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走廊的名称由来
米格走廊是朝鲜战争时期一历史名词,是美国空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北部鸭绿江入黄海口的附近一带地区称谓,而非一次作战行动的名称。在朝鲜战争中,因在此地美军的F-86军刀战斗机多次与苏联的米格-15发生遭遇战,因而得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喷气式飞机对战的地方,所以米格走廊也被视为喷气式飞机战争的发源地。
米格走廊的介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与苏联空军MiG-15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一般以为“米格走廊”上的架驶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事实上苏联是作为空军主力秘密参战。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负责向中国派遣航空兵师,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并严格限制其飞行员作战区域,南不超过平壤至元山一线,西不越过海岸线。
什么是米格走廊?
1951年7月,美军趁朝鲜北部发生特大洪水之机,发动大规模的以破坏铁路为主要目标的绞杀战。新安州以北的清川江和大宁江上的铁路、公路桥梁,连接着志愿军的前方和后方,美国空军一直将这一地区作为封锁轰炸的重点。为此,美军将在朝鲜的空军兵力增至19个联队、1400多架作战飞机。针对美空军的疯狂轰炸,志愿军空军开展了反击美军空中封锁的作战。志愿军空军为配合地面部队进行反绞杀战,从1950年9月中旬开始,增加每日出动的次数和飞机架次,在友军空军的协同下,与美国空军进行大规模的空战。当月,新组建的空军经过紧张训练,已有9个驱逐师和两个轰炸师参战。为了粉碎美国空军的绞杀战,经中央军委决定,空军以师为单位,采取由少到多、以老带新、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等稳妥办法,组织部队参战。9月12日,最早以大队规模参战的志愿军空军第四师,全师55架战机同时开赴安东前线,首先投入了这场大规模的空中对抗。9月25日,志愿军雷达发现美机5批112架以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编成的混合机群,向新安州地区进犯。志愿军空军指挥所立即下令出击。空四师十二团副团长李文模奉命率领16架米格-15斗机,升空配合人民军与进犯美机群展开一场200多架次的喷气机大空战。当李文模率编队飞至新安州上空,突然与20多架美机遭遇。双方相距仅100米,志愿军机群已来不及展开兵力就投入战斗。一大队大队长李永泰率先带领本大队冲向左下方的8架F-84雷电战斗轰炸机。雷电发现米格机后,四散逃去,而另两批8架F-86战斗机却在此时从左、右后方袭来。李永泰迅速操纵飞机左转弯上升,准备占位反击。突然飞机一阵剧烈抖动,他回头一看,飞机机翼被美机击中,而后面4架F-84轰炸机正快速向他逼近。他猛地向右压杆蹬舵,大坡度向上急转弯,避开美机的攻击。此时,僚机权太万驾机冲过来,以猛烈的炮火将美机编队驱散。李永泰抓住战机,驾驶受伤的飞机顺势向一架美机扑去,用瞄准具将美机套住后,两次按动炮钮,却不见炮弹飞出。原来,刚才飞机中弹后,军械系统被打坏,李永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机从炮口前逃去。这时,又有4架F-84轰炸机向李永泰飞过来,对他展开围攻。李永泰驾着受伤的战机,勇敢地与美机展开周旋,充分发挥米格机的优良性能,时而半斤斗翻转上升,时而大坡度盘旋下降,终于摆脱了美机的纠缠,在座舱盖被打碎的情况下,顽强地驾着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的飞机安全返回了基地。李永泰虽然没有击落美机,但他在飞机受损的情况下临危不惧,英勇顽强的气概却打动了参战的官兵,战友们给他起了个空中坦克的美称。就在李永泰、权太万与美机格斗时,担任掩护的5号机陈恒、6号机刘涌新也同一批企图偷袭战友的美机展开了厮杀。其中6号机刘涌新孤胆作战,与美军6架F-86战斗机展开了殊死搏斗。刘涌新紧紧咬住一架,连续开炮将其击落。这是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打下的第一架F-86战斗机,美国空军吹嘘的佩刀神话在刘涌新的炮声中破灭了。但刘涌新也在另外5架美机的围攻中,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这是志愿军飞行员第一次参加双方200多架飞机的大规模激烈空战,他们表现出勇敢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并在这场世界最高飞行技术水平的较量中,取得了战绩。此后两天,空四师又参加了两次协同人民军与美机较大规模的机群作战,同美空军展开激战。美国远东空军的绞杀战计划,刚开始就遇到严重阻碍。美国第五航空队宣称:这3天战斗是历史上最长最大的喷气式飞机战役,而且显示了共产党的飞机和飞行技术已经改进了。10月2日,毛泽东看到空四师的战报后,欣然写下: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从1951年秋到1952年春,美国空军从国内选调了一批参加过二战的校级王牌飞行员到朝鲜作战。志愿军空军也陆续增调歼击机部队参战。1952年2月10日,志愿军空军第四师大队长张积慧在空战中,将美国空军少校中队长、号称成绩最高的喷气式飞机王牌架驶员戴维斯击毙,在美国引起了震动。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发表特别声明,称戴维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经过数月空战的实践,志愿军空军认识到,高速喷气式歼击机不宜采用大编队进行空战,便总结制定了以四机编队、多批多路、多层配置、集中一域、协同作战的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原则。空军各作战部队据此原则,结合自己的经验,采取各种具体的战术。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有了明显提高。1951年9月至1952年5月,志愿军空军先后有9个师18个团的歼击机部队和两个轰炸机师的部分部队轮番参加战斗,从打击美军分散的小机群,到打击美军大机群。这期间我军共击落美机123架、击伤43架。志愿军空军夺取了清川江以北与鸭绿江之间的制空权,在这一空域开辟了美国人所谓的米格走廊,迫使美国空军战斗轰炸机放弃对安州、西浦、价川三角地区的封锁,从而保障了新义州至平壤、熙川至平壤两条铁路干线可以昼夜通行。至1952年6月,美军历时10个月的绞杀战以失败而告终。这个胜利,有力地保护了我志愿军地面部队的后勤补给线,为取得朝鲜战场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米格走廊的最终结果
美军在米格走廊产生出不少空中王牌。美军首席王牌是上尉约瑟夫麦康奈尔,成绩是16架米格,包括一天内击落3架。好莱坞曾拍了一部电影The McConnell Story,主演 Alan Ladd和June Allyson。另一王牌Frederick C. Boots Blesse,击落9架米格。后来他撰写了No Guts, No Glory,这本手册至今仍是飞行员的教材之一。他在1952年推动战术改革,采取两支联队逐步采行等战术,秋季后更进一步把这套战术带回美国本土的战斗机学校训练学员。小乔治.安德鲁.戴维斯带领他的2架F-86小队对阵12架米格阵亡,成为第一个获得荣誉勋章的美国空军战士。苏联的尼古拉.苏佳金(自称21架F-86)和叶夫根尼.佩佩利亚耶夫(自称19架F-86)成绩要比联军的王牌成绩要高出许多,但他们的成绩依然存在严重水分。米格走廊上战机缠斗战损失的战机数至今仍不确切。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如美国,不同年代的公布资料依然有出入。这与当时的战斗环境容易导致一机算多机,以机枪摄像器未击落判断,“被击落”计算方式,以及政治因素等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