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什么意思?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的意思: 滚动的球体掉进凹陷处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1、文学体裁:文言文2、瓯臾:瓦器,一说凹下之地。3、出处:出自荀况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扩展资料:“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的故事来源:在孔子的学生曾(zēng)参(shēn)的家乡费邑(yì),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会牵连到家属,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织布的梭(suō)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不可信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什么意思
意思是:滚动的球体掉进凹陷处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出自战国荀子的《荀子·大略》。节选原文:凡物有乘而来。乘其出者,是其反者也。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诚事也。故曰:“君子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学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译文: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才出现和来临的。它所出现和来临的地方,也就是它所回归的地方。对于流言蜚语,要消灭它;面对钱财女色,要远离它。祸患所赖以产生的根源,都发生于那些细微的地方。所以君子及早地消灭祸患的苗头。说话真实的人,存在于阙疑之中。疑惑的不说,没有请教过的不说。明智的人对事情十分清楚,对事理十分精通,我们不可以不忠诚地去侍奉明智的人啊。所以说:“对于君子,是难以使他高兴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使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俗话说:“滚动的圆球滚到凹坑就停止了,流言蜚语碰到明智的人就止息了。”这就是那些私家之言与邪恶的学说憎恶儒者的原因。是对是错疑惑不决,就用久远的事情来衡量它,用新近的事情来检验它,用公正的观点来考察它,流言蜚语便会因此而止息,邪恶的言论便会因此而消亡。扩展资料典故“三人成虎”的故事战国时,魏国有一叫庞葱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庞葱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庞葱再次说道。“嗯,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听完魏王的回答,庞葱兜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到,说不定会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大统,请大王先请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作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葱,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二心,图谋不轨。说得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不再被重用。庞葱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曾三杀人”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闻名。他住在费邑时,有一个同名同姓者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是曾参所为,议论纷纷,谣言很快传到曾母那里。当时曾母正在织布,便停杼正色道:“我儿不会做那种事!”不久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依然镇定如故,不予理睬。后来又有人来说同样的事,这时曾母终于不安起来,急忙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