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风土记的桂林
按《地里志》,桂州,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越亡国,时服于楚。秦始皇二十三年,发逋亡(巩,“言”代“革”)(古者未有年号,至汉武帝方纪年名,故云始皇二十三年),贾人掠取陆梁之地为桂林。吴时,文士薛宗言:“昔帝舜南巡苍梧,秦置桂林、南海、象郡。”《南越志》:“汉武改为郁林郡,以桂林为县。”《吴书》:“孙皓凤凰三年,分郁林、象郡为桂林。”又按《图经》云:“吴甘露年,号分郁林、象郡为桂林。”今以《魏书》证之,甘露乃高贵乡公曹髦所记年号,非《吴书》也。古有名人张衡诗云:“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是则桂林为郡久矣。汉祖命周电击南越,南越王赵佗据险为城。电不能逾。今灵川全义岭有越城。《汉纪》有周电为泗水侯,是吕后时,非高祖也。《地里志》云:“周电未知其详。”(按:《史记·南越传》,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桂林风土记的介绍
《桂林风土记》是唐代莫休符著,是现存较早的桂林地情专著,也是一部有关桂林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最早的风物志。1此书说明专记桂林一地名胜古迹、山川城址、名人轶闻,并记有不少在桂林任职的唐代官员,其中有隋唐之际桂林地方政权转移地唯一记载。曾经被编入《四库全书》,原书有三卷,现在仅存一卷,42个条目,1共有15千字。作者以诗文记游,文字典雅。
什么是风土记
以记述和描写某地风土人情为主的游记。好的风土记,能给人增长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写风土记,作者须对所写的地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它的自然风光、景物、土地、山川、气候、物产,了解它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岁时习俗、生活习俗、各种礼俗等等),用轻快、生动的笔调,有选择有重点地记述、描写,介绍给读者。
风土记主要讲了什么
《风土记》是由西晋周处所编,这个周处即是“周处除三害”的周处。此书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是迄今为止中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比另一部同类性质的地方性岁时节令专著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要早好多年。此书对于端午、七夕、重阳等等民俗节日,都有重要记叙。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据有关考证,《风土记》也应该是宜兴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地方风物的书,可惜现今大部分均已散失【摘要】
风土记主要讲了什么【提问】
《风土记》是由西晋周处所编,这个周处即是“周处除三害”的周处。此书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是迄今为止中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比另一部同类性质的地方性岁时节令专著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要早好多年。此书对于端午、七夕、重阳等等民俗节日,都有重要记叙。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据有关考证,《风土记》也应该是宜兴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地方风物的书,可惜现今大部分均已散失【回答】
风土记主要讲了什么
风土记是由元明天皇命令各国编撰的文献,纪录日本古代各国文化和地理的一部书,包含地理、历史、农业、神话与民俗的丰富资料。【摘要】
风土记主要讲了什么【提问】
风土记是由元明天皇命令各国编撰的文献,纪录日本古代各国文化和地理的一部书,包含地理、历史、农业、神话与民俗的丰富资料。【回答】
读了风土记,你的收获是什么?【提问】
稍等【回答】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趁有生之年研究地方文史,动力来自于要给后人留一点精神遗产”。他认为:古《泸县志》一些人、事、物只是蜻蜓点水,略而不详,应加以补充和完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