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一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

时间:2024-10-11 20:25:40 编辑:莆仙君

≡年级中秋节手抄报

≡年级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起源说法较多。 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也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时候。这一天,唐军裴寂看见月亮,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此后,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作纪念。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去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过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亮上。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然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中秋贺词:1、在这个美好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的我们不能与亲人团聚,就让我们一起来祝愿远在故乡的亲人们快乐幸福安康。2、千好万好事事好,月圆情圆人团圆。祝:中秋节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3、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中秋节快乐!4、以真诚为半径,用尊重为圆心,送您一个中秋圆圆的祝福;愿:爱您的人更爱您,您爱的人更懂您!好事圆圆!好梦连连!预祝中秋快乐,月圆人更圆!5、我要给你一个最难忘的中秋节,让你在每个月圆之夜,都会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1~6年级中秋节手抄报

1.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 2.温馨是中秋的味道。桂花树下,古树庭中,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小孩子在庭中疯赶嬉戏,为了一个月饼,为了一个礼物,管他呢?只要快乐就好。 3.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 每逢佳节倍思亲 。 4.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5.秋月影照窗台,缕缕冷风愁绪来。蜡炬无眠孤影暗,清光怎解我独白。午夜醒来,窗外的静寂,在惨淡的月光里,越发孤寂难以入眠,两行月夜的相思泪,挂满窗帘,如银色的风铃,在悟中响彻心扉。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10、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1、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中秋节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 春节 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 元旦 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