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景点
汤峪旅游度假区、王顺山森林公园、白鹿原影视城、蓝田流峪飞峡、蓝田猿人遗址等。
1、汤峪旅游度假区:位于西安东南约45公里处的蓝田县汤峪镇,终南山石门岭东端,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2、王顺山森林公园:距古都西安仅60公里,西兰高速公路于312国道相接,改造后的312国道从山下经过,与国道接轨的公园旅游专线四级柏油路直通景点,交通非常安全方便。
3、白鹿原影视城:基于白鹿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陕旅集团斥资6亿元,在白鹿原上打造了这座集影视拍摄与影视体验、精彩演艺、文化休闲、儿童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园区,是陕西首座大型影视城。
4、蓝田流峪飞峡:选址于秦岭道自然风景最为奇特秀丽的桐家山,秦家山之巅,位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西蓝高速立交到101省道59公里处。
5、蓝田猿人遗址:因出土了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和1200多件古动物化石及12件旧石器而享誉海外。
蓝山县旅游景点
塔下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下寺
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风景保存较好的一处游览胜地。【摘要】
蓝山县旅游景点【提问】
亲,为您找到蓝山县旅游前十排行榜哦【回答】
1 塔下寺
2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
3虎溪黄氏宗祠
4蓝山万年桥
5高塘坪旅游景区
6虎溪村古建筑群
7石岩群
8湘江源水利风景区
9南风坳候鸟观赏处
10蓝山秀峰塔【回答】
塔下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下寺
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风景保存较好的一处游览胜地。【回答】
蓝山万年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山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蓝山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舜水河上,始建死去活来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全部采用大块青石砌成,建立在峡谷祼露的两块巨大岩石上,单拱,跨度17米,高达14米。其跨度和高度在湘南罕见。【回答】
【问一问自定义消息】【回答】
蓝山秀峰塔
蓝山秀峰塔
秀峰塔位于龙溪、毛俊两乡交界海拔735米的山上,又名东塔。明万历年间,由百叠岭移建于此,清道光年又重修。七级八角,塔高17米,砖砌实心,因位于山巅,目标明显,数十里之外亦清晰可见,群众称之为“望乡塔”。七级八角,砖石结构,砖石实心,每层各有装饰性的券门4扇。【回答】
亲,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还请您动动手指,赞一下。祝您生活愉快,记得赞哦!!!【回答】
蓝山县的经济
“十一五”的五年里,蓝山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9.13亿元增加到67.79亿元,年均增长13.9%,人均GDP达到19985元,是2007年的2.15倍;财政总收入由1.58亿元增加到4.05亿元,年均增长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20元增加到194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013元增加到8739元,年均分别增长14.0%和16.8%2012年,蓝山县地区生产总值66.27亿元,增长11.8%,比湖南省平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比永州市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7.04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1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0088元,增长12.3%。蓝山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9.9:39.9:40.2转变为18.9:40.8:40.3,二产业比重提高了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5.0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比2011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47.8%和41.8%。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4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9.44亿元,增长12.2%,占GDP的比重为74.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13年全年蓝山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8.2亿元、增长10.8%;规模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6.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63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4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5.01亿元、增长19.95%,公共财政支出12.98亿元、增长17.8%,其中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615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802元、增长13%。 蓝山县南部山岭连绵,山区盛产松、杉和楠竹,并有水杉、银杏、黄杉、楠木、斑竹、方竹、龙竹等38种珍稀植物,林间山溪有娃娃鱼、猕猴、猴面鹰、香獐、麂子等珍稀动物60余种。中北部耕地宽广,土地肥沃,是蓝山县粮食、油茶、茶叶、烤烟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地。2012年蓝山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202万元,增长6.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5120万元,增长4.3%。蓝山县粮食种植22.04千公顷,增长2%;油料种植7.23万亩,增长1.68%;蔬菜种植7.63万亩,增长9.9%。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总产127022吨,增长1.69%。烟叶产量6088吨,增长7.9%。家禽出笼278.74万羽,增长4.39%,水产品产量1185吨,增长10.7%。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7383万元,增长42.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63万千瓦,增长4.6%,蓝山县机耕面积达27.75万亩,增长8.8%。 2012年,蓝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417万元,增长15.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6264万元,增长1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153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05340万元,增长15.5%;住宿和餐饮零售额18076万元,增长17.5%。蓝山县进出口总额9022万美元,增长100%。其中,出口7563万美元,增长125.6%;进口1459万美元,增长26%。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蓝山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00万美元,增长31.8%,实际到位内资26.2亿元。 截止到2012年底,拥有普通中学27所,其中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小学21所,小学教学点123个。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21.1%,初中毛入学率为120%。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6299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63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3469人,小学在校学生32448人,减少6.5%截止到2012年底,蓝山县拥有乡镇文化站9个,文化馆1所,文物管理所1所,图书馆1所。文物藏品387件,其中一级1件,二级17件,三级51件,图书馆藏书50700册。新华书店出售各类出版物240.8万册,增长8.9%。 2004年末蓝山县就业劳动力18.14万人,增加1.02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7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6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007年,蓝山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016人,新增1525,比上年增6.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465人,增长10.6%;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4367人。全年投入城市低保资金512万元,保障对象4874人;投入农村低保资金169元,保障对象4914人,城市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