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硝是什么意思
脱硫是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酸性气体;目前常用的脱硫工艺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工艺使用脱硫剂(如石灰石、石膏等)将烟气中的SO2吸收并转化成石膏或硫酸盐进行固液分离。干法脱硫如SDS干法脱硫则利用粉末的活性高的钙基或者钠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脱硝是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常见的脱硝工艺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高分子脱硝(PNCR)。SCR脱硝过程中,烟气经过催化剂床层时,氮氧化物与氨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效果。SNCR脱硝则是在适当的温度、适当的还原剂(如尿素溶液)浓度下,直接在烟气中喷雾尿素溶液,通过非催化反应使氮氧化物发生分解和还原。PNCR高分子脱硝则是通过将粉末状的高分子脱硝剂,在高温下还原氮氧化物,从源头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工厂和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具体选用哪种工艺应根据烟气成分、排放要求、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标准也会对脱硫脱硝工艺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选择、设计和优化。
脱硫脱硝的工作原理
脱硝是使用还原方法(氨气)有选择性的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从而达到除去氮氧化物的目的。氮氧化物是烟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气体,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主比较稳定,还有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这些混合物统称为氮氧化物,也就是硝烟。而二氧化硫的生成是烟气中的硫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了二氧化硫。在硫和氮气氧化时会相互竞争,因此锅炉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升高,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会相应降低,我们在运行操作的时候时常会发现这种现象的产生。脱硝入口氮氧化物变化大与燃烧调整煤质变化,氧量,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的控制有很大关系。脱硝平台设立在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脱硝反应区的入口到出口的距离很短。如果入口氮氧化物上升快时,我们进行喷氨时要缓慢的投入。因为氨和氮氧化物反应是有一定时间的滞后,那么反应就不会很完全,出口氮氧化物相应的上升后就会极剧下降,如果投入过多,就会造成没有完全反应的氨逃逸。氨逃逸危害是很大的,脱硝平台上氨水增加喷投,过量的氨水会与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氢氨,硫酸氢铵在烟气中温度低时会形成液态。与飞灰表面物质反应后将改变颗粒物的表面形状,最终形成粘状腐蚀物,粘附在空气预热器上和布袋上,造成空气预热器的堵塞和布袋糊带,并且增大引风机的电耗。有时候我们运行操作过程中引风机的调频开度会逐步加大,所以我们在运行操作中,要尽量避免氨逃逸的现象发生,氨水投放时尽量避免大增大减要精心调整。控制锅炉燃烧工况也是降低粉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的一种方法。当空气进入炉膛当中时降低过量空气的含氧量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限制区内氧浓度的上升。因而减少氧和硫,氧和氮气的氧化反应,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的生成速度。但是过度控制氧量,一氧化碳会增加,对锅炉燃烧有影响,从而影响锅炉效率。还是要适当控制氧量,氧量越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越少;床温也是影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每台炉的工况都不一样,我们运行的六#炉根据实践总结,氧量控制到百分之三到四,床温在850到950之间较科学,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比较低,而且不影响锅炉效率(一般情况下,床温保持在950左右是最佳状态)。总体来说在锅炉负荷稳定的情况下,控制锅炉工况对脱硫脱硝控制是有帮助的。如果锅炉负荷不稳定的情况下,氮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过多还是用氨水直投方法较快。氨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吸收剂,用氨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速度快、效果好,能产生副产品,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又减少排放量。氨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由吸收过程和结晶过程组成,在脱硫塔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氨水接触,二氧化硫被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铵,在脱硫塔底部亚硫酸铵被冲入的强制氧化空气氧化形成硫酸铵,再经过过滤器,去除飞灰,结晶反应形成硫酸铵的副产品。扩展资料脱除剂的过量导致不同后果相同点:脱除剂的过量投入,都会引起效率的提高、脱除剂的浪费,抛开经济因素其带来的后果存在很大差异。石灰石的过量,最明显的特点是PH的提高,石膏中石灰石含量超标,其主要问题是经济方面,石灰石浪费,石膏不纯,长期运行还有磨损、结垢问题。氨气过量,抛开经济因素,最大的问题是氨逃逸。过量逃逸的氨气会和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反应,导致后面空预器的堵塞,直接威胁系统安全运行。因此,烟气脱硝应避免一味追求“高效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