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倪之争的历史意义
在1994年,“柳倪之争”并不是一独特的事件,它其实是“中国制造”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的彷徨与争执。从“柳倪之争”一开始,媒体就把这解读为“市场派”与“技术派”的一次决斗。在摆脱了倪光南的束缚后,联想上下统一了思路,开始在市场和营销的道路上发足狂奔,1994年,柳传志放手一博,任命杨元庆为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当年联想自有品牌电脑销量跻身中国市场前三位。杨元庆也因此被誉为“销售奇才”、“科技之星”。作为联想路线之争的失败者,倪光南似乎并不后悔,他依然坚持着他技术至上的想法,哪怕缺乏支持者。当年尚未完全成熟的联想最终还是选择了“贸易”“制造”“技术”的发展优先次序,循着这一发展思路,联想逐步成长壮大,并在2005年一举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无独有偶,海峡对岸的电脑业巨头宏碁,当年也作出了和联想类似的选择。(第一财经日报)
倪柳之争是什么
1994年前后,曾做出巨大贡献的汉卡产品在市场上逐渐江河日下,担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决心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试图寻求芯片技术上的突破。而已在市场上摸爬滚打10年的柳传志则反对过多投入,他希望在电脑组装生产线上“赌一把”,1994年3月,联想微机事业部成立,年轻的杨元庆出任总经理。联想在突围的方向上发出了两个声音。倪柳关系迅速恶化,联想的每一次工作会议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这场让所有人都很难堪和痛苦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持续了1994年整个下半年,将联想推向了动荡的岔路口。之前十年,柳传志一步一步神化了他自己邀请进来的倪光南的地位,现在又面临重大抉择。1995年6月30日上午,200名联想干部被召至联想六层会议室,时任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局局长、联想董事的李致洁主持会议。据说,会议室主席台仅摆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柳传志和倪光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联想董事长曾茂朝宣布了艰难的决定,倪光南被免去总工程师的职务。会议之前就得知自己获得“胜利”的柳传志在讲话中途甚至当众掩面而泣,看到老板一改往日的“硬汉”形象,掏出手绢来擦眼泪,所有在场的人目瞪口呆。倪光南则不为所动,后来他称“那只是表演”,并在此后多年里一直奔走上告申诉。扩展资料:从40岁创业开始,柳传志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横跨了改革开放至今的三个企业家时代。他曾是这个群体中成就最大、最有名望的那一位。国人对“企业家”的认知,在很多元素上都从他开始、与他有关。与此同时,对他本人的评价和想象,也像中了魔咒一般,无法从一种符号化的角色设定中摆脱出来,回归更深入的理解。柳传志可能是中国企业家中,身上贴着的标签最多的那一位。人们称他“创富英雄”,称他“中关村教父”,他在中国产业发展史和企业发展史的关键时期,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作为。从改革开放初期,下海弄潮,突破体制,用创业创富的观念冲击传统思维;到以全球眼光布局企业战略,把“联想”这块招牌挂到“中国制造”群像中最靠前的位置;再到新经济浪潮来袭,在创意和资本的搏杀中绵里藏针,以竞合思维迎战各路新巨头崛起……人至暮年的柳传志,已经在交班和复出中几次反复。当然,他也几次稳定了联想舰队的新航向,直至他退休的消息被认定是水到渠成。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PK戴尔收购IBM 柳传志5场性命相搏重要“战役”
柳倪之争的争议经过
倪光南的加盟彻底改变了公司的航向,联想终于有了自己的“技术名片”,出于尊敬和公司形象的考虑,柳传志随即发起了一场造神运动。而为了维护“神”的威信,柳传志甚至不惜损伤自己的权威。联想的总裁和总工程师,这对亲密无间的“双子星座”当时成了很多企业的榜样。然而,就在94年,在国际市场上,未来IT领域的霸主微软发起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这也让联想汉卡的销售大受影响。94年前后,倪光南奔波于上海,香港等地,广揽人才,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他对这项被称为“中国芯”的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不过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李勤却让一腔热情的倪光南碰了个钉子。听惯了“是”的倪光南自然不甘心就此罢手,于是,他直接找上了柳传志。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柳传志的回答虽然委婉,但竟然是“不”。这件事情之后,两人的关系迅速恶化,联想的每一次工作会议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柳传志认为倪光南是在“胡搅蛮缠”,而倪光南则说,“我永远和你没完。”他开始向上级控告柳传志作风霸道,进而控告他有严重的经济问题。曾经亲密无间的“双子星座”就这样走到了你死我活的悬崖边。这场争吵一直持续到了1995年。这期间,倪光南以一个技术专家特有的坚持和执拗寄出了一封又一封的告状信。这份就是倪光南当年写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信,信中,倪光南甚至把他认为包庇柳传志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一并告上了。而作为企业经营者的柳传志,却趁着这段时间以一个漂亮的“病床外交”获得了联想内部几乎所有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