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哪一年定为特区的
法律分析: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位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我国1980年把深圳、珠海、汕头及厦门确定为经济特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二)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深圳特区是哪一年哪一月成立的?
深圳特区是1980年8月成立的。深圳特区一般指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广东省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历史沿革1978年6月,赴港澳经济考察组提出一个十分新颖的建议:利用宝安(即今深圳)和珠海毗邻香港和澳门的地域特点,建成新型的边防城市。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深圳特区
深圳成为成功经济特区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深圳成为成功经济特区的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在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挤压作用和虹吸作用下,深圳将努力通过转型发展和进一步的科技制度创新,再次登上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浪潮顶端。国家把深圳划分为经济特区,所以才导致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我想提醒一下大家,1980年,国家一共划了4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汕头,珠海,深圳,厦门,后来把海南也划分为经济特区,可是相比较而言,只有深圳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一线城市。可以这样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扩展资料: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通过制度与思想的不断革新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但是近年来,以深圳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受综合成本上升和外贸不利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增长幅度下降较大;深圳目前最缺的就是教育和医疗资源,毕竟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还是广州,这点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华南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广州。
深圳特区是谁提出来的
法律分析:邓小平最早提出建设经济特区的设想 分别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第二条 深圳经济特区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平安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第十八条 探索建立以社会基础信息大数据库为基础的智慧社会治理机制。市、区组织协调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行统一平台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严格设置使用权限,切实保障网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