗点来讲就是,当时的人确实观影经验太少,只要有强烈戏剧冲突情节的影视剧,观众都会呈现一种“无差别”的全盘接受,而不会去过度思辨剧集背后的伦理情感逻辑。这也就导致了《情深深雨蒙蒙》这样一部如今看来三观奇歪的电视剧,为何当时会那么那么受欢迎而很少听说有人批判或调侃,如今来看,却堪称三观尽毁。
求部武侠电视剧名称
根据您提供的剧情描述,这应该是电视剧《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是根据古龙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主演郭靖和黄蓉,讲述金庸十五部小说之一。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国家有一尊著名的女神像,一部分人认为女神像是双手捧书,象征知识和理性。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女神像是一手拿书一手拿剑,象征知识和武力。因见解不同,双方产生争斗。
后来郭靖和黄蓉前去探险,发现这个女神像被厚厚灰尘覆盖,Cleaned铁锈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女神像是一手拿书一手拿剑,既象征知识也象征武力,本不该因见解不同而起争斗。这也寓意知识和武力缺一不可,不该相互排斥。
这段情节传达出知识和武力并重,不应相互对立的主题,也加深了郭靖和黄蓉去除误会、化解争斗的智慧形象。
所以,根据您所描述的剧情,这部电视剧应该就是经典武侠剧《神雕侠侣》。
武侠经典电视剧还有什么?
《射雕英雄传》主演:黄日华、翁美玲
剧情点评:tvb永远的武侠经典,80年代拍出这样的片实属难得。这应该是云集最多大咖的香港电视剧了吧?主演有当时的无线的黄日华、苗侨伟,配角有吴孟达、秦沛、曾江、谢贤这些老戏骨,就连龙套都是周星驰、吴镇宇、欧阳震华,导演是杜琪峰,监制是王晶之父王天林,武术指导程小东,导演助理鞠觉亮,就连三部的主题曲词作者都是黄沾,这就是港片黄金时代,试问哪部片能与之媲美呢?最喜欢的还是翁美玲演的黄蓉,简直演活了,感觉就是小说中走出来的黄蓉,难怪也是金庸最满意的黄蓉了。
《神雕侠侣》主演:古天乐、李若彤
剧情点评:小时候超级喜欢看《神雕侠侣》,甚至还拿了录音带来录电视的声音,买了很多贴纸。 最喜欢李若彤的小龙女和古天乐的杨过。 里面每首歌每一个音乐都非常喜欢,心目中最好的《神雕侠侣》版本。而且这部剧选角大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位主演与角色贴合程度实在太高,堪称完美,“一见杨过误终身”我本是不信的,但放在古仔身上就合理了。不过,我最爱的大概是郭襄,她年龄尚小,精灵古怪,又侠肝义胆,忠义仁厚。据说她从此终身未嫁,后来开创峨眉一派,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