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在每天晚上休息之前,他都会看科技和哲学的书籍,至少要看半个小时,然后才开始休息。 香港还有一个景泰蓝大王叫陈玉书,在过去很穷的时候就很爱读报,每天下轮船时,把别人看过扔掉的报纸拿回到他住的地方,每天晚上学习。这种习惯使他比别人的成长速度快,是他的态度,锻炼出了他的能力。 一般人会认为,一个人获得很好的发展,是因为他有能力,一个人取得很大的成就,也是因为他有能力。事实上最大的前提是,你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态度。是态度造成了能力,是态度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 对待成长的态度,决定了成功的速度;对待学习的态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对待失败的态度,也决定了成功的一个高度。很多成功企业家都认为:生活当中有几件事情对成功有利,一个是大量的阅读,一个是去见优秀的人,还有不断地上课学习。很多企业家,都面临过挫折失败,如果对待失败的态度正确,就能从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立起来。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是作为个体的人在遗传和后天的努力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对于学习与工作的态度,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一个学生对待学习的认真与否,可以从学习成绩中表现出来,但这个考察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事半功倍,也有事倍功半,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表现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古人云:“人一能之,己百之”。说的就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别人一次能做好的事,我就做一百次,说明只要肯下功夫,即使能力低,也是能做好的。一个人,不因自己的能力低下而气馁,脚踏实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工作,这就是值得倡导的,相反,有了很强的能力但不表现出来,不去身体力行,那么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了,所以,能力要靠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是有道理的。 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又辅之以正确的学习态度,那么必将是事半功倍,能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未来事业的成功。相反,既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又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牛屎做的鞭,闻(文)也闻(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那必将是一事无成的。 有了较强的能力,而不去身体力行,这就是消极的学习态度。大事不去做,小事不愿做,终将是不能成就大事的。相反,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即使能力不强,但由于用踏实、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应对学习,并时常加以总结,久而久之,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强化。 所以说,家长朋友们需要首先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辅以培养学习能力的意识,脚踏实地,再有好的方法,便可以在同龄人中有所超越。 关于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关系分析篇三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认真。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各科学业均衡发展。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将优势科目和技能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 乐于听取他人建议并能不断改进。 各学科平时回答问题和作业情况。 期中、期末或学业考试成绩优秀。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学习有计划,有条理。学习刻苦,能从严要求自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平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文娱活动。能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该生在校期间,思想积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较好,认真听课,善于总结, 有良好的学习心理与习惯,能克服学习当中出现的困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学习各类书刊杂志,有良好的学习心理与习惯,能克服学习当中出现的困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你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
你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 你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一个人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高度。只有真确认识自己的对事和对物的态度和自身的能力,才能够到人生巅峰。以下文章是关于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 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1 态度和能力的认识。 职场流传一句话:态度问题不可容忍,能力问题可以给机会。 我前几天和合伙人讨论了下“如何区分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合伙人说:很难区分,需要时间才能判断出来。 我想:投入的时间越多,越难以割舍。你这需要时间来分辨,到时候即使发现是态度问题,也很难割舍。 我判断态度问题和能力问题是看短期内是否有改观,如果短期内没有太大改观,优先怀疑是态度问题。 如果你是后发力的选手,可能就比较吃亏了,需要忍受一段时间的“不那么公正”的评价。所以让你们多实习,公司对实习生那可宽容多了。后发力的选手们可以靠较长的实习期来“逆袭”。 我一直疑惑态度问题是哪些? -做事虎头蛇尾是不是态度问题? -做事不认真是不是态度问题? -没有责任心是不是态度问题? -不努力是不是态度问题? 和这么多应届生打过交道,我愈发意识到做事有始有终这个要求真的不能算低的。能做到做事有始有终,已经能秒杀一大片了。 态度问题确实难以在成年后改变。前二十几年的家庭和学校的高压教育都无法纠正态度问题。即使进入社会之后被毒打一顿,也很难改观。 态度问题只能在人生前期被纠正,我说说我觉得教育中可以解决的态度问题。 -拒绝小聪明,从拒绝夸孩子聪明开始 我的个人喜好,不喜欢除了聪明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突出特质的人。 如果有人夸你聪明,一般后面跟个“但是”。注意啊,但是后面的话才是真话,前面的都是客套话。给家长们出个可能打击到你们的题目:请问“你家孩子很聪明,但是就是不努力”,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我发现大佬们吧很少说另外一个人聪明,更多的是说其他的品质。因为聪明这件事不言而喻,有什么好强调的呢?如果眼前的是个聪明人,明眼人都知道。 聪明不等于“小聪明”。不少人被夸聪明是指“小聪明”,所以后面都跟着但是怎么怎么样。小聪明最没用了,有一天吃大亏。前头跑得挺快,后面马上不行了。就和龟兔赛跑的兔子一样。 夸孩子不能夸聪明有几个原因: 一 、聪明是一种天赋。天赋就是天生自带的,后天难以培养。如果他认为自己获得成就都是靠天赋获得的,那么后期遇到挫折就更倾向于认为是天赋不够,容易消沉其中,不去寻找解决方法。 二 、努力是一种品质,是人生态度。努力的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知道我再努力一把也许就可以克服困难。 网上有一句话: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谈不到天赋。所以以夸孩子你很努力,让他知道自己的成就是通过一种可控的方式得到的,而非一种不可控的(天赋),有点玄学意味方式获得的。 做事有始有终。 做事有始有终是一个概念,可以从很小的活动开始培养。这种活动要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而且在抵达终点的时候,能较快地获得满足。例如爬山(较矮的)。爬山是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到山顶看到的风景更好,瞬时回馈感更足。 您可别要求一个小孩理解你的苦心,什么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您倒是以他的理解能力给他直观,快速展现一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处。小孩和成人一样都是经验主义,亲身体会过才知道。 我和我妈爬过不少山,在我的理解里,爬山就是要到顶的呀。以至于我后来知道爬山不一定要爬到顶的时候,冲击还是不小的。在我以前的观念里,没有“中途放弃”这个概念。 做事有始有终至少能保证在工作中混到中上游水平。之前听沈教授的播客说,自己的要求就是工作做到中上游水平,把手上的东西做到一般好,余下的时间就享受生活了。如果工作水平很差,生活还是会受到点影响。 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2 态度和能力那个更重要? 态度,包括是否积极主动、富有责任心、愿意协作,这是养成的性格,简单来说,就是“想干”;能力,包括是否有做这件事的知识储备、是否有多年的经验、是否有相关的资源等,这是习得的.技能。 想干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灰飞烟灭都要干”,能干的最高境界是“把对手干到灰飞烟灭”。 选择:哪个更重要? 我们先看一个公式:态度 x 能力 = 绩效。 也就是说,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能选一个,你选态度,还是能力? 前美国西南航空的首席执行官赫伯·凯勒会选择:态度。他说:“我们能够通过培训来提升技能方面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改变态度。”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态度,比如他是否是个积极的人,甚至自带鸡血的人,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如果有很好的态度,比如刻苦、坚韧、自律、求知若渴,积极向上,那么假以时日,能力还是有机会习得的。 运用:四个建议 第一、对于态度好,能力强的,破格使用。 用,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你更要看重这种人才的持续潜力,他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对于态度差,能力弱的,坚决不用。 态度差会经常抱怨,不停的畅述着公司的不足和负面的信息,办事不行,和老鼠屎没什么区别,态度差不仅会影响管理者威信,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对于态度好,能力弱的,培养使用。 这部分员工,是价值被低估的潜力股。我们应该录取他,修身、治国、平天下,他已经完成第一步,剩下的只需要我们更好的培养和引导。 第四、对于态度差,能力强的员工,限制使用。 这部分员工,可能会成为你的噩梦,如果为了短期项目的利益一定要招,建议严格地限制使用并且不要放在核心的管理岗位上,有非常明确的考核指标,更多的监督机制等等。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思想,文化的培训,逐渐改变他的态度和忠诚度。毕竟招聘到态度好和能力强的人很难。成本也很高。 小结:认识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 x 能力 = 绩效。 雇佣态度好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能力。如果为了短期的业绩,必须要雇佣态度很差,但能力强的员工呢?一定要懂得“限制使用”。比如可以给他足够的金钱回报,但是不能给权!加以引导,做思想和企业文化的相关培训,提高他的自身修养和忠诚度! 对态度和能力的认识3 尽心是态度的表现;尽力是能力的表现。 我们做一项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态度不端正,一开始会走得快,很快就会出现问题,让你停滞不前。例如,一个销售公司,一个销售代表小林,能力很强,但是工作态度不行,经常闹情绪,和员工闹矛盾,而且很自私,团队的利益不管,只管自己的顾客。一开始,他还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较高的业绩,但是慢慢的,大家都会讨厌他,而且领导也会经常找他上“政治课”。这样一来,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就会花费一大半时间。并且,我们做销售,都需要各部门,各同事的帮忙。没有大家的帮忙,你能力再强,都很难一个人搞定整个销售过程,例如交钱、提货、售后等等。 我们做一项工作,态度很好,能力不行,一开始会得到大家的帮助,业绩还过得去,但时间久了,终究会落后或被淘汰。例如,一个公司,一个销售代表小王,态度很好,对待同事热情,对待领导,很有礼貌,顾全大局,从不和同事闹矛盾。可是,能力不行,做事总要同事搭把手才能做好。一开始,同事看他态度好,会做人,脾气好,就帮助了,可久而久之,大家会共同的认为小王就是小王,成不了王经理王总的。 我们做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能力,与此同时,要有与能力相匹配的态度。假设,能力和态度满分都是100分,那态度的分数要高于能力的分数(80分以上),你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才能得到更多的提拔机会,更有可能成为管理者,成为领导。如果你的态度的分数与能力的分数相同,那你更有可能成为业绩精英,比较能成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