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特点。
【答案】:浮法玻璃是使熔融的玻璃液流入锡槽,在干净的锡液表面上自由平摊,成型后逐渐降温退火,获得表面平整、光洁,且无波筋、波纹,光学性质优良的平板玻璃。浮法是目前最先进的玻璃生产方法。该玻璃具有平整度高和厚度调节范围大等特点,其光学性能:折射率约为1.52,透光率82%~87%。浮法玻璃按厚度分为3mm、4mm、5mm、6mm、8mm、10mm、12mm、25mm等几类。浮法生产的玻璃经过深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特种玻璃。目前浮法玻璃主要用作汽车、火车、船舶的门窗挡风玻璃,建筑物的门窗玻璃,制镜玻璃以及玻璃深加工原片。
生产浮法玻璃的意义
1 生产浮法玻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首先,浮法玻璃具有高质量、高透明度、高平整度、高光洁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3 另外,浮法玻璃的生产也可以带动玻璃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生产浮法玻璃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简单的玻璃制作方法
玻璃的制作过程:1、一般的玻璃制作方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2、把用高温烧过的玻璃泥放到容器里面让他冷却.之後能变成了玻璃板之类的东西,可是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先把玻璃泥用一小块到一根铁棒上在让别人去制作出他们形状就可以完成了。3、根据玻璃预计的用途添加其它化学品。装饰性玻璃最常见的添加物是氧化铅,能让水晶玻璃器皿闪闪发亮,并能增加柔软度,使玻璃更容易切割,而且还能降低熔点。4、添加化学品使玻璃达到想要的颜色。5、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热坩埚或支架里。容器应能承受窑炉里极其高的温度。取决于你所使用的添加物,玻璃混合物的熔点处于15000至2500摄氏度的范围内你所使用的容器也应能轻易被金属钩及杆控制。6、将混合物熔成液态。商用硅玻璃可放入煤气火炉完成,而特殊玻璃则需要使用电熔器、坩埚炉或窑制造。7、使玻璃熔液均匀并去除气泡。这表示你需要搅拌混合液到固定的稠度,并添加硝酸钠、氯化钠或氧化锑等化学品。
玻璃制作
所需材料:硅砂、碳酸钠和氧化钙、化学品玻璃制作的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硅砂。2、将碳酸钠和氧化钙添加到硅砂里。3、根据玻璃预计的用途添加其它化学品。4、添加化学品使玻璃达到想要的颜色。5、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热坩埚或支架里。6、将混合物熔成液态。7、使玻璃熔液均匀并去除气泡。8、将玻璃熔液塑造成型。9、通过热处理增强玻璃。玻璃的由来: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制品制作后为何要退火
玻璃制品退火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弱制品中的残余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的内部结构。没有经过退火的玻璃制品,其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如退火后玻璃密度的改变。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与传统金属退火存在异同。扩展资料:退火的两种方法:1、完全退火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其退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以上或以内的某一温度。加热和冷却都是缓慢的。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故称为重结晶退火,常被简称为退火。这种退火方法,相当普遍地应用于钢。钢的重结晶退火工艺是:缓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通过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第一回相变重结晶)以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与此相反的第二回相变重结晶。形成晶粒较细、片层较厚、组织均匀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退火温度在Ac3以上(亚共析钢)使钢发生完全的重结晶者,称为完全退火,退火温度在Ac1与Ac3之间 (亚共析钢)或Ac1与Acm之间(过共析钢),使钢发生部分的重结晶者,称为不完全退火。前者主要用于亚共析钢的铸件、锻轧件、焊件,以消除组织缺陷(如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使组织变细和变均匀,以提高钢件的塑性和韧性。后者主要用于中碳和高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的锻轧件。此种锻、轧件若锻、轧后的冷却速度较大时,形成的珠光体较细、硬度较高;若停锻、停轧温度过低,钢件中还有大的内应力。此时可用不完全退火代替完全退火,使珠光体发生重结晶,晶粒变细,同时也降低硬度,降低内应力,改善被切削性。此外,退火温度在Ac1与Acm之间的过共析钢球化退火,也是不完全退火。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低温为 α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 β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α+β”两相区,即相变温度区间。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使合金转变为β相的细小晶粒;然后缓慢冷却下来,使β相再转变为α相或α+β两相的细小晶粒。2、不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加热到Ac1-Ac3之间温度,达到不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的退火工艺。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其目的是细化组织和降低硬度,加热温度为Ac1+(40-60)℃,保温后缓慢冷却。
玻璃制品制作后为何要退火
玻璃制品退火的目的,就是更大限度地清理或减弱制品中的残余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的内部结构.没有经过退火的玻璃制品,其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如退火后玻璃密度的改变.(玻璃制品的退火后的密度要大于退火前的密度)玻璃制品的应力,可分为热应力、结构应力和机械应力三类.【摘要】
玻璃制品制作后为何要退火【提问】
玻璃制品退火的目的,就是更大限度地清理或减弱制品中的残余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的内部结构.没有经过退火的玻璃制品,其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如退火后玻璃密度的改变.(玻璃制品的退火后的密度要大于退火前的密度)玻璃制品的应力,可分为热应力、结构应力和机械应力三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