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是什么意思
临床的意思是医学上称医生给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属于临床医学。临床是指实践经验,相对于书本上的理论来说的,临床治疗时医生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实际的观察。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临床试验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执行良好的临床试验是发现能够提高人类健康的最快和最安全的方法。扩展资料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临床指的是什么意思?
“直接接触病床”,即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实际的观察,称为临床。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上讲,临床相对基础。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部、基础部;所谓基础即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统称。临床医学则直接面对疾、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而行政、工勤则也为病人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间接的,是从行政管理、物资供应、生活保证等方面提出供的。不难看出,所谓“临床”即直接面对病人、直接参与诊治病人,这里的“床”应该是病床,“临”应该是面对、面临的意思。/iknow-pic.cdn.bcebos.com/c2fdfc039245d68814b8874caac27d1ed31b249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2fdfc039245d68814b8874caac27d1ed31b249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2fdfc039245d68814b8874caac27d1ed31b249b"/>扩资资料临床的职称和学位:临床医师的职称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另外在一些教学医院里,还有一个职称序列即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而学位则又是一回事,是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和科研经历水平,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些都是医疗机构对于每一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教学水平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反映出每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教学水平。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临床"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临床">百度百科-临床
临床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是:(1)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第一手资料,尊重事实,全面分析,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2)“一元论”原则:即单一病理学原则,就是尽量用一个疾病去解释多种临床表现的原则。因为在临床实际中,同时存在多种关联性不大的疾病的几率是很少的。(3)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疾病谱随不同年代、不同地区而变化。当几种诊断可能性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这种选择符合概率分布的基本原理,减少误诊的机会。(4)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原则:以免延误了器质性疾病的治疗。(5)首先考虑可治疾病的原则:以便早期及时地对疾病予以恰当的处理。(6)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医师参照疾病的多种表现,把多种多样的诊断倾向,归纳到一个最小范围中去选择最大可能的诊断。这种简化程序的诊断思维方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予以及时处理。(7)见病见人的原则:切忌见病不见人的弊端。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会有差异,年龄、性别、体质、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等都会对疾病产生影响,要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去思维和分析。临床思维的方法:医学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思维程序、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即要求医生对疾病要能够及时诊断和早期诊断
二、准确性原则, 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是临床治疗有效性的可靠保证。
三、层次性原则。在鉴别不同的疾病时,必须抓住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关键层次。
四、整体性原则。把人体的生命活动看成为一个各器官、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
五、具体性原则,就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在一般医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地点、条件,对发病情况、病症的个体差异,作疾病特点与整体状况的具体分析。
六、动态性原则,就是医生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疾病,在疾病的动态变化中把握内在联系,随着病情的演变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