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顾恺之的简介

时间:2024-12-07 11:52:03 编辑:莆仙君

顾恺之的画作经常使用什么来表达默默的交流

顾恺之的画作经常使用“以形写神”来表达默默的交流。顾恺之,善于用舒缓雅致、飘逸潇洒的笔法,刻画人物的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其内心的情感,以形传神,是顾恺之的人物画作为显著的特征。他作品里的人物表达,都是在外形神似的基础上,又突出神韵的表达。这是他独有的绘画能力,旁人只可观却未必能做到。顾恺之的人物画,画作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神气飘然,饶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其传世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及《列女仁智图》。他不贪图名利,用最纯真的心境对待绘画,这也是他创作出的作品都能如此传神的一部分原因。顾恺之简介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如何认识顾恺之的绘画艺术特点

如何认识顾恺之的绘画艺术特点
1.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眼珠中。
2.他的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称为高古游丝描。
3.着色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
4.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此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
5.顾恺之是继东汉张衡、蔡邕等以来所有士大夫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画家。他总结了汉魏以来民间绘画和士大夫画的经验,把传统绘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6.与顾恺之同时代的谢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恺之作品 顾恺之简介

1、顾恺之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顾恺之作品真迹没有保存下来。相传为顾恺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女史箴图》,绢本,淡设色,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多数人认为是唐代摹本。

2、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的代表作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斫琴图》、《洛神赋图》、《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等。1、《女史箴图》《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截至2023年3月,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2、《斫琴图》《斫琴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原作已无存,现只有宋代临摹本存世。该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斫琴图》中有14人,或断板、或制弦、或试琴、或旁观指挥,还有几位侍者(或学徒)执扇或捧场。3、《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截至2023年3月,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4、《画云台山记》《画云台山记》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这幅图描绘天师张道陵以跳到深谷中取桃子来考察弟子们,其中唯赵升、王长二人信心最坚。文章中又描述了画中的山石涧流险峭之势,山峰上穿插着凤鸟,白虎等。5、《魏晋胜流画赞》《魏晋胜流画赞》是约公元380年顾恺之创作的著作。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和宗教人物画,以及山水画和走兽动物画。指出作画的难易与批评的标准,提出“生气”、“自然”、“骨法”、“神气”、“天骨”、“骨趣”、“置陈布势”、“情势”、“迁想妙得”、“巧密精思”、“天趣”等一系列绘画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