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教过他5年——从三年级到七年级。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所以当时会断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在其他年级里也有和费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总数不算多。我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费佳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大,他读书就读得越多。他后来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这个小故事虽然很短,看似也很平常,但是其中的知识却不是很轻易就会被看透的。我上初中、高中时都有过很多教师给学生补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但我认为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生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
书中给我们的建议是:请记住:学生们学习越困难,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可能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是从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对规章制度方面一样的要求他们如何照着去做,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头疼治头,手疼治手,只是表面的康复。这样做只会让学生甚至是教师越来越疲惫,如果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想学生在逐步发现自己的价值后,就不再会产生一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绪,老师的讲解和督促始终是外部因素,学生主动要求进步,要求提高,这样的形势下,对后进生的转化或许不会成为教师们的大难题了。
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使他们保持一种渴望、充实的心情接受高技能的挑战。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视野,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这是无论多少次老师面对面的补习也无法比拟的提高成绩的关键策略。这对于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内心中唤醒那些所谓的、相对而言的“后进生”,那么他们将很可快成为人人夸奖的佼佼者!我会继续研读那些给教师的建议!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书育人者!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使人终生受益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就是一本这样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他的的每一个教育观念都深入我们教师的心灵,引领我们前进。读完这本书,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精彩的案例常常在脑中闪烁。 第一点,允许孩子之间有差距,做一位有宽容心的老师。 作者认为,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记得这个形象的比喻吗?让所有刚刚入学的孩子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不仅会损害他的力气,而且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因此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读到这我不禁感慨,我们所有教师都知道个体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他的特质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学生不可能做到同样好,但往往我们还是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容许有学生离开这个标准太远。现在我知道,我们应该容许孩子之间有差距,但这不意味着我会放弃那些学生,相反我要尽所能缩短这种差距。首先,我要告诉这些孩子:“你们行。”要为他们找回自信;其次,我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最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师。 第二点,允许孩子有缺点,做一位有耐心的老师。 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告诉自己:“信赖教育能创造美好的境界。”要为后进生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要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好奇与热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更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了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第三点,学会站在孩子后面,做一位有爱心的老师。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当学生做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学生学会认识简谱时,当学生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第四点,与时间赛跑,做一位有恒心的老师。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很少有时间看书,更别说提升理论水平了。很多时候想写有理论支撑的反思,交友心得等,却无从下手,总是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每月规定自己必读的书也都因为没有时间等借口而错过。每次提到的都是空感叹。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都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看完这个例子,我被震撼了,用一辈子去准备每一节课。年轻的我应该以此为榜样,留意身边的一切,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把教育事业当作一种永恒。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我要为自己汲取读书进步的时间。唯有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才能提高教育技巧,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我才能享受教育的乐趣,学生才会激发出热情,才会乐于学习。 读书,读书,再读书,唯有读书,我们知识的小溪才会生生不息,潺潺不断,我们的教育技巧才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我们才会享受教育的乐趣,我们的.孩子才会乐于学习! 除了上述所感,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深思与学习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秉承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给教师的建议》真的是一本好书,一遍遍的阅读,一次次的感受,感受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感受教育的真谛,感受方法的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参考
“检查练习本吞没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的一位女教师说的话。刚读到这句话,立即引起了我的共鸣。确实,作为教师,每天被“练习本”占去的时间太多了。我想,怎么样检查学生的作业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困惑的事情,特别是像我们英语学科跨班级较多的教师,面对着办公桌上一叠叠作业本,重复操作着枯燥、单调的劳动。我们想尽量压缩批改作业本的时间,可是有时候作业本上大量的错误不得不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工作量也可想而知。而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他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他告诉我们要想减轻教师检查作业的负担,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言语素养。在英语学科中,要重视孩子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对英语单词的敏感性,对语音语调的优美性的。因为语言这门学科,重在学生对其的感觉性。这要培养起来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要将功夫下在平时,通过各种手段来使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能力。苏氏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的方法,那就是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英语用于平时的日常生活交流。将头脑中的知识和活动建立联系,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将他的知识“投放周转”,这样逐渐会建立他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
第二,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把自己经常错的题目摘录下来,经常拿出来阅读或者反复识记。或者是一本笔记本,一个阶段的学习下来,全面的笔记本包含有许多内容,如随堂笔记、语法精华、规则口诀、English诊所、名言谚语、实用英语等等,一本好的笔记本,是学生学习英语心血的凝聚。
第三,让学生对于完成家庭作业先做好仔细、周密的准备,以预防错误。在这里我觉得要让学生先喜欢上做作业,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对待作业。要让学生喜欢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觉得应该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作业。像英语这门学科,可以让有声作业和笔头作业相结合,还有就是时常问学生意见。我经常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问学生这点作业是否过多,毕竟这直接引响到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质量保证,那么教师的批作业时间也随之减少。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也会给之于评价,比如说最简单的Good。学生看到他们的作业受到老师的表扬,对他们下次的作业肯定受到鼓舞,学生之间也会彼此鼓励。
第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情况制定一套检查练习本的方法。但苏霍姆林斯说:“经验证明,最合理的一种方法是定期抽查。”当然小学生的作业我们需要天天检查。可是针对那些课堂上写在书上的作业,我们可以定期抽不同的学生进行抽查。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检查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我觉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检查。因为这样你才能清楚你上课的内容是否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是过于简单还是困难。
想让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提高,检查学生的练习本的时间想少下来,重在我们的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上,学生习惯的培养。作为英语老师在低年级的时候就注意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先是单词字母的书写工整,然后是培养学生有声作业的认真完成。在中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对语言语音的感知能力,完成作业能认真检查。在高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思维中完成作业,减少机械的重复的巩固练习。学生作业正确率必然提高。这样练习中就不会出现很多让老师感到莫明其妙的错误.
以我的经验来看,第一,作业要用心布置,不能太滥太多;第二,组织互助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查;第三,除了论述性的作业,如果有标准答案(不管有几种答案),都可采用在教室墙壁上张贴答案让学生自查的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是什么?
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对于教材的感知、理解、识记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有的学生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牢固,他的学习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不尽人意。这就是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现在角度来看,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的、有层次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教学,使每个人都有所得,每个人都有所提高。“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因而我们也应欣然接受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30多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结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实践的教育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