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时间:2024-11-16 19:31:19 编辑:莆仙君

巾帻怎么读

巾帻的读音为jīn zé。一、释义巾帻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汉以来,盛行以幅巾裹发,称巾帻。隋大业二年制定舆服,武官平巾帻,袴褶。唐昭宗时,十六宅诸王以华侈相尚,巾帻各自为制度。二、发展历史1、秦汉(1)帻,原是秦国武将围在额部的头巾,形状像长帕,汉朝起初常为卑位执事所用。汉元帝额头有壮发,所以戴帻遮挡,群臣效仿皇帝,帻于是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2)帻的主体称为“颜题”,两边围向脑后并延伸出竖立的双耳,耳下用方形的“收”连接固定。相传王莽秃发,在帻上覆巾,高隆如屋顶(俗语云:“王莽秃,帻施屋”)。文官戴进贤冠,帻耳较长,冠梁和巾相叠呈“介”字状,所以称为“介帻”。2、魏晋魏晋时期流行笼巾。3、宋朝士人在头上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名称起源来自《东坡居士集》的“父老争看乌角巾”句,因而有东坡巾之名。4、明朝(1)网巾,方巾在明朝出现,六合巾和四方平定巾都与政治有关(明太祖下令士民戴上)而颁定,其它的如浩然,逍遥,飘飘,周子,庄子,纶巾这些,明以前就有,明朝常见的有庄子,飘飘,程子等巾,冠类基本不变,小冠为盖住发髻,其他冠则盖住整个头部。(2)唐以前大冠制配礼服,小冠可以外露,但宋以后小冠外要罩巾,另一个则是以前低贱阶级们的折上巾,反成了皇族的翼善冠。

巾怎么读

巾的读音: jīn 巾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佩巾下垂的样子,一说中间一竖表示系佩巾的带子。巾指供擦拭、覆盖、包裹、佩戴等用的块状饰物。古人以巾裹头,所以巾又指头巾,是冠的一种。康熙字典【寅集中】【巾部】巾《集韵》《韵会》《正韵》并居银切,音䘜。《说文》:佩巾也。《礼·内则》:盥卒授巾。注:巾以帨手。又《正韵》: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头。《急就篇》注: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扬子《方言》:覆结,谓之帻巾。《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於四敎也。又《正韵》:羃也。《周语》:静其巾羃。注:巾羃,所以覆尊彝。又被巾。扬子《方言》:帍裱谓之被巾。注:妇人领巾也。又《类篇》:衣也。《周礼·春官》:巾车。注:巾犹衣也。疏:谓玉金象革衣饰其车,故训巾犹衣也。又《正韵》:帉也。《说文》:楚谓大巾曰𢁥。又扬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巨巾。又《急就篇》注: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裹足布也。又巾车,官名。《周礼·春官·巾车》注:巾车,车官之长。又《五音集韵》:姜螼切,音卺,饰也。又《集韵》《类篇》并香靳切,音焮。义同。

巾的拼音是什么字

拼音:jīn,声母是j,韵母是in,声调是一声。巾组词:头巾、毛巾、围巾、纸巾、领巾、巾帼、手巾、网巾、餐巾、面巾、枕巾、浴巾、絁巾、布巾。释义: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巾、毛巾、头巾、围巾、领巾、枕巾。部首:巾,四角码:40227,仓颉:lb86五笔:mhk,98五笔:mhk,郑码:LI统一码:5DFE,总笔画数:3,笔顺:252 扩展资料一、巾的笔画二、部分词语解释:1、头巾:[tóu jīn] 古代男子裹头的纺织物;明清两代读书人裹头的纺织物。2、毛巾:[máo jīn] 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3、围巾:[wéi jīn] 围在脖子上保暖、保护衣领或做装饰的针织品或纺织品。4、纸巾:[zhǐ jīn] 一种像手绢那样大小用来擦脸、手等的质地柔软的纸片。5、领巾:[lǐng jīn] 系(jì)在脖子上的三角形的纺织品:红领巾。

巾的拼音怎么写

巾的拼音是jīn。巾繁体是巾、部首巾、笔画数3、语法结构独体、字级一级、造字法象形、五笔码mhk、五行木。常用释义:1、名用来擦洗、包裹或盖东西的小块纺织品。例词:手巾、围巾、枕巾。详细释义:1、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2、名同本义。巾,佩巾也。沐巾一。盥卒授巾。布巾环幅不凿。静其巾幂。儿女共沾巾。归来泪满巾。巾短情长。3、名又如:花巾;小丝巾;巾栉(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扫帚);巾帨(毛巾)。4、名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巾袖无光。簌簌衣巾落枣花。5、名又如:领巾;围巾;巾带(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亦代指功名);巾车(有帷幕装饰的车子);巾衣(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又指古代送葬时引柩所用的布。巾待于阼阶下。6、名头巾。愆礼巾,所以饰首。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羽扇纶巾。首戴方山巾。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巾字组词 巾字组词有哪些

1、巾字组词:儒巾、面巾、毛巾、漉巾、披巾、帔巾、狼巾、郎巾、巾帻、巾裹、巾盥、巾环、巾絮、巾服、练巾、罗巾、沐巾、鹿巾、笼巾、龙巾、领巾、巾箱、巾帼。

2、儒巾,拼音是rú jīn,汉语词语,意思是是古时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

3、面巾习称“毛巾”。毛巾的一个品种。

4、毛巾是一种清洁用品,特征为方形纯棉纺织品,质地松软。使用方法为打湿后拧干擦拭皮肤,以达到去除污渍、清洁凉爽的效果。


毛巾读音

毛巾 [máo jīn]详细解释擦脸和擦身体用的棉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外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毛巾有很多品种,但是一般可以分类为浴巾、面巾、方巾和地巾以及沙滩巾等。其中方巾为一种清洁用品,特征为方形纯棉纺织品,毛圈蓬松,质地松软。使用方法为打湿擦拭皮肤,以达到去除污渍、清洁凉爽的效果。其他毛巾基本用于吸干身体上的水分,比如浴巾是沐浴后使用,面巾一般用于洗手后擦干手。而地巾是铺在地上,沐浴后踩在上面,可吸干脚上水份并避免脚直接接触冰凉地面。毛巾是由三个系统纱线相互交织而成的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即是毛经、地经和纬纱。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经编毛巾织物,这种毛巾毛圈固结牢,但形式相对单一,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为机织毛巾。世界上第一条毛巾诞生于1850年,产地英国,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由当初的最简单的单色平毛毛巾发展到提缎提花、印花、无捻毛巾、割绒毛巾等,是发展时间最短而发展速度最快的纺织产品。

丝巾的拼音

丝巾的拼音是:[sī jīn]丝巾,女性围在脖子上的服装配饰,用于搭配服装、起到修饰作用。据说,约在中世纪前,现代丝巾始于北欧或北法兰西等地。开始只是起抵御寒冷的作用,直到16世纪中期随着材料不断变化,进而发展成为具有装饰功能的配饰 。起源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所采用的缠腰布、有流苏的长裙、古希腊时期的缠布服装等就有类似丝巾的痕迹。丝巾最初并不作为装饰用,而是以御寒为主要功能。大约在中世纪以前,始于北欧或古时的北法兰西等地的布巾被认为是现代丝巾的始祖。16世纪至17世纪之间,丝巾主要作为头巾使用,常与帽饰结合。至十七世纪末期,出现了以蕾丝和金线、银线手工刺绣而成的三角领巾,欧洲妇女们将其披在双臂并围绕在脖子上,在颈下或胸前打结,以花饰固定,兼具保暖与装饰的作用。到了法国波旁王朝全盛时期,路易十四亲政之时,三角领巾被列为服饰中的重要配饰并规格化。上流社会开始以领巾来点缀华服,许多王公贵族也以领巾来装饰男性风采。18世纪末,三角领巾逐渐演变成长巾,可绕过胸前系在背后,材质有薄棉或细麻之分。后来随着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大陆的工业慢慢发展起来,机器制的领巾被大量生产,原本是贵族特有的奢侈品,在一般女性的衣柜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20世纪,女性完全发挥出使用丝巾的智慧,它开始陪伴着女性走上街头,走入职场。现代丝巾的真正形成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跳脱出长披肩与头巾的传统使用方式,丝织的长巾开始被使用,领巾的折法、结法等技巧慢慢受到重视。20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方形的领巾与长巾流行的材质大多为丝或人造丝,花色十分大胆,极具设计风格的品牌特别受欢迎。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知名设计师与品牌所设计的丝巾纷纷登场,丝巾成为服装品牌锁定的开发配饰。20世纪七十年代,嬉皮士民俗风格的花布头巾、冬季不可或缺的大围巾或长披肩,都十分流行。20世纪九十年代,复古风潮又重回时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