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火箭图片

时间:2024-10-11 05:09:30 编辑:莆仙君

火箭怎么涂色

火箭怎么涂色:1、我们给火焰内部涂上红色2、火焰后面涂上黄色3、火箭身上的环涂上灰色4、火箭头涂上红色就可以了火箭怎么画: 1、先画一个类似子弹头的样子,前尖后平,空间保留空白。这样,火箭的机身轮廓就画出来了。2、在机身的尖端画两条平行的弧线,在尾部画一条与底部平行的弧线,代表分割线。3、在尾部画两条相对的直线,呈一定的角度。然后以这条直线为半径,画四分之一圆。画好之后,在相对的位置,再画一个四分之一圆。这样,火箭的尾翼就画好了。 4、在机身上靠近尖端的位置,画一个圆。画好之后,在圆内再画一个圆。这样,火箭机舱的窗户就画好了。5、在火箭的尾部,画上类似树叶的形状,代表火焰。画好外火焰之后,再画一个内火焰。

问天实验舱发射瞬间:火箭挟烈焰腾起!这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当看到问天实验舱发射的那一瞬间,火焰燃烧起来这个时候,自己的心情是非常的激动,有千言万语感觉都说不出来。心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豪感,同时也是感慨万千,有很多的话想说却不知如何说起。或许大家看到问天实验舱发射的那一瞬间和小编的心情是一样的,看到实验舱成功的发射,瞬间想到自己祖国的强大,正是因为祖国强大,才能够让我们幸福安稳的生活。一、心情比较的激动当自己看到问天实验舱发射时,其实内心是比较激动的,如果自己能够在现场看,说不定手和脚都捏得非常的紧,毕竟看到这么壮观的一幕,也是非常的荣幸,这样的激动可能只有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才能够感受到,毕竟看到实验舱能够成功的发射,燃起火焰的那一刻,就像自己眼里看到光一样。二、心里自发的自豪问天实验舱的发射其实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每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能够通过现场而直接感受到的,这样的自豪感不仅来自于实验舱的正常发射,也来自于祖国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强大感和安全感,正是因为祖国繁荣富强,才让我们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稳定的生活。三、心里感慨万千或许只有观看到问天实验舱发射那一瞬间的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那个时候的自己或许有千言万语好像都说不出来,好像那个时候有很多的话想要说出来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表情和动作去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看到实验舱成功的发射,小编觉得也是我们全国人民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儿。

火箭颜色怎么涂

火箭颜色图法如下:首先火箭头部涂上红色,火箭身体用灰色全部涂上,中间圆圈空白色,最后火箭两翼再涂上红色即可。火箭(rocket)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探空基本结构火箭包括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稳定尾翼等。大多数探空火箭为单级或两级火箭,也有为3级、4级的。动力装置通常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简化和缩短发射操作时间。探空火箭对火箭姿态和飞行弹道的要求不像导弹和运载火箭那样严格,一般不设控制系统,仅靠稳定尾翼或火箭绕纵轴旋转来保证飞行稳定。需要精确定位和定向时才设置控制系统。无论固体运载火箭还是液体运载火箭,无论单级运载火箭还是多级运载火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均包括结构系统(又称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系统(又称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称为运载火箭的主系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火箭

土星5号火箭

土星5号火箭,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生,为何成为绝唱相隔半个多世纪了,美国却无法弄出来类似土星5号的火箭了,所谓重返月球还有希望吗?在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为了赢得对抗胜利,在各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从而推动航天等各领域快速发展。正是在此环境下,美国设计了土星5号这款全球最厉害的火箭,以便于称霸太空。要知道的是,在那个时代,苏联在全球首次发射了卫星并让航天器成功登月,这给美国造成巨大压力。基于此,美国人这才提出了庞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为实现这一宏伟计划,美国人需要解决火箭的问题。于是,美国宇航局持续加强同各高校等机构和集团的合作,竟然在4年内打造了土星5号火箭。据悉,这款火箭重达3039吨,拥有3408吨的强大推力,具备将140吨重量的物体送入近地轨道的强大能力。借助这款火箭,阿姆斯特朗这才得以登陆月球。猎鹰重型火箭是美国最强火箭,其拥有70米高度和1420吨最大起飞承载力,两项指标都远远落后于土星5号。在外界分析看来,可能是因为丢失图纸,这才导致无法继续研制土星5号的。当然,也有人表示这方面美国根本没有搞出土星5号。不过更真实解读理由是,美国无法继续设计土星5号,主要是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环境等因素所致。首先是资金困境。当时,美国是按照“堆燃料”方法来发射土星5号的,其中花费1.8亿美元给其中的两级推进器提供燃料,这笔资金等于11亿美元。当然,这还不包括其他成本费用,如果整体加在一起可能高达上百亿。其次就是技术问题。当时美国集结了国内众多企业,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已不具备这种条件了。另外,还有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美国没有了当年那种应对挑战的强大动力,而且更加关注实用性。国际空间站即将结束历史使命,而我国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不知道这会不会因此刺激美国重启新的航天计划?

土星5号,人类火箭巨无霸

土星5号火箭的研究背景很简单:60年代,火箭运载能力已经成为限制美国航天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因为60年代,美国航天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是阿波罗登月。正如肯尼迪总统1961年在莱斯大学演讲时说的那样:“我们选择登陆月球,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真的很难”。

当时,为了阿波罗登月,一系列辅助工程上马。

1961-1965年,9个游骑兵(Ranger)任务,全方面获得月球表面情况。

1966-1967年,5个月球轨道器(Lunar Orbiter)任务,重点勘查适合载人登陆的区域并绘制出详细地形地貌图。



阿波罗12号任务时降落地点就在为它做前期准备的测量员附近,也造就了人类两个航天任务在月球表面相遇的神奇纪录




1966-1968年,7个测量员(Surveyor)任务,着陆器直接降落月球,获得未来阿波罗载人登月着陆地区的第一手资料,其中5个任务着陆成功。

1964-1966年,12个双子座(Gemini)载人航天任务,验证了出舱行走、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所有的阿波罗登月宇航员都是这个项目培养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阿波罗登月之前,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完全了解了月球着陆区的环境、相关的载人航天技术都储备完毕。例如,阿姆斯特朗在双子座8号任务时成为世界首个完成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的人,登月第一人的资格足够。

但是,当时还有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怎么过去?火箭怎么办?

登月远比地球附近的载人航天复杂,近地轨道运力几吨、几十吨的火箭远远不够,火箭成为限制载人登月方案的最大因素。

当时总共有四种方案。1.月球直接往返;2.月球表面集合,用重型火箭分两次任务发射;3.地球轨道集合,用大中型火箭多次发射,在地球附近组装后载人登月;4.月球轨道集合,飞船到月球后,一部分登陆,一部分留轨。



选择第4种方案的阿波罗飞船实际上也由4个部分组成




第1种方案要求重达4000-5000吨级别的火箭,实在太难,人类也许在阿波罗登月后100年内都不会造出来。因为我们在登月50年后,连土星5号级别的火箭都还没造出来;第2种,对月球着陆技术要求太高,几乎不可能;第3种,当时交会对接技术还没突破,多次对接风险也特别大。最终,阿波罗载人登月选择了方案4,它需要一枚近地轨道运力达到140吨级、月球转移轨道运力达到45吨级的火箭。



冯·布劳恩站在他的得意作品土星5号“前”




任务最后落到了冯·布劳恩团队头上,这位在二战结束后被“回纹针”绝密行动带回美国的德国火箭专家事后也被证明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没有之一,他在二战后几乎主导了美国所有火箭的研发。1961年登月计划公布后,他们获得天量的资金。

那时候,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冯·布劳恩团队不负众望,在他们此前的研究基础上,最终给出了土星A(Saturn-A1,Saturn-A2)、土星B(Saturn-B1)和土星C(Saturn-C1、Saturn-C2、Saturn-C3、Saturn-C4、Saturn-C5)的庞大土星系列火箭家族。当然,冯·布劳恩还提出了C8这个型号,它理论上可以完成直接登月、直接返回(前文方案1),不过以当时的资源、甚至今天的资源都很难实现。



土星是个庞大的载人火箭家族,只不过土星5号(C5)实在太出名掩盖了其他的光辉




人们常说的土星5号,就是指Saturn-C5这一个型号。

土星5号的很多指标是非常惊人的,它的总重量约为2970吨,最大直径10.1米,高度110.6米,近地轨道运力140吨,地月转移轨道极限运力48.6吨。以中国现役最强火箭长征5号对比而言,长征5号总重量约为867吨,最大直径5米,高度57米,近地轨道运力25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8吨。

那个时代孕育了多么恐怖的钢铁巨兽,可见一斑。

火箭第一级总重约2290吨,其中壳体和发动机质量仅为130吨,2160吨都为燃料,为液氧煤油,发动机工作时间标准流程为165秒,发动机总推力达到了惊人的3510吨!第一级平均每一秒燃烧13.1吨燃料,换算成汽油差不多够一辆百公里油耗10升的小 汽车 围绕地球赤道开4圈半!

第二级总重约496吨,其中壳体和发动机质量仅为40吨,456吨都为燃料,为液氧液氢,发动机工作时间标准流程为360秒,发动机总推力为514吨;对于第二级消耗的燃料(液氧液氢能量密度是液氧煤油的1.6倍左右),足够开车绕地球赤道250圈。

第三级总重约123吨,其中壳体和发动机质量仅为13吨,110吨都为燃料,为液氧液氢,发动机工作时间标准流程为两次共计500秒,发动机总推力为100吨。第三级的燃料够开车绕地球60圈。



美丽的《地出》来自阿波罗8号任务,人类首次到月球附近,阿波罗11号时才着陆




更惊人之处在于,这个火箭的可靠性也是很高的。1967年11月9日,阿波罗4号无人测试任务,土星5号成功首飞。但是,1968年的12月11日,它就已经送阿波罗8号乘组前往月球,他们也拍下来载入史册的经典图片《地出》,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看地球。从1967年到1973年,土星5号火箭完成了13次发射任务(12次阿波罗,1次天空实验室)。除了阿波罗6号无人测试时出现了发动机技术问题、但并未酿成大祸,其余都是完全成功,运送了24人前往月球,最终12人登陆月球。

这12人也因而被命名为新物种:能生存在地球和月球的生物。



土星5号对比N1(右)




相比较而言,苏联同时代的登月火箭N1却反复遭遇失败,连续4次试射均在升空后不久爆炸,成为人类载入史册的最强人工(非核)爆炸,苏联最终退出登月竞赛,秘密开始载人空间站计划,也就是礼炮1-7号共计9个空间站(7个成功)。礼炮1号在1971年4月19日秘密升空,随后震惊世人,美国在载人空间站领域被苏联超越。

此时,又是土星5号脱颖而出,把天空实验室空间站(Skylab)送入太空。这个空间站的设计逻辑可以这么简化为“来不及了,还设计啥空间站,直接把土星5号的最上级装大量仪器不就行了,做个百吨级的空间站够用么?而且所有仪器你地面都装好,不用蚂蚁搬家往天上运,反正我们能一次发上去!”。至于载人飞船,则使用阿波罗18-20号飞船,这几个原计划登月的任务在后期被取消。



从各方面指标来看,天空实验室都远超礼炮系列空间站




1973年5月14日,天空实验室升空,它由土星5号的第三级S-IVB改造而来,有轨道舱、空间望远镜、对接舱、气闸舱、服务单元、仪器单元等部分,空重77吨,对接阿波罗飞船状态下超过90吨。内部加压空间超过351立方米,相当于一栋巨大的房子飞在空中。载人对接任务时,甚至不需要用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用近地轨道运力在20吨的土星IB火箭发射阿波罗飞船即可。

相比较而言,苏联首个空间站礼炮1号重18.4吨、加压空间99立方米。

强大土星5号火箭的存在,使得美国立即又在空间站领域赶上并超过苏联。但是,在70年代后,土星5号还是遗憾退役了。有一系列原因。

首先,它实在太贵了。以1960-1970年代的美元计,土星5号研发费用是64亿美元,一次发射的价格就是1.8亿美元,那个年代的1.8亿美元大概可以等同于今天的12亿美元。

其次,应用需求不再。美国靠着这个火箭,登上月球,在太空竞赛中制霸苏联,在冷战中占据先机,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中重夺主动权。但1975年前后,苏美签订了一系列协议,中止太空竞赛,双方砍掉了大量航天项目,尤其是需要重型火箭的任务,土星5号一下失去了需求。

苏联解体后,更没有需求。

土星5号创造了人类火箭天顶 科技 ,那是特殊政治的时代、不计成本的投入、深厚积累的技术等一系列原因共同促成的,如今很难再有机会达到当年那个状态了。

如果刻意追求复现甚至超过土星5号,是极其不明智的决定,时代变了。



NASA在研的新一代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飞船同样昂贵,目前研制花费已经近400亿美元

目前,世界各航天大国都在“慢慢来”,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paceX的大猎鹰火箭、蓝色起源的新阿姆斯特朗、俄罗斯的新联盟和安加拉、中国的长征9号都处在在研或论证阶段,它们的最终设计目标都是达到土星5号的级别,但达到这种成熟版本预计都会在2030年以后。

也就是说,土星5号成功后,60多年内都没有对手。

而要想超过土星5号,例如达到曾经的土星C8级别,就目前的环境来看,阿波罗登月后100周年纪念时能实现就已经是人类航天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