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时间:2024-10-10 07:58:42 编辑:莆仙君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作者: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大人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织布,村里的壮年和妇女都各自操持着自家的农活和家务。小孩儿既不懂得如何种田又不懂得如何搓麻绳织布,却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在桑树下种起瓜果来。《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译文:梅子是诱人的金黄色,杏子则是颗颗饱满;放眼望去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却生得稀稀疏疏。白天的时间变得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此时恰逢无人;只有蜻蜓伴着蝴蝶翩翩飞舞。分析:以上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夏天的诗,我们可以从第一首诗的“耕田”和第二首诗的“梅子金黄”判断出诗文描写的季节。拓展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共60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作者: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大人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织布,村里的壮年和妇女都各自操持着自家的农活和家务。小孩儿既不懂得如何种田又不懂得如何搓麻绳织布,却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在桑树下种起瓜果来。《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译文:梅子是诱人的金黄色,杏子则是颗颗饱满;放眼望去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却生得稀稀疏疏。白天的时间变得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此时恰逢无人;只有蜻蜓伴着蝴蝶翩翩飞舞。分析:以上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夏天的诗,我们可以从第一首诗的“耕田”和第二首诗的“梅子金黄”判断出诗文描写的季节。拓展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共60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土膏欲动与频催)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注释】


春日之二,原小引: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绝,终岁得六十首, 号四时田园杂兴
①题原作“春”,据《宋诗钞.石湖集》改。
②土膏:土地中的膏泽,即土地的肥力。指肥沃的土地。《国语·周语一》“阳气俱蒸,土膏其动。”频:屡次,连续多次。
②一饷,片刻。饷,通“晌”。
④绿秀;此句是说屋后的荒地里也增添了新的绿意。
⑤鞭笋:竹根上的新芽。i本草纲目:“土人于竹根行鞭时掘取嫩者,谓之5鞭笋。”此句是说邻家的竹根已开始发芽,从墙下窜到这边来了。


四时田园杂兴 土膏欲动雨频催的诗意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要联系起整首诗的意境,来领会每一句诗的诗意。春天肥沃的土地,又有着春雨的滋润,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可以想象作者对田园生活是何等热爱了,心情是何等恬淡自若了。一花一草一土一木都是作者所吟咏的对象。比如说陶渊明的诗,读他的诗让人感觉到田园生活真是太美了,连一只狗一只鸡都是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间”,让人油然而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