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窦性心律

时间:2024-11-08 01:32:39 编辑:莆仙君

窦性心律不齐什么原因啊???

病因:多见于健康小儿,其中3岁以后儿童多见,婴幼儿少见,常在心率慢或睡眠中出现,而当心率增快时或运动、清醒时心律可变整齐。药物如洋地黄、吗啡、β受体阻滞剂可致心律不齐。也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临床表现: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常于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可与呼吸的周期有关,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扩展资料心电图特点:(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P波,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呼气时减慢,吸气时加快,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律,同一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秒以上。(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基本相同,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无关。治疗:窦性心律不齐不需要治疗,存在原发病的则对症治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到医院检查出窦性心律不齐,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在体检之中,心电图时必做的项目,这也是检查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人在拿到报告的时候,都会出现上面写着“窦性心律不齐”字样,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那么,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在了解“窦性心律不齐”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心脏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知道,在安静的状态人,正常人一般每分钟心脏会跳动60到100此左右。在心脏中,有一个结构叫做窦房结,什么是“窦房结”?简单地说,窦房结是心脏的节拍器,也是心脏跳动的发起点,窦房结是非常有自律性的,它发出的信号,通过心脏的传导纤维,从心房传递到心室,导致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依次收缩,完成心脏的舒张和收缩的过程。所以,心脏舒张,血液就会回流到心脏中,心脏收缩,血液就会通过血管被泵到全身各处。一般来来说,当窦房结出现问题的时候,心电图上就会出现异位的心率,比如窦性心律不齐。那么,究竟什么事窦性心律不齐?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指的是窦房结发出的节律是不整齐的,可能时快时慢,这就是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来说,窦性心律不齐在年轻人中是非常常见的,它也具有生理性,对身体的影响不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心脏的功能?首先,平时坚持运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少有人会坚持运动,这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我们最好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锻炼,这可以极大地改善心脏的功能,增强体魄。然后,保持均衡的饮食,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吃得太少。最后,少喝酒,不要喝浓咖啡和浓茶。

窦性心律名词解释

窦性心律的名词解释:心脏的右心房上有一个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叫做窦房结,它产生的电流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凡是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改变的有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及窦房结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两种,只有少数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本身的器质性损害引起。在神经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经的影响,其次是受交感神经的影响。因此,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餐后及发热时均可引起心动过速。同样,一些体液因素也能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而引起窦性心律失常。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

窦性心律的名词解释

关于窦性心律的名词解释如下: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0.20秒,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那么,正常的心脏必须有正常的窦房结,正常的窦房结具有强大的自律性。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窦性心律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率表现。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