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宗的人物看法
“没有经历过市场周期,而且是大的周期,它就不是一个可靠的房地产开发商。你经历了一次不一定行,经历了两次可能你就行了。”“对几乎所有发展商来说,其后五至六年是痛苦的。本公司是极少数预先做好准备的发展商之一。”“廉租房制度不是不可以建,是还有很多后续问题需要考虑。”他是香港排名第七的富豪,他旗下的恒隆集团是香港第二大专注房地产业的公司。因投资上海恒隆广场、港汇广场等项目,在内地声名远播。他是香港楼市的“模板”式人物,曾亲历了香港楼市过山车般的几起几落,他和其家族的经历对警示内地的房地产发展,弥足珍贵。陈启宗,香港恒隆集团的掌门人,一个64岁的小个子男人,幽默、犀利而强势。“目前内地楼市最大的泡沫不在房价,而是地产股。”陈启宗直言不讳地表示。在陈启宗眼里,一个潜伏着巨大风险的怪圈正在内地楼市形成,即地产商通过股票市场的热度大量圈钱,再高价储备土地,然后以土地为资本再圈钱。现金流与低负债是地产商面对调整期得以“活命”的根本。陈启宗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劝戒。然而,在一片凯歌的当今楼市,不知道他的声音能否被人们重视。陈启宗:18个月内盖好的商场绝对是垃圾。“我可以十八个月从买地到盖好,但可以保证这绝对是垃圾!是好东西我最少要五年,还不包括买地的时间!” 陈启宗说,住房房地产商的较量主要是量的较量,因为每平方米赚的钱不一定很多,要用量累积,但是高档的房地产主要是质的较量,没有“质”的保证,你就输了。
陈启宗的人物经历
陈启宗爱讲他和儿子间的一个小故事。他的儿子现在在上海做事,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班。“有一天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对不起,爸爸我现在快要下自行车了,下了车我再给你通电话。’”而陈启宗的回复也很幽默,“还骑自行车,你好奢侈。”这是陈启宗给朋友的箴言,“有钱的儿子不成材,没钱的儿子成材。”他从没有拿父亲一分钱,到最后入主恒隆,显示了自己真正的“少主”实力。没有进入恒隆时,陈启宗和弟弟即开创晨兴集团,投资大陆新媒体等产业。一位陈启宗在大陆的得力干将称,老板投资理念是风险投资领域的大胆和地产投资领域的谨慎并存。这也是他的企业得以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大胆指的是不怕投错,“风险投资不会没有风险,十投不可能十赢,但十投八赢,就是胜利。”谨慎指的是有忧患意识并对此有所准备。“陈启宗只投顶级地段的顶级持有型物业,因为在他眼里,这类物业抗危机能力最强,且有极稳固的保值增值功能。”胆大心细的陈启宗在上任17年里做了两件让人敬佩的决定,一是投资大陆,二是安稳渡过亚洲金融危机。1992年,也就是陈启宗上任恒隆集团主席的第二年,陈启宗正式踏出投资大陆的第一步,选择的城市是刚刚进入新一轮开发的东方巴黎—上海。在参与上海的开发过程中,陈启宗两个招牌式地标项目恒隆广场和港汇广场相续建成,这两个物业至今仍是高楼林立的上海最有魅力和人气的两个商用物业,并由此奠定了陈启宗在顶级写字楼和商用物业开发的霸主地位。“港汇广场现在日人流量52万,两个物业的出租回报率现在达到20%。”陈启宗称。但是此后一段时间,恒隆在大陆的地产开发变得谨慎十足。这无疑和陈启宗在1997年金融危机前后的顿悟有关。有人用“踩准”一词形容危机前后的陈启宗战略,实际上,这是恒隆在经历了1982年危机后的一种先知先觉。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来袭之前,大量地产商还在积极而乐观地高价囤积土地的时候,陈启宗没有买进一块土地,甚至还卖出了一块土地,套现二十亿港元,保证了危机之后企业能有大量现金流。金融危机过后,当众多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楼市价格一落再落,几乎没有人看好行业前景之时,陈启宗适时出击,开始收购土地项目,但又并不冒进,依然保持谨慎稳健的基本原则。一卖一买间,陈启宗成就了他的商业奇迹。并最终全面扭转了恒隆在香港商界的印象,从1982年前后的最受大势所累的企业一跃成为最具前瞻性的地产巨头。
如何评价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房地产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认为这位陈启宗董事长的想法是正确的,在疫情影响以及现有经济发展呈现死缓的状态下,房地产市场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来进行项目的搭建,而更应该通过现金流的保持以及房产的平稳销售来促进资金的回拢。以前的许多房地产市场,因为人们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增速,很多房地产商都会通过预售房的方式来进行项目房的售卖。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房地产商可以通过较小的资金链开启项目的制造,同时尽快的去拿下其他的项目用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迟缓,这种模式的弊端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我认可这位董事长的表达。在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时候,人们拥有大量的剩余金钱以及足够的还贷能力来背负房贷的支付。许多房地产商也会通过预售房的方式来减轻一些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同时,通过这种低杠杆来迅速的完成自己的扩张之路。但在目前经济局势不明朗,且人民生活经济逐渐迟缓的当下,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发展时期早已过去,未来的房地产商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和稳健制造房。房地产商的预售房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采用低杠杆进行房屋地皮购买和建造的最大缺点就是,一旦房地产商出现任何资金链断裂和无法交售预付货款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房产项目烂尾甚至无法重启。疫情的当下,已经有诸多房产企业,因为缺乏对于市场的敬畏心而导致自身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情况。未来房地产商的房屋销售模式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从而更加结合新的市场发展前景。现在的房产制造项目更应该追求现房拍卖和资金链的保持。因此这位董事长的表达其实是非常一针见血的,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和重要标准。我也认为,针对于现有的房产制造项目,许多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更应该缩减自己的原有规模,保证自己旗下项目的完整和制造托付。未来的房产价格也将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减少所谓炒房和经济泡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