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的寓意及象征是什么?
1、离情的象征在诗人眼里,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凄凉之音。2、潇洒的象征芭蕉直立高大,体态粗犷潇洒,但蕉叶却碧翠似绢,玲珑入画,兼有北人之粗豪和南人之精细,恰如《红楼梦》中贾探春的性格,所以探春自称“我最喜芭蕉”,并自称“蕉下客”,芭蕉成为她的性格符号。3、友谊的象征芭蕉果实长在同一根圆茎上,一挂一挂地紧挨在一起,所以,有的民族将芭蕉看作团结、友谊的象征,芭蕉冬死又复生,一年一枯荣,苗族把它看成起死回生的象征。芭蕉的观赏价值芭蕉的园林种植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园林中芭蕉只是偶然一现。中唐之后,芭蕉在园林中的种植逐渐普及,尤其宋元明清,芭蕉已经在园林中获得较高的地位,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植物,并形成一定的园林种植规模和造景模式。其可丛植于庭前屋后,或植于窗前院落,掩映成趣,更加彰显芭蕉清雅秀丽之逸姿。芭蕉还常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组合成景。蕉竹配植是最为常见的组合,二者生长习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韵颇为相近,有”双清“之称。芭蕉还可以做盆景,是古人喜欢的一种清玩。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芭蕉
芭蕉象征着什么意义?
芭蕉寓意出一种独特的忧愁和淡淡的离别之情,让人不免为之感怀。但是芭蕉树本身的寓意是象征着长寿、健康和平安,很受人们的喜爱。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具根茎,多次结实。植株高2.5-4米。叶片长圆形,长2-3米,宽25-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繁殖方法:芭蕉的繁殖主要采用吸芽分株繁殖。吸芽宜选茎粗壮,上部尖细,叶片细小如剑的。当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即可分株。分株时,应先将吸芽旁的土掘开,然后用铲从母株与吸芽间分开,苗掘出后,剪去过长和受伤的根,将切口阴干或用草木灰涂抹,就可栽植。
芭蕉的产地都有哪些?
别名」绿天,扇仙,甘蕉,天苴,板蕉
〔科属及形态〕芭蕉科,芭蕉属。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茎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叶大,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叶表面浅绿色,叶背粉白色。入夏,叶丛中抽出淡黄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
〔生长习性〕芭蕉原产东亚热带。性喜温暖耐寒力弱,茎分生能力强,耐半荫,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
〔繁殖及栽培〕
(l)繁殖:用分株繁殖。当秋末蕉叶凋萎,剪去枯叶,壅士护根。残留茎杆用稻草从茎杆基部向上包扎。到次年4月上旬再将稻草解除,当根上长出许多幼株时,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时于坑中施入有机肥为底肥。
(2)栽培:生长期间应随时剪去黄叶,以烧徒耗养分,并影响美观。同一地点,栽植过久,易产生爱满不复现象,应更换栽植地点。平时不用特别仔细管理。
〔用途〕芭蕉最适宜植于小型庭院的一角或窗前墙边,假山之畔。不宜成行栽植,宜散点或几株丛植,绿荫如盖,炎夏中令人顿生清凉之感。芭蕉和香蕉同属一科,外形相似,果实可以食用(果肉个体外型和香蕉相似,但偏短小,味道相较于香蕉别有风味。我国云南等地均有专门种植栽培。),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 很大,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茎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叶大,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叶表面浅绿色,叶背粉白色。入夏,叶丛中抽出淡黄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
芭蕉(Basho)
又称松尾芭蕉(Matsuo Basho),原名松尾宗房(Matsuo Munefusa)。
(1644,日本 上野~1694.11.28,大阪)
日本俳句诗人,为最伟大的俳句形式创作者。遵照他所学到禅宗哲学,他试图把世界的意义压缩到他的诗歌的简单模式中去,揭示隐藏在琐事中的希望,展现一切事物相互依赖的情况。游记散文《奥州小路》(1694)是日本文学中的珠玉之作
《芭蕉诗》
芭蕉拂夜风,多少静星东。总引人浓淡,青常墨煦空。
李清照在《添字采桑子》的词里又借芭蕉表达自己悲抑寂聊的心情:“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这里,梧桐和芭蕉的阔叶,不但承载了细雨的滴落,更承载了作者数不尽的离情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