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

时间:2024-12-05 18:13:32 编辑:莆仙君

五下语文如何复习

一、指导思想
1、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
2、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
3、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学困生主要是智力相对较差,学习习惯差,十分粗心,记不住,前边学后面忘,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
三、复习要求
1、掌握本册书所学生生字新词,并能熟练理解运用。
2、能熟练背诵并默写本册书所要求的片断。
3、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等等。
4、能写清一件事和写一种动物等等,并能初步做到重点突出,具体生动。
5、掌握修改病句,扩句等基本知识技能。
6、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
四、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240个生字,会认的8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59个词语,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多音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5、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根据提示语默写语段;(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
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根据要求写句子。
6、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口语交际。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8、阅读: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2)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4)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7)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8)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9、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不少于400字。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五年级怎样学好语文的方法

第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年级学生在遣词造句上已有了一点心得,但有些学生往往会词不达意,闹出笑话来。还有些同学经常会写错别字,这都是基础知识上的欠缺,需要老师在这方面加以辅导,在基础知识方面没有窍门,只有勤加练习,多用多思考,这样才能解决问题。第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不好语文,并不是没有去学,而是没有找到好方法。比如说,写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就是缺乏方法的表现。第三,突出章节过关。 五年级语文要教的内容还是蛮多的,老师应该抓住重点内容,把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知识点问题都解决掉,这才是补习成功的前奏。所有的章节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掌握其中的规律性,不留一个知识死角,这就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补习的方法所在。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语文第九册期中质检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jù pà wū yán shuāi lǎo guò lǜ shū lǐ
  ( ) ( ) ( ) ( ) ( )
  fèi bù gào jiè fēn fù xiǎo xīn yì yì
  ( ) (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踮(diǎn diàn)起脚尖 夹(jiā jiá)丝玻璃 榨(zhà zà )油
  苔藓(xiān xiǎn) 潺潺(chán chǎn) 粘(zhān nián)在一起
  三、把四个字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 )( )不绝 ( )( )不尽 ( )( )不舍
  ( )( )不同 呕心( )血 颇负( )名
  能书( )画 星罗棋( ) ( )断丝连
  安然无( ) ( )望相助 千( )一律
  四、按照课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悠悠天宇旷, 。
  (2)江南几度梅花发, 。
  (3)欲要看究竟, 。
  (4)书 ,善读之可以 。
  (5)读书有三到,谓 、 、 。
  五、选字填空。(4分)
  幕 慕 暮
  ( )色降临 开( ) 羡( ) 爱( )
  辟 避 劈
  躲( ) 开( ) ( )柴 ( )开
  六、读例句,找方法,再学着把句子补充得更丰富。(2分)
  例: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我叫蓝鲸,我的力气特别大,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2分)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
  (1)填空:(2分)
  (2)请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2.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
  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 ”划出梅花秉性的句子。(2分)
  (2)外祖父的这段话,用梅花赞美了怎样的人?(2分)

  (3) 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至少两个)(2分)

  八、课外阅读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
  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狼吞虎咽( ) 意味悠长( )
  2.在文中用“ ”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
  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4.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3分)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3分)


  九、习作。(40分)
  题目: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
  提示与要求: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读书名言,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句,通过具体事例来写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注意把经过写具体,把得到的启示写清楚。


五上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复习


贪婪( lan ) 哟( yo ) 踮( dian )着脚尖 目的( di )地 待( dai )下去
转( zhuan )过街角 暂( zan )时 咽( yan )唾沫 水浒传( zhuan )
绿( lu )林好汉 一百单八将( jiang ) 供( gong )应 似( si )乎
一处( chu ) 美差( chai ) 赠(zeng )品 乐( yue )章
分( fen )外 全班之冠( guan ) 恰似( si ) 如饥似( si)渴
禁( jin )不住 奔( ben )向那里 撒( sa )种 酵( jiao )母

近义词
担忧(担心)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鼓励(鼓舞) 隐藏(躲藏) 发觉(发现) 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喜欢(喜爱) 困难(艰难) 起码(至少) 毫不犹豫(毫不迟疑)
熟悉(熟识) 品味(品尝) 欣赏(观赏) 激励(勉励)
光临(光顾) 充分(充足) 环游(周游) 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悲凉) 领悟(领会) 委屈(冤枉)
忽略(轻视)
反义词
充足(缺乏) 困难(容易) 贪婪(知足) 饥肠辘辘(酒足饭饱)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喜欢(讨厌) 担忧(放心、安心)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熟悉(陌生)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欣赏(讨厌) 悲惨(幸福) 寂寞(热闹) 模仿(独创)
快乐(惧怕) 害怕(开心)

写句子
1、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不是……而是…… 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
2、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
不得不…… 我生病了,不得不在家休息。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位良师 ,也是 一位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 。
4、童年就是一曲美妙的歌 ,也是 一条流淌的河 。(一杯甜美的酒)
5、窃读虽然 感到惧怕 ,但是 很快乐 ,因为 可以收获知识 。
6、书是“长生果”,书是 全世界的营养品 。(人类进步的阶梯、营养面包)
关于书的名言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书是营养面包。 ---------鲁迅
5、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句子解析】
⑴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⑵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⑶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⑷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⑸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6)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7)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8)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9)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10)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