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孝文化

时间:2024-10-16 10:59:21 编辑:莆仙君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什么?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扩展资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参考资料:孝道文化-百度百科

谈谈传统文化中对老人“孝”的体现

关于传统文化中对老人“孝”的体现如下:一、对“孝”的定义1、孝是布施、奉献、供养,这是就三个层次来说的。就人与人来说,是布施;若加了善心,是奉献;若真诚清静,则是供养无疑了。前面二种福德多,最后一种,确定无疑是功德,是孝的最高境界、最佳状态,最好结果。真正的孝是菩萨行,究竟圆满的孝是大修行人才能行的,我们凡人所谓的孝大都不圆满,但在我们的社会架构里、价值体系中,又没有比“孝”更好的行持了。2、孝是感受。每个人的理解、体会不一样,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父母看来,有认为是孝,有认为不太孝,马马虎虎过得去。有的老人“贪心”,子女无论做什么,都不满足;有的老人体谅儿女,从不对孩子提要求。有的子女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牵挂很多,甚至在老人面前已经“无我”。3、孝是要求,是对他人的要求。孩子也是人,是他人;孝是律已。约束自己,减少自己的闲暇,陪伴父母,或为父母亲家做事。4、孝是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很重要的。现实中,许多人的做法在现实中是不孝的,甚至忤逆不道,但按照现代许多国家的标准是可以的;出世间法则“但凭心地”,一切从心出发。平等是世间第一大善,是通出世间法的善,乃“诸善之本、众善之基”。孝是状,平等是性;孝是形,平等是情,似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好比较,实非也。在现实中,“孝”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因为,离开了平等,孝不可能究竟。故,真正的孝只有必须大写的人、清流见底的人才能行得,其他的,可能只能够到六七分就不错了。二、如何“孝”1、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小的观念稍微先进些,老的转变起来有个过程,要有爱心、耐心,慢慢地同步,减少对孩子们的索取和依赖,努力将孩子当成独立、平等的主体,对于来自孩子的照顾也要心存感激之情,不要一切都认为是孩子应该做的,甚至不满意,无休止地指责孩子做得不够不到位,一点都不“客气”,不好!2、要坚持老少分开居住,减少交集,降低摩擦,提升幸福指数。不要认为,分开居住就不够孝顺,相反,这是有智慧、如法的,是你好我好,大家才会好,是真实的好。3、社会要全面审视传统文化,择其精华,剔除皂白。现在一讲传统文化,就自觉神圣高尚,就认为代表正能量,不能说一个不字,这恰是传统文化中非常糟糕、可怕的方面。接触到一些优秀孩子,他们都在学习哲学、般若,有的甚至在研究易经,易经是辨证法,确是传统优秀文化,但很难契入。这些探索、学习、实践在当下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心理健康。当然,这类学习一定要避免玄学、显神通,很难有效果的,搞的不好还会走火入魔。4、用心比行动重要。有个现象,老人“走”前最不愿搭理的那个人,一定是在身边照顾自己最多的那个人。您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待在一起久了,冲突矛盾在所难免,“梁子”就这样结下了。那些平时不在身边,偶然回家和言悦色、轻言细语,默默陪待身边的孩子,反而更能抚慰老人的心灵,得老人的喜欢。所以,用心比行动重要,陪伴与供养重要,精神比物质重要。在父母身边“吵死”,还不如打个电话聊上半个小时,更能让父母开心。而且,一个积极健康的你,一个精神状态良好的你,在当今社会弥足珍贵,即是真正的孝,真实的顺!

中国传统孝文化有什么?

在人伦秩序之中,血缘最近之父子、母子关系无疑最为自然,父母对孩子有生养之恩,后代对祖上有感念之道,个体与他人的共同体关系就如同细胞互联一般建立起来,作为人伦秩序规范的孝道由此产生。“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代发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孝经》的出现与尊崇更是证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和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汉代的皇权宣称以孝治国,立《孝经》博士,察举孝廉,设孝悌力田,甚至刑罚也会根据行孝的情况酌情增减。“孝”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个历史变迁,先秦时期孝道的形成与确立、汉魏隋唐时期“以孝治天下”、宋元明清时期孝道走向极端、愚昧化,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相适应。目前我国的“孝”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从封建社会一路走来的孝文化,带着封建社会的糟粕性,所以,和对待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对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辨其真伪,学会扬弃。当父母年迈时,我们要提供精神上的关心,精心的照顾和耐心的安慰。

国学经典的孝道文化

国学经典的孝道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而孝敬老人更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流传着“百善孝为先”的经典语录。然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很多人,却把真正的孝曲解化了,狭隘化了。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国学中关于孝道的著作颇丰,论述也极为精辟。一部《论语》就有十九处明确提到了孝,《孟子》、《荀子》、《庄子》、《春秋》、《左传》也都有很多关于孝道的阐述。儒家的《孝经》,佛家的《父母恩重难报经》,道家的《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吕祖劝孝文》等专著,更是触及灵魂,影响深远。现在,书店里有很多关于国学的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二十四孝图解》、《千字文》等也都讲有孝道。   此外,还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格言箴语,影响既深且广。比如: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子贤家业兴,子孝父心宽;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儿子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男;不信但看檐上水,点点滴滴照道来;养亲切莫推躲,犹如只生一我;家有高堂,定比人强;家有一老,黄金活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千经万典,孝义为先等等。国学特别重视对弟子的孝道教育,主张从娃娃抓起。《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明确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和教育的源头。国学经典《孝经》并不长,仅有1799字,分作十八章,列为儒学十三部基本典籍之一。历史上有魏文帝、晋文帝、晋孝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以及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皇帝等,他们也都纷纷为《孝经》作注解。历史上,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皇帝重视《孝经》呢?就是因为倡导孝道,能使人心地淳厚,安居乐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这句话说的就是:孝顺是做人的根本,人之善行莫大于孝。一个人如果做不到孝,其他的品质和人格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早在孔子之前孝道思想就已经产生了。远在氏族部落社会,孝的意义就十分广泛,是指对氏族中年长者要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孝也由对氏族中老者的尊敬和赡养变成了对父母、爷奶的关爱和敬养,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   那么,儿女到底该怎样孝敬父母呢?国学经典《论语》中有详细的行为准则。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特别重视精神方面的孝,这一点在物资丰实,衣食无忧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作为儿孙仅仅做到了满足老人的饮食需求是不够的,还要更好地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注意父母最需要的心灵慰藉。   在古代交通不便,出门五十里外当天就回不得家,故要求孩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时,不要去得太远;无奈,如果一定要远行,事先要告知父母自己去的地方,多长时间能回来。然而,如今时代变了,交通方便了,儿女外出经商打工已成为必然。此时,作为不得不外出的儿女要懂得,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更为重要。歌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唱红大江南北,就是由于它蕴含了极其深厚的情感。作为在外工作的儿女,如果实在做不到“常回家看看”,也要尽可能做到常常往家里打电话,让父母能够常常听到儿女的问候。   倡导孝道实际上就是用德行来影响政治,提升德治与法治的.理政效能。《孝经》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指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对人们“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稳定,才能形成“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良好局面。   自汉代以后,“以孝治天下”的学说贯穿中国封建历史的全过程。西汉的“举孝廉”政策,应该说是儒家孝道常说影响力巨大的证据。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凡是对父母孝敬的人,大都是忠君爱国的人,大都是遵纪守法的人。儒家忠孝一体的思想,被历代政治家所采用。汉之李陵、宋之岳飞、诸葛亮临危授命于姜维等等,皆因其“事母至孝”。   据报道,某省委组织部提拔任命干部,加上了孝与不孝的条件和内容,此举得到了许多百姓的认同。有位记者指出,不孝的人不仅党和国家不能用,连朋友也不可交。试问一个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敬的人,他能赤胆忠心为党为国吗?他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他能对朋友言而有信吗?《孝经》把孝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小孝”,能孝敬自己的父母;二是“大孝”,能孝敬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三是“至孝”,能成为圣贤,普利天下众生。   简而言之,人人都要有儿孙,人人都要做父母。正是这一代接一代的繁衍,才构筑**类历史的长河,因而有了社会,有了财富,有了文明。孝是人类繁衍之所系,孝是人类幸福之所系,孝是人类进步之所系。当然,研究和弘扬国学的孝道思想,要与时俱进,要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融合,不能死板地遵守那些已过时的教条教义,也不能过分绝对,钻牛角尖,造成对民族精神的伤害。 ;


国学文化之孝道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其中孝道不得不提。

       首先我们想想几个汉字,一是老人的“老”字,下面是一把刀,把那把刀换成孩子的“子”,那个字就念什么?“孝”。对,所以孝就是子女要把父母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如果不孝就是缺少道德的根本或者说是缺德!孔子又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意思是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事实上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们听到过很多,比如有的人上了岁数,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老两口子在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还有我们听过的一个老人死在了二儿子家门口,这样的悲剧真的让人寒。当我们都在指责儿女不孝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根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我想可能是每个人从小在家庭中受的教育吧。

       其实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其中孔子最为提倡,《论语》里面“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而宋朝的赵普宰相说过,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他为什么能够治天下呢?就是因为有孝道德教育,可见中国文化,把孝的教育作为管理的最好的方法在进行延续。


       中国的孝道,强调的是:孝敬父母的人第一步要自爱。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毛发和肌肤是父母给予的,连着父母的心,哪怕有半点损伤和疾病都会让父母揪心,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不让身体受到无故的伤害,注意身体健康,不让疾病缠身,这样父母就不会为我们担心。让父母安心度日以报答养育之恩,这是做到孝道的第一步。


       第二步应该就是孝敬父母。《弟子规》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它把孝放到了首位,这也说明了孝悌之道 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中国人讲孝道,如果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社会,那是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的。说他真的有爱心,他连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爱过,怎会爱天下、国家、社会?人生的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尚存,上有父母,旁有兄弟姊妹,和睦康乐,这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最健康的家庭、社会、精神心理生活。倘使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则天下太平。所以,儒家孔孟之道提倡孝道的理由,就是为了建立家庭健康、社会健康、人类健康。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较重要。”“为什么?”“因为月亮是在夜晚发光,那是我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而白天已经够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你或许会笑这位老先生的糊涂,但你不觉得很多人也是这样吗?每天照顾你的人,你从不觉得有什么,若是陌生人偶尔帮助你,你就认为他人好;你的父母家人一直为你付出,你总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还嫌烦;一旦外人为你做出了类似行为,你就会分外感激。这不是跟“感激月亮,否定太阳”一样糊涂吗?

       有个女孩跟妈妈大吵了一架,气得夺门而出,决定再也不要回到这个讨厌的家了!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闲逛,肚子饿的咕噜咕噜叫,但偏偏又没带钱出来,可又拉不下脸回家吃饭。一直到了晚上,她来到一家面摊旁,闻到了阵阵香味。她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没钱,只能不住的吞口水。忽然,面摊老板亲切的问:“小姑娘,你要不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嗯!可是,我没有带钱。”老板听了大笑:“哈哈,没关系,今天就算我请客吧!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来。不一会儿,面来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说:“老板,你人真好!”老板说:“哦?怎么说?”女孩回答:“我们素不相识,你却对我那么好,不像我妈,根本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气人!”老板又笑了:“哈哈,小姑娘,我不过才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么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的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听老板这么一讲,女孩顿时如大梦初醒,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顾不得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飞奔回家。才到家门前的巷口,女孩远远地看到妈妈,正焦急地在门口四处张望,她的心立刻揪在一起!女孩感觉有一千遍一万遍的对不起想对妈妈说。但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妈妈已迎上前来:“哎呀!你一整天跑去哪里了啊?急死我了!快进家把手洗一洗,吃晚饭了。”这天晚上,这个女孩才深刻体会到妈妈对她的爱。所以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这样,当太阳一直都在,人就忘了它给的光亮;当亲人一直都在,人就会忘了他们给的温暖。

       从古至今,孝道无时无刻不为人们所重视。孔子把孝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为后人传承。他认为孝道是人生的义务,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灵魂。不仅古人如此看重一个人的德之本,现代人们同样注重一个人的德行修养,重视对下一代“孝道”的培养,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孝顺的孝字加上一个文化的文字,这个字就念教育的教,无孝不教。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在幼儿园践行值得我们思考。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引起了很多跟风的状态,一些形式主义的所谓“孝道”教育,比如一些园所利用家长开放日请来所有父母,让孩子为他们洗脚,如果这些活动之前没有内涵的引导教育,没有让幼儿了解为何孝顺,这个活动可能就是空洞而无意义的,也是违背幼儿身心发现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说到孝道教育,它应该属于社会领域,《指南》社会领域中有提到关于体谅父母的内容,很多人就发声质疑,认为三到六岁的孩子根本做不到体谅孝顺父母,但《指南》中教育建议中也说到了“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一会儿”,其实折射出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习得的孝。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尤其是社会情感类的,要注重它长期坚持的累计效应。对孩子来说,“体验”才是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说教”是不能完全奏效的。也就是说,孝的态度不是单一的教出来的,也不是脱离实际单一存在的,而是伴随着活动过程产生的体验。

       总而言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播,更多的是践行,而有的践行也真的很简单,就像此时我们能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不让父母担心,不给父母亲丢脸,就是在践行着国学文化中的孝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