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朝权宦汪直?真假汪直是怎么一回事儿?
汪直是明朝时期权宦,历任御马监秉笔太监、西厂提督。西厂是明宪宗时期为了加强特务统治而设立的机构,虽然开设的时候轰轰烈烈,直属西厂的校尉甚至比东厂多一倍,直属于皇帝统治。但西厂的运行却屡屡受阻,先后几次停办重开,最后还是被撤销了。 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汪直和刘瑾。汪直和刘瑾都是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宦,汪直作为西厂的第一任提督,担任此职位之时甚至年纪不大,由此可见他有多受皇帝宠信。 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依据这两人的说法,再结合古时候的习惯,汪直接手西厂,执掌大权之时,可能就十五六岁的年纪。当然年纪虽小,但是却并不代表汪直不谙世事。 汪直原本是广西大藤峡叛乱的后代,还是幼童时就作为俘虏净身入宫。皇宫中攀高踩低都是常有的事儿,其中的险恶比之外界犹有过之。能在这种环境下,从一个做低等杂事的小太监,一路升到御马监再到西厂提督,汪直期间经历了什么想必不用多说。残酷的后宫生活,使得汪直早早的成熟,并依照自己的机灵讨好皇帝,升迁高位。 当然虽然早熟,但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到底还是有些年轻气盛。所以才有人评价汪直,说他年幼而不知事,好大喜功,任西厂提督之时,大兴案狱。 西厂本来就是属于皇帝统治的机构,是独立于东厂和锦衣卫之外的。明宪宗建立西厂,就是希望通过西厂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事情,加强自己的统治。汪直要讨好他,从而更受皇帝重用,得到更高的权柄,自然就要多办事儿。而他又不知道曲折弯绕,总是直来直往,这样一来,也就得罪了不少的人,这是他不成熟的地方。 而在权利越高,威势越大之后,汪直也难免有些骄傲自大,一举一动就带了点霸道之意。传说他在巡视各地之时,路过之处,官员尽皆臣服。甚至听说汪直要是对哪个官员无感,直接问一句“汝头上纱帽谁家的?”瞬间就能把人吓傻。 年纪虽小,汪直也确实是有能力的人。在担任西厂提督之时,办的案件暂且不提。只说他在建州女真侵犯边境之时,以诱敌之计,将事情圆满办妥,击败建州军队。后来他又在边疆镇守多年,使得鞑靼未曾对明朝作出更大的损害。等到他后来一被调离,边疆就出了事儿,这也能看出他的才能。 汪直位高权重,显赫一时,在当时还真有人看中他这一点,借着他的名作威作福,来了一场真假汪直的戏码。 说的是一个叫杨福的江西人,福曾经在崇王府内使手下为奴,后来被一位旧识说长的像汪直,于是就起了心思。 杨福假装汪直,那个旧识就充当校尉先导。两人一路南下,沿途经过常州、苏州、杭州、绍兴等地。所到之处,官员全都争先恐后的前来奉承,吃香的喝辣的,下面还有官员捧着,杨福过的十分逍遥。甚至于还有百姓拿着讼词前来喊冤,而杨福还真就为他们审理了。 一路所过之处,收获颇丰,简直是发家致富的首选。两人收了不少钱财,但是汪直不收受贿赂一事,天下皆知,所以最后还是被人质疑了。 到了福州的时候,杨福还依据以往那样,称有敕旨,作威作福。但是当州镇守太监卢胜询问两人有无符验的时候,两人根本拿不出来,最后被察觉。 杨福被捉拿审问,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天下震动。而汪直的威势,也由此可知。
明朝权宦汪直简介 汪直是怎么死的?
汪直是明朝权宦之一,在明朝成化年间受明宪宗宠爱,曾任御马监掌印太监和西昌提督一职因为深受宠爱,所以得以受到明宪宗重用,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汪直是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氏,大藤峡瑶民叛乱被镇压后,作为瑶民的后代,汪直在成化三年的时候以幼童俘虏的身份进入皇宫。汪直净身之后,成为皇宫中的一个小太监。 汪直早年经历并无太多记载,想来和大多数小太监一样,做着伺候人的活计。等到后来慢慢的熬出了头,被调到昭德宫侍奉明宪宗宠妃万贵妃。万贵妃独占明宪宗宠爱几十年,在后宫中说一不二。也许汪直在服侍万贵妃之时,受万贵妃赏识,因而向明宪宗推荐了汪直。总之从万贵妃宫中出来之后,汪直就升任御马监太监。 成化十二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此事后来被人发现,两人被斩。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明宪宗心内十分警惕,想要了解宫外之事。因为汪直为人狡猾机灵,所以明宪宗便让汪直秘密出去侦查。 汪直改头换面,变化服装,在外收集情报。会宫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报告给明宪宗。也许是因为此次差事办的十分好,所以后来明宪宗下令建西厂的时候,汪直便成为了西厂提督最好的人选。 成化十三年西厂建立,汪直任西厂提督。西厂的起点就比东厂要高,直属西厂的校尉几乎是东厂的一倍。这样一股势力可以说是一把利刃,拿在汪直手里所向披靡,当即办了大案。当时已故少保杨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和他的父亲杨泰横行乡里,危害百姓,甚至还出了人命。虽然杨华以权势遮掩,但是这事儿还是被他的仇家捅了出来。 杨华为了保命,于是上京行贿,希望躲过此次灾祸。此事被汪直查知,不仅将杨华逮捕,并且还牵连出好几位大臣。这事过后,明宪宗对西厂更加重用,西厂的威势一时无两。 一个月之后,也许是初出茅庐,气场太盛,西厂受到弹劾。在众位大臣的联合举报下,明宪宗暂时关闭了西厂,汪直回到了御马监。又一月西厂重开,汪直仍任西厂提督。 南京镇监覃力朋上京进贡后回去,用一百艘船只载运私盐,骚扰所过州县。武州官员责问覃力朋,受到打骂,另有一人被射死。事情发生之后,汪直查明此事,将事情经过一一报告给明宪宗,覃力朋获罪。 明宪宗此后对汪直越发重用,对西厂也越发重视,认为汪直和西厂能探知 *** ,成为自己的耳目。汪直也因为年轻气盛,所以好大喜功,任用锦衣卫百户韦瑛作为心腹,屡兴大狱。商辂言:“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由此推断汪直担任西厂提督之时,可能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成化十四年以后,建州女真屡次扣边,给明朝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明宪宗的授命下,汪直领通事百户王英往辽东处置边务,遇事可便宜行事。到了边关之后,汪直先是招诱了郎秀等四十人组成的入贡使团,随后击败入侵女真士兵,保卫了边境安全。此事过后,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后总督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专掌于内臣之先河。 总督十二团营之后的很长一个时间段里,汪直都大权在握,在边疆镇压一方。面对鞑靼等外族人的入侵,能有效的击溃,护卫国家安全,因此受到宠爱。成化十九年到二十年,边疆战事急转直下,大同兵败,外族军队迅速入侵,给明朝造成重要影响。汪直受此牵连,被降职处理。早些年汪直兴大狱,很是得罪了一批人。此次汪直被罚,众人齐心协力,上奏弹劾,最终使得汪直被贬南京,此后离开了明朝的政治舞台。明孝宗年间虽然再次被召回,但是早没了宪宗一朝的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