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苛政猛于虎

时间:2024-10-10 03:44:03 编辑:莆仙君

苛政猛于虎下一句是什么?

苛政猛于虎是原文的最后一句,没有下一句。出自《礼记·檀弓下》中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其他地方有国君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连同她的亲人也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亲人的坟墓哭泣。全文以叙事来说理,深刻揭露了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译文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苛政猛于虎的意思

一、解释:政:通征,指收税。统治者的苛刻的赋税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在此专指赋税。也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二、拼音:kē zhèng měng yú hǔ。三、出处:《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四、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政治的残暴五、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经过泰山边时看到一位妇女在墓旁痛哭,相问之下,得知他的丈夫与都被老虎吃了,这儿没有苛捐杂税才从外地逃到这儿,这个妇女表示情愿被老虎吃了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孔子感慨地对学生说:“你们看,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如下: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苛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政比老虎还厉害!”《苛政猛于虎》读后感这篇文章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使穷苦人走投无路,他们宁可生活在猛虎威胁的环境中,也不愿生活在暴政的统治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翻译

苛政猛于虎翻译: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法。”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法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礼记·檀弓下》中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原文为:
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其他地方有国君苛刻的制度,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连同她的亲人也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亲人的坟墓哭泣。全文以叙事来说理,深刻揭露了制度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统治者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全文以叙事来说理,深刻揭露了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成语“苛政猛于虎”,意思是统治者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