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小龙说「好产品要用完即走」?
我觉得题主可能误解了张小龙的这句”好产品要用完即走“这句话了。张小龙作为微信这款产品的主要负责人,他的这句话觉得不可能是“用完就抛弃”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是“用完就走,需要的时候继续拿出来用,用完了放回去”;应该是这个意思。我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因为我第一次一个人独自来北京的时候,大二,2015年的暑假,我完全不认识路,只能借助百度地图来导航,可以说是百度地图帮了我很大的忙。张小龙说,”好的产品要用完就走“,说的没错。我来北京的时候,不认识路了,不知道怎么坐地铁了,不知道怎么坐公交了,我就掏出手机打开百度地图看一看,虽然地图有时候有一些偏差,不过肯定会给我导航过去,而且我大多数是坐地铁而不是步行的,所以还是给我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用完就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一用。我认为微信是一款好产品,不过微信是一款”用完也不走“的产品,因为微信时时刻刻的都在传达消息,已经变成了和QQ同体量级别的一款产品了。微信比较出色的是语音,还记得微信刚刚推出语音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去用短信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让微信语音遍布大街小巷你我的手机里,直到后来微信的用户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离不开微信,甚至有一些公司内部通讯都是用微信来沟通的,足以证明微信是一款好的产品。所以我认为张小龙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产品就是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不需要的时候默默的在你的手机里“。
如何理解张小龙说的「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
时代变了。在2014年,网民上网时长中,使用手机首次超过电脑。当做惯PC产品的人,急急忙忙去做手机APP时,灾难发生了。手机的使用场景和PC大不同。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所以导致用户不会像用电脑一样用手机。总结就是以下几点:碎片化: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塞裤兜里。不会刻意找个时间长时间玩。短时长:一次连续时间玩手机的时间很短。随意:不是无聊就是有明确的需求。问题是,做惯PC产品的人,还用过去做产品的思维,想去霸占你的手机屏幕。因此,你下个指南针APP,它每天都可以弹10个通知给你——叫你用它,但其实你又不需要指南针。然后你一烦,就把APP卸载掉了。做APP的人就瞬间懵逼了。后来,真正把移动应用做好的人,总结经验,引入频次这个概念。即我不要求用户每天用多久,而是用户每天用多少次。大家一听,这很符合大家用手机的习惯嘛,纷纷拍手叫好。所以,移动端产品的成败在于频次,不在于单次占用的时间。这就是张小龙说出的「用完即走,下次再来」。我们不追求时长,有下次(频次)就行。这就是张小龙说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