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缺口真的存在吗
我国养老金确实存在着历史缺口,它源自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突出地体现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所提供的在旧制度中已退休的“老人”养老金待遇中扣除基础养老金的部分和参加新制度的“中人”退休者的过渡性养老金支出上,这两笔支出形成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缺口。经过简单估算,当前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约为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45%,而根据2005年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当前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在35%左右(这是基于当前约35年的平均缴费年限,且结合每缴费1年获得1%的替代率的规定所进行的计算),剩下10%的替代率即是历史缺口在当前的体现。在实践中,每年都有部分历史缺口转化为当年的养老金支出,且随着逐期的转化,历史缺口逐渐化解,并将会最终消失。一、申请退休工资的年龄条件是什么:1、正常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有毒有害工种满8年,井下、高低温工种满9年,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满10年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干部年满50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经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4、政策性提前退休:国家和省有特别规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关规定执行。二、申请退休工资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条件。1、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3、缴费年限不满足上述1、2点条件的,可申领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终结养老保险关系;如属于本省户籍的,可以不申领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参照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费基、费率继续缴费,至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为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养老金缺口
养老金缺口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而形成的养老基金缺口,收支不平衡。养老金缺口也体现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于形成的养老基金缺口的解决,多政策推进。开放二胎政策、延迟退休、对于不足的由政府给予补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退休养老基金的缺口的计算方式
退休后国家养老金每月领取=统筹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指数:本人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摘要】
退休养老基金的缺口的计算方式【提问】
退休后国家养老金每月领取=统筹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指数:本人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回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回答】
退休养老基金的缺口的计算方式
退休养老基金的缺口的计算方式有:计算所需的退休养老金、计算实际获得的退休养老金、计算退休养老金缺口。1、计算所需的退休养老金:需要考虑个人预期寿命、退休年龄、生活水平等因素。通常,个人所需的退休养老金应该是退休前工资的70%~80%。2、计算实际获得的退休养老金:通常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企业提供的企业年金、个人自己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等。3、计算退休养老金缺口:退休养老金缺口等于所需的退休养老金减去实际获得的退休养老金。计算退休养老金缺口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计算方法,但以上介绍的方法是比较简单和常用的计算方式。计算退休养老金缺口需要分析以下几个因素:1、个人收入:包括退休前的工资收入、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以及其他税前收入。2、个人支出:包括日常生活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住房维护等。3、养老金制度: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企业提供的企业年金、个人自己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等。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和退休年龄的逐步放宽,退休养老问题备受关注。退休养老金缺口是指退休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所需的养老保障金与实际获得的养老保障金之间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