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国民信仰缺失问题
信仰就是主宰人的思想意识的观念。当今社会国民信仰缺失,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 封建社会的传统信仰不再适用:传统信仰如儒教等,由于其大部分内容已不适合于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中国只有把它推倒,选择新的意识形态才能进一步发展,这早在五四运动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明确证明。不过,儒教中的仁恕和谐的核心理念适应于各种社会,应予继承发展。
2)马列主义的信仰不尽人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国外舶来的马列主义立即成为了中国人的普遍信仰,主宰了中国人民的意识形态。马列主义大搞公有制、计划经济、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导致了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主义,同时强烈排斥宗教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法治的价值观,这一切实践证明无益于社会的发展。不过,集体主义仍是正确的理念。
3)资本主义的正确的价值观得不到确立: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意识形态上却仍抱住马列主义不放,不允许接受资本主义的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信仰。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中虽然包含强烈的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但其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科学和法治的观念是正确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否定资本主义对中国毫无益处。
个人观点:社会发展,中国人不可能再选择儒教作为信仰,马列主义的信仰难以全面维持,资本主义的正确的价值观得不到确立,所以当今中国社会的国民信仰缺失也就自然出现。感觉当今中国社会应在保留儒教的仁恕和谐的理念基础上确立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科学、法治的价值观会比较合适。
信仰缺失的五种表现
、 信仰缺失的表现 1、官员的信仰缺失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了官本位的社会结构,做官是很大的荣誉。可是就有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拿着老百姓给的权力谋私利。无所顾忌,混无信仰,是这些人的共性。 2、商人的信仰缺失 有人说,中国最精彩的电视节目,不是各种电视剧、娱乐秀,而是“质量万里行”。那里面的各种造假方法直叫人叹为观止。而这种种造假行为的背后,是没有信仰支撑,无耻到了没有底线:只要能获取利益,吃死你活该! 3、普通大众的信仰缺失 集中体现在盲目跟风、随大流的行为,大多数人都表现出浮躁的心态。跟风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显然是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4、社会风气方面的体现 在冯小刚的电影《夜宴》中,葛优大叔一句“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然而,诚信为本的时代随着古代信仰体系的崩塌而不复存在。现在的现实是:因为社会普遍无信仰,人与人之间互信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二、 信仰缺失的原因 1、信仰无用论 现代人大多是功利的。我们每天为了衣食住行而奔忙,不由自主地变的很现实。信仰说到底是个虚的东西,不能给我们带来金钱物质利益。简单一句话:“信仰中没有颜如玉,信仰中没有黄金屋”。没好处,我信你干啥? 2、教育方面的引导 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教授的都是知识和技能,对于道德、素质方面涉及过少。 3、历史方面原因 相比西方人,中国一直没有统一的官方宗教,民间信奉的也多是各种不伦不类的改良宗教。太平天国一个很恶搞的“拜上帝教”竟然形成了冲击清廷的一股力量,可见中国的宗教基础之薄弱。 4、社会风气 我们看到过太多的本本分分凭良心做事的人,在社会上混得不好;反倒是一些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人吃香的喝辣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既然没信仰会有那么大好处,谁还会抱住一个所谓的信仰不放呢? 三、信仰缺失的危害 1、没有自己的信仰,这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 2、没有通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确立行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行为的道理,在各个行业和生活领域中没有统一意识。 四、 总结 因此,完善公民的信仰体系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坚持引导和教育的方针,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我有自己的信仰。我有清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活有目标,有足够的幸福感。并对疾苦之人施以关怀,不贪婪,不做犯法之事。我相信世界是有规则和逻辑的,只有谨慎生活,有所敬畏,才能无愧于心。所以,我觉得我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现在人们为什么会缺少信仰呢
这是社会导向及教育造成的,对物质的追求超过了狂热的水平。每个人都视此为人生的价值,每件事都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其人的优劣甚至资格。把本来有穷富很正常的事情变成了唯有富人才有资源的社会。加之人的心智本就散乱,在这些现象面前自然就没有定性,看一切都以为是不真实的唯有【得到】才是真实感,所以信仰这种事情就变得尤为脆弱,在以得到为理念的面前更是不堪一击了。
过去人们说: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这种说法貌似还是客观的。但现在大家都这样说就证明很多人都感受的到,钱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大多数问题钱是解决不了的。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从众心理又会把人导向先解决大家能解决的问题上,也就是用钱解决。可发现钱不够,也就专心的为钱挣命去了,想回头却太难。信仰在这里几乎没有容身之处,因为只是相信‘钱’了。良心面对无能为力的问题时也隐没不现,哪里还会有信仰的踪迹呢。
是什么使得当今社会的信仰丢失?
你说的信仰是指什么说的?金钱信仰、道德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亦或是无神论信仰?
信仰,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价值观。所以,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
从你上下文来看,你指的信仰应该是道德信仰吧(其它信仰在当今社会都在泛滥着)?
从中国历史发展看,历朝历代尤其是在改朝换代其间,每当百姓生活不安定时,道德水准就开始下降,偷、盗、杀、抢、骗等等,无非都围绕一个能让人活下去的“钱”字来玩儿。穷人越来越穷时,加入这种活动的人就越多,所以出现了古语“人贫志短”的说法。此提富人也没有安全感,所以也是贪了又贪,认为金钱越多越容易度过混乱时期。 这种对时局不稳的恐惧心理是可以影响到周围人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你说的“(道德)信仰丢失”的行列。
当然,此时,宗教信仰会大发展,崇尚金钱信仰、无神论信仰、无政府主义信仰、暴力信仰等等的人们也会随着越来越多。
这样回答可以令你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