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台湾的朋友或者去过台湾的内地朋友们,请问在台湾的大学来说:宜兰大学,义守大学,中华科技大学 怎
你好,我是台湾的学生,对这的大学概况都算熟悉.这三所都称不上很好,其中宜兰大学是公立的普通大学,应该会好些,相当於二本大学.而义守大学是一所台湾的私立普通大学,比宜兰大学还差些,也相当於大陆的二本学校.中华科技大学就属於私立的技职院校,大概相当於三本学校.
可以的话还是选宜兰大学会好些.欢迎来体验台湾的文化与地方民情.
宜兰大学的历史
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建校,当时名为台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为日治时期“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下所设立的学校。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正式接受台湾后,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业职业学校。1967年国民政府因应台湾工业急遽发展之需要,指示学校增设电工、机工两科,并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工职业学校。1988年奉台湾“教育部”令,正式升格为五年制专科学校,更名为“国立宜兰农工专科学校”。1998年奉台湾“教育部”核示,改制为“国立宜兰技术学院”。2003年为因应台湾地区“一县一大学”之政策,台湾“教育部”遂将技职体系之“国立宜兰技术学院”改制为“国立宜兰大学”。
国立宜蓝大学的历史
国立宜兰大学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建校,当时名为台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为日治时期“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下所设立的学校。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正式接受台湾后,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业职业学校。1967年国民政府因应台湾工业急遽发展之需要,指示学校增设电工、机工两科,并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工职业学校。1988年奉台湾“教育部”令,正式升格为五年制专科学校,更名为“国立宜兰农工专科学校”。1998年奉台湾“教育部”核示,改制为“国立宜兰技术学院”。2003年为因应台湾地区“一县一大学”之政策,台湾“教育部”遂将技职体系之“国立宜兰技术学院”改制为“国立宜兰大学”。
国立宜蓝大学的学校环境
宜兰大学校地面积约15公顷。另外,在五结乡利泽及三星乡阿里史两处,则有校方筹备中的新校区;前者校地规画以农、林、生物及自然资源等系所为主,后者规划为以理、工系所为主的校地;校本部,除行政单位,未来则规划以人文、管理、商学之系所为主。县政府原有意将紧邻宜兰大学旁的县文化中心约10公顷园区纳入宜兰大学校本部,但因周边县民的反对而不了了之。宜兰大学被周围的神农路、农权路及女中路所围绕,正校门口设在神农路上,旁边紧邻宜兰县立文化中心及复兴国中,加上附近不远的宜兰高中及兰阳女中形成文教区;神农路、农权路及复兴路一带也因附近学生众多而形成一个以学生消费为主要型态的神农生活商圈。其他校地自然资源学系(原森林系)所属大礁溪实验林场位于宜兰县礁溪乡二结村山区,全境面积 173.4469公顷,海拔在200~700米。图资大楼,原日式木造校舍位址及部分畜产系实习校地。人文及管理学院,原专校、学院时期的图书馆。生物技术研究所,原专校时期的音乐、军训教室及学生社团活动中心。生物资源学院,原农机系所在位置。生物机电系,原专校附属托儿所( 附设职校幼保科所属 )
台湾国立宜兰大学如何?
台湾国立宜兰大学,简称宜大,是一所位于台湾北部宜兰县的综合性国立大学。最早为1926年日治时期创立的“台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宜大配合宜兰县政府推动发展无污染科技产业,也与当地企业展开产学合作。台湾立大学,在台湾地区是一所不国错的学府:宜兰校风淳朴、环境幽雅、交通便捷,有优良的务实传统、师资结构优异、图书仪器设备及网络资源完善、校地及校舍面积广大、生师比例符合教育部规定标准。 宜兰大学教学及研究设施充实新颖,提供学子优质、舒适的学习空间与生活环境,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的学识及健全的人格。校史: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建校,当时名为台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为日治时期“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下所设立的学校。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正式接受台湾后,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业职业学校。1967年国民政府因应台湾工业急遽发展之需要,指示学校增设电工、机工两科,并更名为台湾省立宜兰农工职业学校。1988年奉台湾“教育部”令,正式升格为五年制专科学校,更名为“国立宜兰农工专科学校”。1998年奉台湾“教育部”核示,改制为“国立宜兰技术学院”。2003年为因应台湾地区“一县一大学”之政策,台湾“教育部”遂将技职体系之“国立宜兰技术学院”改制为“国立宜兰大学”。交通位置:学校位于宜兰市文教区,距火车站步行仅十五分钟,交通便捷,校风淳朴、环境幽雅,日常生活所需之食、衣、住、行等相关设施,均非常完备、一应俱全,方圆一公里内并有神农商圈、县立文化局(含县立图书馆、台湾戏剧馆、演艺厅)、宜兰运动公园、宜兰河滨公园,更是市民休闲、本校学生课余运动的好去处。交通:1、可利用大众运输系统(葛玛兰客运、首都客运、国光客运及铁路)至宜兰车站下车后,搭乘出租车或步行约15分钟,即可抵达学校。2、 若自行开车由台北而来,可从宜兰交流道北侧匝道下高速公路后,走高架桥下平面道路,直行至北宜高宜兰联络道右转后,沿下图路线指示,即可抵达学校。知名校友:赖英照,前任中华民国司法院院长。郭雨新,已故知名政治人物,曾任22年台湾省议员。林聪贤,现任宜兰县长。校训:笃学、力行、敬业、乐群校歌:高山苍苍,大海汤汤,巍巍宜大矗立在兰阳平原之上,环境优美,气势雄壮,这里有农田工厂,牧地林场,利用厚生,智圆行方,厚植国家力量,春风作暖,桃李芬芳,人才辈出,农工栋梁。我们要乘时奋发,莫负大好时光;我们要其一心志,励行庄敬自强;我们要携手并进,迈向大道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