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地球网

时间:2024-10-09 15:14:06 编辑:莆仙君

什么是地球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用来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而和经线垂直相交的就叫做纬线。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表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经纬度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才在地图和地球仪上面所假想出来的辅助线,就像给地球假设了一个坐标系。我们在地球仪上面看到一条一条垂直相交的经线和纬线,就叫做经纬网。利用地球仪上面多标注的经度和纬度,我们才能够辨别方向,可以很准确定位出地球的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经纬网在航空、航海、军事、气象等各个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不管地球表面的哪一个点,我们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另外一条与其垂直的纬线。为了能够区别出那么多的经线和纬线,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被起上了一个名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经度和纬度。经度表示每条经线的名称,纬度则表示每条纬线的名称。我们把地球仪上,沿东西方向绕成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是相互平行的,因为纬线是长度不等的,所以纬线圈的大小也不相等。地球仪上面最长的那条把地球一分为二的纬线,叫做赤道。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0°纬线。纬线圈中最大的就是赤道,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纬线圈不断缩小。赤道以北的维度叫北纬;赤道以南的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圆圈称为“经线圈”。我们把经线圈由两极分成的半圆叫做“经线”。和纬线不同的是,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并且在南北两极的极点相交。虽然经线不存在于现实中,但是我们如果想在地面上快速找到自己的经线,只需把一根竹竿立在地上,在中午的时候,太阳到达最高点的那一刻,竹竿的阴影所呈现的就是你所在位置的经线。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经线称作经线为子午线。这些看不见的经纬网不仅是人们在探索中的重要发现,也时刻的为我们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经纬网用途是确定地球表面地点的什么

经纬网用途是确定地球表面地点某一点的位置。经纬网,地理名词,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这就是经纬网,可以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例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经纬网的起源介绍: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公元前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地球经纬线是怎样确定的?

1、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2、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3、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球经纬网的起源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我想知道谁发明了经纬网,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解析: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