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机现在是第几代?
歼20属于四代机,是隐身战机,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战机。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战机涵盖了从二代到四代的机型。歼-7是第二代轻型战斗机。歼-8是第二代高空截击机。歼-8Ⅱ第二代战斗机,最新改进型号达到了二代半标准,歼-10是第三代轻型战斗机,分单座和双座。歼-11、Su-27/30(包括国产化)是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枭龙是二代半战斗机,主要用于出口。飞机的分代主要依据是: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喷气式、亚音速。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战斗机速度超过音速,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即超音速飞机。第三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强调隐身性能等4S标准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
飞豹—III的研制方案
选择什么样的机型作为新一代主力轰炸机?成为当时上至军委领导,下至飞行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关心的焦点。其间各部门提出了数十种意见和方案。有提出从乌克兰等国购买现役轰炸机的“短平快”方案;有提出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自主派”方案;也有提出仿制前苏联的TU-26的“仿制派”等方案。“短平快”购买方案,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整体空中打击力量。“自主派”研发方案,虽然研发机构全力支持,但生产工厂对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能否成功持保留态度。“仿制派”是一个研发机构和工厂都可接受的方案,但军方对仿制的机型是否能够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却持怀疑态度。例如,当年研发机构曾拿出过J-9等多个研发的战机项目。但是,工厂却因没有参照的样机和资料等原因不愿承接。工厂要求军方保证负担全部开发费用和承包生产出来的产品。工厂担心一旦因设计上的缺陷使战机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产品没人要的话,十余万人的工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怎样生存?工厂希望仿制已搞到样机和图纸的前苏联MIG-23战机,保证两年左右样机开发成功。而军方认为MIG-23已经落伍,再投入巨大力量仿制不合时宜。而研制军方需要的战机,工厂又没把握。结果导致一系列当时设计较为先进的战机方案流产。当年,中国没有具有实际作战能力的战术轰炸机,更缺乏具有远程作战能力的战略轰炸机。中国的国力有限,航空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优先发展一种新型轰炸机。究竟选择战术还是战略轰炸机?又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问题?
现在中国主流战机是第几代?
一、目前,中国现役的主力战机,按国际通用标准,属于第三代。 二、如何划分第几代战机? 现在世界上的战斗机的分代有两种标准,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一种是以前苏联(俄罗斯)为代表。美国的分法,应该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共分为四代;按俄罗斯的标准,共分为五代。 目前西方国家将战斗机分为四代: 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等 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苏制米格21、中国歼7等 第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16、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 第四代:强调隐身性能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22、f35 ,中国J20,俄T50。 三、我国现在也是以国际通用的四代来划分的。 我国的战斗机有很多种,现役的战斗机中,有第二代的歼7,第三代的苏27、歼8、歼11和歼10(也有的说是三代半)。 四、世界上目前现役的最先进的是美国的F22(第四代)、F35(第四代)。 还有中国正在研制中的J20、J31;俄罗斯正在研制中的T50。都是最先进的四代机。 五、按照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发展和使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 第二代:喷气飞机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时代。 第三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的时代。 第四代:(标准是三超一隐) 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持续超音速飞行); 超机动能力(迎角60-70度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持续控制); 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 隐身能力(能躲避对方雷达追踪具有1平方米以下的雷达反射面积); 目前中国正在研制中的J20,就是第四代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