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好的青春的创作背景
孙燕姿为了表达对人与人之间细腻与奔放的情感,选了《尚好的青春》这首歌,来感谢自己的青春,也献给自己的歌迷。歌词里第一句台语“尚好的青春,都是你”是继《天黑黑》之后,孙燕姿相隔13年再次挑战台语,她问过许多朋友,确认自己的发音后才开始录制这首歌曲。孙燕姿本身是说潮汕话的,闽南语和潮汕话的尚好有两个意思,“好”字有两个不同的音调分别表示“最好”或“最喜欢”。孙燕姿这首台语歌曲《尚好的青春》,意思即是最好的青春另一个意思是表示喜好,比如“她最喜欢唱歌”。在潮汕话和闽南话里面可以这样说她尚好唱歌”。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首悠扬的歌,歌手是你和我;
青春是只扬帆的船,舵手是你和我;
青春是阵路过的风,当风吹过,谁不曾泪朦朦。
青春我们唱着动听的歌,在憧憬中快乐生活;
青春我们乘着理想的帆,在风浪中奋力前行;
青春我们期待也渴望;
青春我们迷茫也彷徨;
青春我们激昂也内敛;
青春我们自信也含蓄;
青春我们孤寂也落寞;
青春,无论是醉心迷人的笑、还是默默犹豫的痛,不经意间都在编织着最动人的风景。
青春,我们可以跌倒无数次再找个理由爬起来,
青春,我们可以一万次哭泣再找个理由笑起来。
青春在我们的心里,可以有很多定义,
哪怕再贫穷,拥有青春便拥有了一切,
青春我们可以选择高高在上,
因为青春本身便是一种唯美,
同时给了我们无限发挥创造的机会,
只要你投入地演,
青春的记忆将载满丰收的硕果。
青春的创作背景
《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他是年轻人的缩影,我去过很多城镇后更加这么觉得。过了少年,失去青年,踏向中年;机灵,勤奋,困苦,无望;想活得更好,活得更不好;有理想,不敢想;想创业,怕失败;盼真爱,却已婚;恨特权,又敬畏;怨体制,但想做公务员;要买房房价涨,要买车油价涨;吃饱了勇敢,饿着了懦弱;遵纪守法,但眼看着胡作非为的一个个发家;想胡作非为,上路一半摩托车又被扣了。身边能听说的混得很好的非投胎类,似乎都不带有正面激励色彩。然后一晃眼,孩子该交择校费了。虽然感动常不在,但好在一些念想就像一张防坠网。我其实不喜欢理想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现在更多地变成了商家用来包装自己人文关怀的空词。好似一两个广告就能使年轻人内心激荡,好似每个人都必须得有攀登珠穆朗玛、征服撒哈拉的一些小九九,否则就是迷茫和麻木。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一张机票能搞定的事情,准确地说应该叫旅行计划。而理想本身什么都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就是有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强调理想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我甚至不觉得年轻人需要什么救赎,什么方向,什么理想,什么希望,都不需要。就像每一个时代里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的时代一样。这里没有末路,你从不曾孤独。(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