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游行

时间:2024-10-07 14:05:32 编辑:莆仙君

为什么要游行

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之所以有人愿意站出来游行,那就说明这个社会,有让人们不满的地方,有让人们觉得欠缺的地方,让人们觉得必须发出声音,让政府、上层领导看到基层人员的意愿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游行示威,却并不是给社会添乱,这是一种和平的手段,也许有人借机捣乱,制造打砸的混乱出来让社会难堪,但人们的最初意愿是好的。
游行示威要经过法律审核,有人想借机制造混乱,也会有警方出面制止,所以我觉得,一个民主的社会,是不应该制止这种民间行为,这是合法并且有利于大局的社会公众行为


行游什么意思

行游,汉语词汇,读音xíng yóu,意思为出行;出游。出处: 1、《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 辟人,因为 聂政 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三国·魏·曹植 《杂诗》之一:“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六四:“假乘 汧 渭 间,鞍马去行游。”明·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仆则行游四方,效古人之求友。”朱德 《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诗:“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2、见“行游”。行:[ xíng ]行为举止。 品行、操行、德行。 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前往。南行、与子偕行。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 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 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能干、能力强。你真行。 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不久、将要。行将就木。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游yóu(1)、(动)基本义: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 、(动)从容地行走;闲逛:游逛;游街;游览;游乐;游历;游憩;游玩;游兴。(3) 、(动)〈书〉交游;来往。(4) 、(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好;游刃有余;游手好闲;浮游;浪游;远游;云游。(5) (形)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 (6)(Yóu)姓。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2009修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本法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本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本法。第三条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第六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第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下列活动不需申请:
  (一)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
  (二)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依照本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第九条 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
  确因突然发生的事件临时要求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审查决定许可或者不许可。第十条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机关接到申请书后,可以通知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协商解决问题,并可以将申请举行的时间推迟五日。第十一条 主管机关认为按照申请的时间、地点、路线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将对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在决定许可时或者决定许可后,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并及时通知其负责人。第十二条 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的;
  (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第十三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复议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决定。第十四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提出申请后接到主管机关通知前,可以撤回申请;接到主管机关许可的通知后,决定不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应当及时告知主管机关,参加人已经集合的,应当负责解散。第十五条 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七条 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第十八条 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


对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哪些情形的,应予制止

法律分析: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三)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越过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设置的临时警戒线、进入本法第二十三条所列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特定场所周边一定范围或者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三)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越过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设置的临时警戒线、进入本法第二十三条所列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特定场所周边一定范围或者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游行违法吗

法律分析:游行本身并不违法,只是如果没有经过批准或者是在游行过程中打砸抢烧,触犯法律了。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从解散命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游行示威违法吗?

法律分析:
在中国游行需要依法而行,部分游行活动需要申报批准后才能游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四条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十三条 集会、游行的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复议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