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文学常识
泰戈尔生逢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印度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但他世界观最基本最核心部分还是印度传统的泛神论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缤纷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观念。他对神的虔诚是和对生活、国家与人民的爱融合在一起的。但这使他的诗歌也蒙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另外,他提倡东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质文明。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而表现在创作上。综观泰戈尔一生思想和创作发展 ,可大体分3个阶段:
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他积极参加反英政治活动,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提倡印度民族大团结。
②隐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积极参加民族运动,爱国主义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内容强的诗歌被带有神秘意味的诗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诗歌的影响,宣扬的是爱与和谐。
③从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开始直至逝世,他又开始关心政治,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作品的内容又充满了政治激情,视野也开阔了,对世界和人类都十分关心 。可以说 ,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菩萨慈眉”,也有“金刚怒目”。他的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风格。
泰戈尔的文学常识
泰戈尔(1861.5.7——1941.8.7)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全名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主要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等。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吉檀迦利》是让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作为常识就介绍这么多了,另外给你介绍一些泰戈尔与中国作家的情缘吧: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飞鸟集》对冰心的影响让她写出了《繁星》、《春水》,从而让她在文坛的地位再向前迈进了一步。
泰戈尔对徐志摩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徐志摩亲切称呼泰戈尔为“戈爹”,当时在文坛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讽刺,泰戈尔访华的时候就是徐志摩当翻译的,可见他们的关系,泰戈尔访华后又去了日本,徐志摩也随其去了日本,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就是在此次行程中写下的,其中的最后一首最受欢迎,访日结束到了香港才不舍的分别了,分别之时,泰戈尔用孟加拉语为其写了首诗:
亲爱的,我羁留旅途,
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
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
显现你慰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