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杨贵妃的画像

时间:2024-11-09 14:24:33 编辑:莆仙君

杨贵妃原是谁的妃子?

杨贵妃原先是寿王李瑁的妃子,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骚操作”反而成为了他的老婆。杨贵妃,公元719年农历6月初一出生,官宦世家的她长相甜美、精通音律,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杨贵妃和寿王李瑁的初次相遇是在李瑁姐姐的婚礼上,公元734年李瑁的胞姐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应邀参加。在姐姐的婚礼上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随后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向唐玄宗李隆基请求将杨玉环册封为寿王妃。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737年,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去世,有人向李隆基进言:杨玉环国色天香,不输于武惠妃。公元740年,李隆基以“为太后祈福”的名义勒令杨贵妃出家,之后又让杨贵妃还俗并纳入后宫,这是武则天的“翻版”。自此杨贵妃成为后宫中名副其实的皇后,因为当时李隆基没有册立皇后,身为贵妃的杨玉环就是皇后。杨玉环成为李隆基的妃子后杨家人是飞黄腾达,连带着杨国忠也受到重用。杨国忠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平日为祸甚多。随后的安史之乱让“飞黄腾达”的杨家人落入泥潭。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带着杨国忠和杨贵妃逃跑,在路上陈玄礼等大臣向李隆基进言:必须处死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和杨贵妃两人。哗变中杨国忠被陈玄礼等人乱刀砍死,为了自保李隆基只能“赐”杨贵妃一尺白绫。当时的局势很明显,李隆基不赐死杨贵妃陈玄礼等人不介意拥立皇子继位,明哲保身的情况下李隆基不出意外地选择了自己。综上所述,杨贵妃原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结果被李隆基的一番“骚操作”横刀夺爱。

杨贵妃是哪里人?

弘农华阴人。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相关经历: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贵妃到底有多美?

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735),17岁的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天宝四载(745),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其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是体态丰腴之美。


百度百科有详细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6644.htm


杨贵妃真实的样子

杨贵妃并不是很胖,只是身材比较丰满而已。唐代向来有着以胖为美的女性审美观,不过,如若女性过于肥胖,在当时也不会成为众星捧月的对象,唐代的这种女性审美观更靠近于崇尚体态丰满无赘肉的女子。而在考古学家对于杨玉环真实形象的还原过后,得出的结论是杨玉环身高164厘米,体重138斤。不过,这样的体型还算不上太过肥胖,多少有些赘肉也是在所难免的。从后人在古籍中对于杨玉环的全面了解后才发现,这位女子还真的不简单,要说她当年以美貌上位,还不如说她同样像唐玄宗展现了那个时代最为完美的女子形象,举手投足之间显露的都是不同于其他女子的卓越与不凡。杨贵妃后世评价一是相貌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位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我们常说的“闭月羞花”一词中的“羞花”,就是用来形容杨玉环的美貌,而“环肥燕瘦”一词中的“环肥”也指代杨玉环的体态丰腴。二来是关于她对唐朝发展影响的评说,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声音,一种观点会倾向于杨玉环是导致唐朝动乱、国势衰退的红颜祸水。北宋政治家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说:“女子之祸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后续中宗不免其身,韦氏遂以灭族。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矣,而又败以女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杨玉环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 上一篇:全炳浩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