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骨舍利为什么放到牛首山
佛顶骨舍利本身就是佛教,而牛首山也是佛教供奉。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遗骨被一分为八,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下令将佛祖舍利收集,并分成84000份,送往印度和世界各地供养。历史北宋初年,各地的僧人流动将佛顶骨舍利带到了当时北宋的首都开封,之后便流转到了南京长干寺内,而当时南京正是当时江南一带佛教文化的中心。牛首山牛首山又名天阙山,因东西两座山峰形同牛首而得名。相传文殊菩萨曾领一万菩萨冬居于此,所以牛首山也是南京的佛教名山。现如今牛首山以供奉全世界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而闻名海内外,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牛首山佛顶宫。佛顶真骨舍利佛顶真骨舍利发掘于大报恩寺五色琉璃塔地宫之中。2008年,大报恩寺开始考古发掘,在偶然间发现了这座宋代地宫。这块佛顶真骨舍利便是在地宫出土的,随其一起出土的还有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等物品。
牛首山舍利子放在哪里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在牛首山佛顶宫内。这是因为牛首山的佛教历史最长,修建寺庙最多,哪怕一次次的摧毁,这里的地理位置,历史世间最长,历史浓厚最重,所以也就成了最有佛教意味的山,故而也成了佛教舍利子的最终归宿地。
佛顶宫,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宫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整个佛顶宫不仅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还是将舍利文化、世界佛禅文化以各种艺术手法集中呈现的文化展陈场所,其中汇集了全国宗教界、艺术界、建筑界的专家团队,旨在实现“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的宏伟目标。
世界三大著名舍利 世界三大著名舍利是什么
1、佛顶骨舍利。佛顶骨舍利也叫佛顶真骨,指的是释迦牟尼的的头顶骨,全世界仅此一块,因此被奉为佛教界至高无上的神物。它是释迦牟尼死后遗体遗留下来的一块周长35cm,直径10cm的完整头骨,颜色黑黄,现存放在南京的大报恩寺。
2、佛指骨舍利。佛指骨舍利分别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灵骨一枚和三枚影骨,由释迦牟尼在揭阳城郊娑罗树下涅槃留下,由法门寺保存。法门寺舍利在历史上存在明确的记载,历史悠久,所以知名度也比较高。
3、佛牙舍利。佛牙舍利属于佛舍利之一,通常指释迦牟尼的牙齿舍利。据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共留下八万多颗舍利,但是佛教界对释迦牟尼遗留下多少佛牙舍利,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目前佛牙舍利存放于北京的灵光寺。
世界上有佛舍利吗?
佛舍利有84000颗舍利子。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后所得舍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遗骨舍利,如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另一类是珠状舍利子,其中又有骨舍利、肉舍利、发舍利之分。而前类稀有,后类居多。阿育王所建的84000塔,是在同一日修起的,于是,仁寿元年(601年)6月13日,在隋文帝60岁生日的这一天,下诏在30州建30座舍利塔供养佛舍利。14粒舍利于公元601年10月由高僧送到泾川,在大兴国寺建地宫,置函,供养。女皇敕建大云寺之举恰与佛祖舍利相遇,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巧合,于是请金银器制作大师,选宝石珍珠,做成铜、银、金棺椁,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镌刻清楚朝代地点数量,入砖筑地宫,建塔立寺。舍利子的来历: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古代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佛祖舍利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释迦牟尼佛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