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车召回统计炉:谁召回最多?
汽车召回是很多车企和消费者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汽车是目前最为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其上下游环节和组装环节都需要严密的质量监控,环节多了出现问题的机会也就大一些。因而汽车召回就是我们常能看到的事情,当然召回一方面在说明企业的产品有问题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企业对产品的负责。从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汽车累计召回了653万余辆,召回汽车143次,涉及品牌包括大众、宝马、奔驰、丰田、福特、本田、奥迪等39个品牌。NO.1宝马让人意外的是,宝马在2019年的召回量位居首位,其召回了1179354辆产品,占比近五分之一,而其召回的主要问题则是安全气囊问题。受高田气囊风波影响,宝马的产品也未能幸免,存在安全气囊展开后气体发生器破损碎片伤人的风险。从排名来看,宝马位居召回榜第一位,这也说明了宝马虽是一等一的豪华品牌,但是却并非没有问题。尤其是在供应商的把控层面也和大多普通合资品牌一样,该出问题还是出问题。NO.2奔驰仅随宝马之后的是奔驰,奔驰位居2019年投诉排行榜第二位,这其实并不意外。早先时候,奔驰因为减震器断裂问题就频繁出现在投诉排行榜中。2019年5月在市场监管部门及消费者的督促下,奔驰对国产E级、国产C级等产品进行了召回,涉及召回车型共计571496辆。此后奔驰也发生过多起召回事件,从而成为了召回榜上排名第二的存在。虽然是豪华品牌,但奔驰眼下的日子其实并不太好过,倒不是说销量不行,主要是产品的品质问题较为突出,各种投诉常见曝光。当然,虽然品质问题频遭曝光,但是认奔驰的消费者还是大多数,其产品销量也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NO.3丰田一直以品质可靠而著称的丰田排在第三位,多少让人感到意外,其中的重要原因同样是受“高田气囊”事件影响。2019年9月丰田曾对4.38万辆威驰、花冠EX等车型进行过召回,而这也成为了2019年丰田召回的主力军。不过,虽然召回颇多,但是丰田汽车的品质依然是有口皆碑的,不论是产品销量还是在各大调研机构的产品可靠性排行榜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此外,排在后面的福特在2019年也召回了61万余辆新车,其召回原因同样是受高田气囊影响,存在安全隐患。与福特不同的是,排在第五位的现代召回则是途胜发动机存在的烧机油问题,虽然厂家对其进行了ECU层面的调整,但是却出现了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等副作用,因而使得投诉不降反增。而排在现代之后的本田同样是受高田气囊余波影响,此外大众的召回也并不例外。写在最后:可以发现,2019年新车召回的重要原因就是和安全气囊有关,这主要还是受前两年爆发的高田气囊门余波影响较多,受供应商牵连。而诸如现代途胜的发动机问题及奔驰的减震器问题则属于厂商内部的设计研发问题,消应者同样应应起注意。总的来看,2019年新车召回不少,豪华品牌和合资大牌也无一幸免,虽然召回维修很麻烦,但从反面来看,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是坏事。(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转载需注明出处)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召回部分X3车型
宝马召回部分X3车型仪表板制造缺陷。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于2013年12月20日起召回部分进口宝马X3。召回范围:召回部分进口宝马X3,生产日期为2012年6月26日至2013年3月13日。据公司统计,中国大陆涉及车辆有7辆。召回原因:上述受影响车辆的仪表盘存在制造缺陷,仪表盘装饰层为前排乘客安全气囊预留的撕裂线不正确。当需要展开安全气囊时,仪表板的装饰层在设定位置不会被撕裂,安全气囊可能会展开在仪表板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前排乘客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一些部件可能会飞出仪表板,存在安全隐患。解决方案:对于有缺陷的车辆,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免费更换仪表盘,消除隐患。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向相关车主发出召回通知。用户可拨打宝马客服热线(400-800-6666)咨询。车主也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业务渠道——进出口商品检验、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中国汽车召回网,或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010-59799616,65537365)了解更多信息。百万购车补贴
大众高田气囊召回涉及车型怎么查
有如下几款:
1、一汽-大众公司提出的召回措施是从2015年2月2日开始,为所有装配了耦合杆式后悬架的车辆安装金属衬板。包括新速腾和甲壳虫。
2、由于排放标准造假,涉及到的召回车辆全部是搭载 2.0 升柴油发动机的进口汽车,其中包括 1946 辆进口 Tiguan,以及 4 辆进口 Passat B6。
3、由于DSG变速箱问题召回的汽车,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2009年8月8日至2013年7月19日生产的部分宝来1.4T、高尔夫1.6L/1.4T、速腾1.4T/1.8T、迈腾1.4T/1.8T、CC1.8T,共计330,147辆;进口的2012年10月26日至2013年5月21日生产的部分奥迪A1、A3,共计7,575辆;(一)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进口的2009年1月28日至2013年7月4日生产的部分尚酷1.4T、高尔夫旅行车、高尔夫运动型敞篷轿车1.4T、甲壳虫 1.4T/1.2T,共计11171辆。
近654万辆汽车被召回,“最大贡献者”竟然是奔驰和宝马?
文/十一汽车的质量问题一直被消费者时刻关注。毕竟汽车一旦出现问题,不仅让消费者遭受重大损失,还会给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召回机制的逐渐完善,汽车召回已经屡见不鲜。随着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19年最后三条召回公告,我国乘用车召回数据已全部出炉。经过【汽车维基】统计,201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共39个汽车品牌发布148次公告,累计召回乘用车6539512辆,同比减少48%。可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召回数量还是召回频次奔驰、宝马都是“一马当先”,召回数量更是齐破百万辆。其中,奔驰以1420994辆的召回数量和21次的召回次数“双双领跑”榜单;其在5月27日发布的一起涉及571496辆汽车的召回,更是成为全年单次数量最大的召回。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首2019年的那些“召回事儿”。召回大起底,奔驰、宝马“双双领跑”今天是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按照惯例,是时候对2019年国内汽车召回打上一个总结了。【汽车维基】梳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下称“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发现,2019年,国内外各车企共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车辆6539512辆。按品牌划分,宝马凭借1179354辆居于榜首。在这近118万辆车中,大部分为进口宝马汽车和国产华晨宝马汽车,还有少量宝马摩托车,涉及公司为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从召回问题来看,主要涉及安全气囊、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管道加热器、燃油箱、前部配电盒等部件,存在车内人员受伤、车辆起火、燃油泄漏等多个风险。其中,安全气囊问题是因为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宝马因为这一问题召回的车辆最多,超过36万辆。此外,宝马因燃油泄漏问题召回的车辆也超过30万辆。根据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12月20日消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召回312281万辆华晨宝马汽车。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因燃油箱制造工艺波动和设计容错性不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引发燃油箱上部的加工口盖板开裂,导致车辆加满燃油时发生燃油泄漏,存在安全隐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宝马,另一召回大户奔驰也曾召回“漏油车”。在召回数量前十榜单中,奔驰品牌的召回车辆数也达到百万级别,为1010410辆。据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2019年12月17日消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备案召回29辆进口GLE SUV汽车,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的生产偏差,燃油箱加注管可能存在焊接工艺瑕疵,导致燃油从加注管与燃油箱之间的连接处渗出。极端情况下,若燃油渗出位置存在外部火源可能导致起火。实际上,早在2019年4月,奔驰就曾陷入“漏油门”。彼时,西安一车主购车后发现车辆漏油,在奔驰4S店维权时坐在一台红色奔驰展车引擎盖上,引发大量关注。此后,监管介入,全面调查“收取金融服务费”等涉嫌违规违法行为,银保监部门也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高田气囊,依旧是最大“魔咒”高田问题气囊影响有多深远已无需多言,从每年召回的汽车中便能发现,虽然近年来受高田气囊召回的车辆在逐年减少,但数量依旧不容小视。时至今日,高田气囊实践已发酵了整整5年,但显然这件事并未慢慢消散。据【汽车维基】统计,上述高田问题气囊涉及丰田、福特、宝马、奔驰、本田、路虎、特斯拉等十余个汽车品牌。在上述汽车品牌中,召回车辆数目“前三甲”的分别是丰田(625699辆)、福特(547876辆)和宝马(360001辆)。而且受高田问题气囊影响的不仅有各大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在其列。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消息显示,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备案召回14123辆进口Model S汽车,召回原因就是高田集团的问题气囊,特斯拉提出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这一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池问题,同样是“重灾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频繁的新能源汽车自燃,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政府部门纷纷行动,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到售后召回环节均做了大量工作。据【汽车维基】了解,截至目前(12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车,涉及企业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宝马(中国)、奇瑞汽车、郑州宇通客车、南京金龙客车、哈尔滨通联客车等9家车企。统计发现,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6217辆,占今年新能源汽车总召回量的18.68%。虽然从绝对的数量和占比来看,因为电池原因被召回的车占比并非最大,但电池以及由此衍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据了解,在去年5~7月之间,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就发现了79起起火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其中,有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近654万辆汽车被召回,“最大贡献者”竟然是奔驰和宝马?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缘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缘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缘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但不得不说,略显欣慰的是从车型召回数量来看,今年新能源市场的召回次数比往年同期是有所减少的,总量为去年的25%。可能是因为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很多环节或配件可能还跟不上节奏,从而导致很多新能源车型频频出现故障。如今,一批批高质量新能源车型的诞生,可以知道新能源车也在逐渐进入“质量为王”的时代。写在最后:回首2019年召回的近654万辆车,看似一个硕大的数字,但与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相较,却是远远不如。汽车召回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汽车产品质量的下滑,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整体质量越来越好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国内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汽车安全隐患检查力度的增强,汽车召回可能会越来越多。主动召回也是车企对产品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解决产品缺陷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召回将产品存在的问题快速解决,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而言都是件好事。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豪华品牌数量最多 安全气囊仍是重灾区 2019乘用车召回超673万辆
随着2019年最后一批召回公告的发布,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39个品牌,发布148次召回,累计召回673万余辆。虽同比下降45.3%,召回规模重新回到千万辆以下,但整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在2019年度的汽车召回中,德系5品牌累计发布57次公告,共召回汽车332.6万辆,占召回总量的49.41%。日系共计召回汽车139.3万辆,占比20.69%;美系召回汽车71.8万辆,占比10.67%。自主品牌召回60.6万辆,占比9.01%;韩系召回47.9万辆,占比7.13%;英系召回15.3万辆,占比2.27%。瑞典、意大利、法系车型不足1%。 新势力首度召回近两年发生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将新能源车的安全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作为两个月内3辆ES8起火风波的回应,在6月份蔚来宣布召回4803辆ES8,开创了2019年新势力召回“第一人”。为规范新能源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后的责任划分,避免上述问题再次出现,2019年10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要求新能源汽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的,生产者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报告事故基本信息;新能源汽车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生产者应主动排查同型号、同批次是否存在火灾安全隐患;因车辆失控或意外加速等导致交通事故的,生产者应及时报告。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出现后的主要责任方为汽车的生产者,也为更多新能源汽车召回提供了参考。德系品牌“一马当先”2019年德系品牌无论召回数量还是召回频次都“一马当先”,奔驰、宝马召回数量更是破百万辆。其中,奔驰的召回次数达到了21次,召回数量更是达到了142.1万辆问鼎年度召回榜单第一位。在5月27日发布的一起涉及571496辆汽车的召回,更是成为全年单次数量最大的召回。此次大规模召回奔驰E级的原因在于车辆前减振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会造成减振器损坏和减振器叉头变形弯曲,甚至导致车辆下控制臂衬套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减振器叉头断裂,存在安全隐患。宝马发布13起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汽车达117.7万辆。?主要涉及安全气囊、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管道加热器、燃油箱、前部配电盒等部件,存在车内人员受伤、车辆起火、燃油泄漏等多个风险。由于安装高田问题气囊所导致,这一问题也是宝马在2019年召回数量最多的一次,超过36万辆。此外,宝马因燃油泄漏问题召回的车辆也超过30万辆。燃油箱制造工艺波动和设计容错性不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引发燃油箱上部的加工口盖板开裂,导致车辆加满燃油时发生燃油泄漏,宝马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召回华晨宝马316i、316Li、318i等汽车,共计31.23万辆。此外,保时捷也在2019年实施了8次召回,共召回汽车25.8万辆。召回原因包括软件错误、装配失误、构件强度和密封性不足,以及安全气囊、传动系统、变速系统、制动系统隐患等。同时,奥迪和大众也分别召回汽车8次和7次,召回总量均超23万辆。2019年,大众汽车两次车辆回购并销毁。一次是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2010-2016年款尚酷等多款车型汽车,共137辆;一次是(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扩大召回部分进口高尔夫、甲壳虫、凯路威及迈特威系列汽车,共14辆。高田气囊仍是重灾区受高田气囊存在安全问题的持续影响,2019年共有多达209.6万辆汽车因安全气囊隐患被召回,占召回总量的31.14%。除了宝马汽车外,奔驰、丰田、本田、福特、特斯拉等汽车品牌,都因为高田气囊进行大批量召回。其中,丰田在高田气囊问题上召回62.57万辆,宝马和福特分别召回54.79万辆和36万辆。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备案召回14123辆进口Model S汽车,召回原因就是高田集团的问题气囊,特斯拉提出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这一解决方案。“机油门”依旧,“失速门”起波澜“机油门”可不止东风本田一家,2019年8月8日,北京现代召回涉及“机油门”的400377辆全新途胜;10月18日,东风悦达起亚以同样的召回原因再次召回69324辆KX5。6月,全国出现多起广汽本田第十代雅阁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失去动力的情况。随着事态发展,本田终于在8月给出解释和召回方案。无独有偶,马自达2019年9月召回77112辆CX-5汽车,该批次车辆由于燃油泵芯内部泵轮发生变形,与周边零件干涉,导致燃油泵功能失效,无法给发动机正常供油,或导致车辆行驶中发动机熄火。 写在最后奔驰E级“断轴”、蔚来ES8动力电池存自燃隐患、马自达CX-5燃油泵失效致熄火等,从召回的缺陷问题来看,除“高田气囊”问题外,其余缺陷问题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厂家主动召回的态度值得肯定,但屡次召回也需值得去反思。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